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思成的故事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本文作者的写作思路。2、 学习本文寓情于叙的写作思路和手法。3、 品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二、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梁思成的故事,从中体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难点:学习本文寓情于叙的写作思路和手法。三、 学法引导:预习中强调课文朗读,反复朗读。特别是重点段落,在段落朗读中感悟梁思成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叙述中的“议论”。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应重视对重点词语的分析,强调课文重点段落的背诵。四、 课时安排:两课时五、 教具准备:有关梁思成的资料。六、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建筑是一项奇特的艺术,许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例如
2、,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等。我们人类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二) 作者简介: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嘴厂子弟中学任教员。1978年初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记者。著有李辉文集(五卷本)等,包括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浪迹天涯萧乾传等。他的传记、报告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现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并能以多种笔调来描写人物各自的特点,影响广泛。其中秋白茫茫曾获首届鲁迅文
3、学奖。(三) 梁思成简介: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四) 朗读
4、课文,注意下列字词:勘查(kn) 巍峨(wi) 黯淡(n) 耸立(sng) 锈蚀(sh)逻辑(luj) 轩昂(xun) 惋惜(wn)(五)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六)互动学习,思考下列问题:互动1: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明确:相似之处:1、都是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风貌(境界);2、都以叙述主人公的事迹为主。不同之处:涂元季氏钱老的秘书,与钱老朝夕相处,应该说对钱老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很熟悉,但涂元季侧重写事情本身,少有肖像、行动描写,很少用华丽的形容来抒情。李辉与梁思成并没有多少交往,作者构思此文时,梁启超已过世21年,作者不可能与林梁思成有直接交往,但却写得比涂
5、元季精彩。李辉是作家对梁思成的事迹不仅仅是记叙描写,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想象、感受、理解、评论。文章除了诗意的抒情、智慧的评书、饱含热情构成了一种解有感情强度又有智性深度的风格。互动2:如何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明确:1)这是一种抒情的、诗意的语言。强调他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这个世纪才有,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梁思成了;另一方面个也是对历史富有智慧的思考,是一种情致交融的写法。2)表达了对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的肯定,对梁思成的思想精神的赞赏,对梁思成故事的时代的令人遗憾的感叹。具体见教参。互动3:作者刻画了梁思成的几件事?具体概括一下。明确:两件事:梁思成六十年前考察应县古塔;梁
6、思成保护奈良古城。互动4:六十年前梁思成考察应县古塔,作者没有亲历却写得生动传神,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法?明确:1)从自己身临古塔的情景展开历史的想象;2)主观想象缺乏可信度,作者用当事人的回忆弥补不足;3)作者不光叙事、抒情,还有智慧的思索,作者的议论“木塔建成之后,能够梁思成肯定是历史第一人”肯定梁思成考察的意义;4)作者除了想象、抒情、思考还想要表现梁思成的内心,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对于作者无法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作者采取和旅游者心情来对比:旅游者眼中的古迹只是一些不同的建筑物,梁思成首先把这些建筑看成有生命的(“一砖一瓦,一根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其次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古迹结合为一个整
7、体(“他绝不是对象融为一体了”)互动5:作者写完了梁思成考察应县古塔的事后,又写了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城的事,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明确:作者在写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做这件事的不平凡之处:一是国耻,日本侵略者为祖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二是家恨,妻子的弟弟牺牲于对日空战。这从反面着笔。正面的笔墨则是对于梁思成的思想境界的概括。古建筑是“民族的象征”,但是,又不仅仅是属于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是不可再生的。正是因为这样“理性战胜了仇恨”,国耻、家仇就不能不退居其次了。教师讲解:梁思成作为建筑历史学家其精神境界深邃,鲜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至此作者还不满足,最后又加上一
8、段:听说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他无奈地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这完全是诗的话语,这样文意更隽永。互动6:那么你如何理解“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明确:从表面来看这是调侃自己的顽固,实际上却说出了自己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也暗示着自己不妥协。互动7:作者没有亲眼见梁思成的所作所为,所以许多地方用到了想象的手法,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虚假,都和作者一样“相信他是真的。”这是为什么?明确: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生活真实和主人公思想逻辑的合理联想、想象;即使梁思成的言行有更多的虚构,也因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和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觉得应该是这样。这种前提下,文中联想、想象那些细节就会历历在目,也很有
9、生活的真实性,即使主人公的言行虚构的成分多,也因其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以及文章着重讲的现代建筑思想的灵魂,所写出的梁思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胆识符合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居的应该是这样。(七)小结全文:本文赞赏拥有“建筑灵魂”、富有胆识、执着保护文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子阿保护文化遗产上任存的遗憾。(八)写作特点1、构思巧妙,层层深入。2、语言凝练,文采飞扬。3、对比手法的运用。4、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错进行,紧密结合。5、不时出现合理的联想、想象,乃至合理的虚构。课后反思:梁思成基础助学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勘察( )黯淡( )古刹
10、( )轩昂( )二、给“塞”注上三个不同的读音,并给每个读音的字组词。 ( ) ( ) ( ) 三、根据课文内容,回忆填空: 古建筑在他的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 , ,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 ,当他 ,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 , 。四、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奥运会第一届歌曲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1 2 3 阅读
11、平台: (一)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
12、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1、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
13、,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3、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4、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综合拓展1、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孜孜不倦 融会贯通 遐迩闻名 不功自破 移风易俗 因地置宜 趋炎负势 一窍不通 无边无垠 气质孺雅 丰功伟绩 心旷
14、神怡错别字改正2、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国 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国 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中 国28,000,00030,000,000日 本1,850,000672,000苏 联13,700,00013,000,000德 国3,500,0001,600,000南斯拉夫300,0001,200,000意大利77,500153,000(l)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2)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3、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字数可不相同)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
15、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感谢 ,因为他 。4、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基础助学 一、二、三(略)四、介词不当,“在”改为“从”,或删去“在”搭配不当,“进入”改为“作为”词序不当,“广泛”移到“传唱”前,或删去“广泛” 阅读平台(一)1、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2、言之成理即可 3、在这里,梁思成把建筑看成有生命的,甚至是梁思成生命的一部分,是诗的语言,不是一般的叙述和描写了。4、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雨的居所,而建筑是艺术,是人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综合拓展 1、“功”改为“攻”、“置”改为“制”、“负”改为“附”、“孺”改为“儒” 2、(1)示例: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2)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让战争远离人类。以史为鉴,珍惜和平。让世界充满爱。 3、示例: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