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的鸭蛋章节(课题)名 称端午的鸭蛋学时21总课时8074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3、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过程方法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语言作比较写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学生特征分析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反复阅读自我感悟体验归纳总结。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跟随老师认真聆听感受体验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技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教学札记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1、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屈原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是每年的5月初5,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因为屈原爱国。)2、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吃五红)3、你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包棕子,吃棕子,吃五香蛋)4、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大家都预习过,我问一下,这篇文章是谁写自己过端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二 简介作者:汪曾祺(19201997)
3、,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字词注音汪曾祺q 系j百索子 倘tng若 咂摸zmo 城隍hung拧nng成小绳 门楣mi 用酒和hu 苋菜xin 籍贯j 硝药xio腌腊yn 络子lo 大襟jn 车胤yn 熏xn五毒 似的shde2、整体感知课文(1)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
4、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可能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放黄烟子”;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吃十二红”略写的是前十种风俗,祥写的是后两种风俗,因为后两种与别处可能一样;)(2)最与众不同的“吃十二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比如说,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表示希望一年十二个月“红红火火。”)(3)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
5、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4)那么,在二三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赞美,自豪)四、小结:端午的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透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认清字词读音与意义认真听老师简介题目作者齐读课文分析学习课文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把握字词,巩固基础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总结分析全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文章的行文结构和外地一样的风俗可能不一样的风俗家乡特有的风俗家乡的鸭蛋鸭蛋的名声鸭蛋的特色挑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囊萤映雪的故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