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最感动的人,发展写作思维。2.初步学会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的写法。教学重点:学生能在行文过程中突出自己感动的地方。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行文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描写手段和修辞手法。教学方法:导、学、议、悟、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并不轻松,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描写写作的愁苦情状: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写作运思真的很难吗?这个“难”字可否去掉?让我们来看看两位法国艺术家说过的名言: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文
2、学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二、学1.理解“感动”:“感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羡慕。”从这个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感动”包括“内”和“外”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是引起了你内心思想感情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事情,应该主要是别人做的事情,而这件事必须引起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也就是令自己感动的事情。2.回忆“感动”:心中有爱,眼中才能有泪。什么样的事才会令你感动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教师小结:感动是一种对生活的敏感;感动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动是一片诚挚的情意
3、;感动是一颗感恩的心灵。3.“感动”特点:(1)这件事中主人公的命运十分悲惨,但是主人公能够正视这种现实,并勇敢地与命运抗争。(2)这件事中主人公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良好行为、品质或精神境界。(3)这件事中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远大目标,不惜一切地努力、奋斗,具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三、议(一)怎样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1.整体构思。2.发掘感动点。3.提炼素材。(二)怎样选择材料1.着眼于“小”。2.着眼于“真”。3.着眼于“深”。(三)题材类型那些触动心灵的感动。四、悟1.你是否真正懂得一些词语?(分享、拯救、生活、回报、坚守、等待)2.那些人会让你感动:亲人类;
4、同学朋友老师类;不特定人群;邂逅的人和事,等等。五、练1.写作思路指导:(1)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备受感动?(2)家里发生过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3)你做错过什么事情?从错事中记住了什么教训?(4)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5)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或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2.明确写作要求:(1)选择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来写。(2)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感情要真实。(3)题目自己定。(4)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3.范文引路指导4.写作技法指导5.播放山里孩子“杨六斤”感人视频,学生观看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课堂小结: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只要大家用心生活,用心作文,就不怕没有好文章,没有好生活。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是幸福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