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课前预习:1收集有关克隆的知识。2了解议论文的常识。相关课程标准: 了解议论文的常识,学习作者的论证思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人与克隆人的区别与联系2 能力目标 了解文章的观点,学习论证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评价任务:1能否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2能否就自己的观点发表看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说说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师:同学结合生物所学及所了解的知识谈谈对克隆技术的理解。生:谈自己的了解,并举多利羊的例子。谈和克隆有关的电影。二、题目解说1.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主要针对该不该克隆人的问题展开讨论,指出了它在伦理上
2、人们容易与不易接受的问题。本文从问题上来说是一篇议论文。三、背景资料 克隆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克隆人也给人类呆来了许多问题,因此科学家之间就该不该克隆人发生了争论。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简要的说说理由。(发展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的方针是正确的。)2、说说克隆人和人的区别是什么?(课文第一部分) 克隆人之只是与父本或母本相同的基因组。 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集合体,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人格。五、重点部分阅读,掌握作者论证的思路和论证方法。1、在第二部分,作者先摆出认为应该克隆人的理由,然后进行了反驳,找出应该克隆人的理由和反驳的理由。点拨:指导学生以正反两方辩论的形式辩论能否克隆人。2、阅读“克隆人的反论证”,在文中划出作者认为不能克隆人的充足力理由。点拨:此处是正面论证。3说出文章所应用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4. 分析概括正反论证的好处。六、布置作业1、比较本文和梁思成的故事同样是反面论证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2、你认为该不该克隆人?写出你的理由。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