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3543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马说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马说教学目标:一、导入和作者、文体介绍1.导入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六骏图,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说说关于马的成语(老马识途、千军万马、马到成功等)。图中的六匹马纵横驰骋、一跃千里,显得意气风发。而韩愈笔下马的命运却与之决然不同。它的命运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一同去看看韩愈的马说。2.作者和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明代人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早年怀才不遇,25岁中进士,三次上书宰相而不得志,辗转于地方幕府,而后入朝为官,为除弊政又两次被贬,深感当时无

2、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出于愤世嫉俗,写下了马说。3.文体简介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马说”即谈马、论马。二、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字典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祗辱 骈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 策 尤其注意“食”字的读音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要求: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三、疏通文意1.根据注释练习笔译。(1)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利用注释分别对三段进行翻译。不懂的可以举手请求老师作答。(2)教师根据巡堂情况进行归纳讲解。(3)学生对照注释进一步修改。2.学生完成下列练习。(1)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3、 食之不能尽其才 通“饲“,饲养(2)执策而临之 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3)其真无马也 难道,表反问 其真不知马也 大概,表推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代词,指千里马四、理解课文中心(逐段读并讨论)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是?其真不知马也。4伯乐、食马者、千里马分别比喻什么?伯乐 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 昏庸的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人)千里马 人才 5.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

4、“马”吗? 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既是对昏庸统治者进行批判和嘲讽,又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由4、5两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托物寓意五、拓展延伸1.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你会怎么做?2.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视时间而定)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章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六、作业思考: 十年、二十年后假如你做了领导(伯乐),怎样发现人才?七、板书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马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愤怒) 托物寓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嘲讽)24.送东阳马生序【目标定向】、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教学重点】、翻译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通过研读,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教学时数】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入境生趣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沤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6、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拼搏。刻苦奋进。 二、自学生疑,简介作者及文体特征“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三、学习释疑,整体把握文意、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把握句读。、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按“读课文释字词译文句”的步骤进行,如有疑难,小组内讨论解决。、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出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并且做成卡片互相交流(师巡

7、回指导)、附卡片:(有利于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正面 背面 一词多义:之弗之怠(指代“读书”这件事)走送之(代词,指“书”)益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同上)以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介词,因为;以:把,介词)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以衾拥覆(介词,用) 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古今词: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走路、步行)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饭汤、汤汁)尝趋百里(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卒获有所闻(古义:最

8、终。今义:士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假期)词的活用: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动词用,腰佩、挂手自笔录 笔:这里是名词作状语,用笔 四、 点难拨疑,理情行文思路(屏幕显示问题)问题: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师根椐学生的回答形成板书:得书难嗜学从师难求学难五、反思学习,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并熟读成诵六、 迁移创新、 完成卡片的制作(积累常见的文言文知识)、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并翻译全文。第二课时一、入境生趣、检查背诵、提问重点字词句的解释。(屏幕显示)无从致书以观 稍逾约 盖慕圣贤之

9、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之外 俟其欣悦 日再食、让学生概述课文内容。二、自学生疑、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归纳:读书、从师、求学。后一问自由评说。、找出并诵读表现无书之苦和借书之难的句子,体会作者强烈的读书愿望。 、找出并诵读表现求师之艰的句子,描述老师严厉的形象及发怒时作者求教的情景,体会求师迫切的心情及诚恳恭敬的态度。三、学习释疑细读第二段,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课文,作好旁批,讨论交流。 “穷冬”、“烈风”、“大雪”,从季节、环境、气候着眼,渲染外界条件的艰苦。“足肤皲裂”、“四肢僵劲”直书了身体承受的苦难,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

10、“被、戴、腰、佩、备”一系列动词,直接描写了富家子弟衣着的华美,显示其物质条件的优越。“烨然若神人”,比喻生动,光彩艳丽。 “略无以中有足乐者”,完成了由生活贫苦到精神愉悦的升华,突出乐以忘忧的精神境界。 全段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将自己的贫苦与富家子弟的奢华比较,对比强烈,形象鲜明四、反思学习、出示送东阳马生序全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意图及节选部分的表达重点,联系现实,说说我们应如何取舍? 、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课件展示“勤学故事”,说说你受到的启示。宋濂好学之切,敬师之诚,意志之坚,这种以学为乐,以苦为乐的嗜学精神,这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执著人品,具有极为深

11、厚的人格价值和审美价值。学习它,有益于培养我们勤奋苦读的求学精神和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自古以来,还有许多仁人志士,因为勤奋学习而成才,并留下了千古佳话。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共勉。 如囊萤照读、凿壁借光、诸葛亮喂鸡、鲁班学艺、厉归真深山画虎、李白铁杵磨成针、王羲之吃墨、柳公权戒骄成名、李晟练成神箭手等。这些生动有趣、真实感人、激人奋进的小故事,都是勤奋学习的光辉典范。 五、迁移创新(屏幕显示)、写一篇读后感(解说:本题设置意在使学生学习本文后受到教育,砥砺学生努力学习之志。)、跟读王冕读书、黄生借书说等古文,拓展视野。【板书设计】(屏幕显示)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得书难借书、抄书嗜学从师难百里叩问求学难负籍远游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