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且不辱使命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文言虚词2、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3、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依据文本分析唐且和秦王的性格特征(重点)2、在角色朗读中,更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读出语气和气势(难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唐且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教学行为提示及方法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与疏通文章是分不开的。翻译时,先注重读,再采用直译的方法,译不通跳过,做好记号;再用意译的方法,解决遗留的问题。在掌握课文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
2、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引入:从前有一位年轻人,一心想得道成仙。便风尘仆仆,千里迢迢,不辞劳苦的奔赴峨眉山拜会一名智真长老!大师,我想皈依佛门,得道成佛成仙,您老可一定要收留于我啊!阿弥陀佛!这么大的事情,你和你的父母亲商量过了吗?没有,长老。孽畜!这么大的事情,你敢私做主张。徒儿们,拉出去打他40大棒。打完后,被轰了出去!谁知,这位兄弟锲而不舍,养了几个月伤,又来了!大师,我要遁入空门,成佛成仙,您老一定要收下我!你和父母亲商量了吗?商量了,早商量了!学生迫不及待。孽畜!你这个孽畜,这么一点点这么一点点小事情,自己都做不了主,要你何用,徒儿们,接着打!
3、又是四十大棒后被轰下山去!谁知,这家伙第三次又来了:大师,我一定要遁入空门,您老一定要收留我!那你和父母说了吗?我敬仰大师的为人和学识已经非常久了,我把自己的建议和父母一讲,他们听说是您,非常赞同啊!嗯!孺子可教!大师微笑着收留下了他!可见,语言技巧是多么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极有性格的古人,靠自己的智慧和犀利的言辞保全自己国家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且不辱使命导学:二、作者、作品简介。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册。刘向(约前77前6)
4、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三、自学自研(一)、初读文本,自学抽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且( ) 怫( ) 跣( ) 抢 ( )傀( ) 缟( ) 挠( )2、画横线字解释并翻译整句: 以大易小 使唐雎使于秦 故不错意也 请广于君 轻寡人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天下缟素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休祲降于天 探究:(二)、再读文本,把握内容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嬴政全班范读,点评。(要求:朗读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2、小组内交流、提问
5、、释疑,大致把握课文内容起因(秦王因易地的骗局没有得逞而不悦)、开端(秦王不悦,唐雎使秦)、发展(质问施压 断然回绝 “否 ,千里不易,岂直五百里哉?”)、高潮(天子之怒威胁 针锋相对 布衣之怒回击“挺剑而起”)、结局(秦王色挠不辱使命 唐雎折服了秦王)。精导四、1、齐读全文,找出文本中你认为描写人物最成功的地方,分析人物性格、描写方法。(唐雎是个怎样的人?秦王是个怎样的人?)唐雎: 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2、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有哪些技巧?从中你有何收获?言之有“节;言之有“据”(道义) 言之有“力
6、”(威力)收获:说话技巧、写作应用等提升五、运用提升自古至今,像唐且一样的诸多谋士在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战国时的蔺相如,出使秦国却能完璧归赵,一时传为美谈。你还知道哪些能人轶事?给大家说说(一)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二)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诸葛亮前往江东促成孙刘联盟时,舌战群儒,谈笑风生,用外交手段建立了孙刘联合抗曹统一战线,后来更是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曹操一举南下的企图,保存和壮大了刘备集团的势力,为鼎立一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小结巩固本文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文章主要用对话塑造了唐且的形象,表现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我们以中华大地有他这样的人感到骄傲,也以成为一个他这样的人为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