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对比的写法。2、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分析三只小猫不同的来历、性情、在我家中的地位、结局及对我的影响。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呢?大千世界,包罗万象,一切物体各有所长,同学们也各有所爱,今天就让我们在郑振铎的带领下去看看发生在猫身上的故事吧!二、初读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题目。1、教师与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给每段标上序号。2、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词的注音: 污涩 怂恿 蜷伏 惩戒 怅然 诅骂 (2)注释:怂恿:鼓动别人做某事。怅然
2、:不愉快的样子。妄下断语:不经考虑与证实就说出断定的话。三、整体把握,人眼看猫。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我家一共养了几只猫?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完成下列表格:来历性情结局在我家的地位“我”失猫后的心情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2、如果说第一只猫是一只幸福的小猫,第二只猫应该是一只更幸福的小猫,那么第三只猫呢?(可怜的小猫)它可怜在什么地方?o 明确:来的可怜! 活的可怜! 死的可怜!3、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而第三只忧郁,并且家人对待第三只猫和前两只猫态度也不同,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一)活的可怜第一只猫
3、:1、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2、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第二只猫:1、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2、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3、隐身在太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第三只猫:1、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2、它也常常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3、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通过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第一只猫: 1、心上感觉生命的新鲜与快乐。2、生病时,三妹想方法逗它,我们都很替它忧郁。3、特买铜铃,用红绫穿了,挂它颈下。第二只猫:1、为它提心吊胆,一天查问好几回,每天寻找好一会儿
4、。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3、抓鼠,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4、不见后,慌忙下楼、忙乱寻找。第三只猫:不加注意、若有若无、没那样感兴趣。(通过对比突出)(二)死的可怜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不喜欢也罢,但还是会长大,可是,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不幸的事情是什么?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2、什么判定这只猫吃了芙蓉鸟?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3、“我”是怎么做的? 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不够快意。四、换位思考,猫眼看人。1、如果你是文中的第三只猫,你最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
5、?例如:我是一只 的小猫,因为 对我 (怎样)。2、文中的“我”听到了你的呼喊吗?(学生朗读课文第30至33段。)o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o 明确:因为我冤苦了它,而且它不能说话辩诉,无抵抗,死在邻家屋檐上,我永无补救的机会。 3、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o 明确:凡事不要妄下断语 善待动物五、升华主题,人眼看人。1、猫,是世间万物中的一种,它是弱小的,我们应该善待它!人,是世间万物之灵,是最高等的动物,然而人类当中也有弱小的,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呢?2、学习生活中,你和朋友之间有过误会吗?我们应该处理?o 明确:不要妄下断语 善待动物关爱弱小 宽容仁爱六、课堂小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就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共唱这首歌,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件物,用宽容去化解与他人的误会,用仁爱去感受每一份温情!请记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播放歌曲:爱的奉献)附板书: 猫郑振铎不妄下断语善待动物关爱弱小宽容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