1、诫子书时 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课 题诫子书复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文言知识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3、反复朗读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增强语感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文言知识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一、重点字句:夫君子之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二、默写: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2、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夫
2、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人称“卧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化身,是古代贤相的代表,被誉为“千古良相”,后人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容他。三、理解:1、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展开论述,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2、本文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须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3、诫子书中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一要有志,二要澹泊宁静。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有关?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才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才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散精力。5、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你收到怎样的启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6、请从文中再找出一个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对我们在做人和治学方面有很大的教益。(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