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懂得治理国家需要法律。能力目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教学重点】生活离不开法律【教学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教学过程】一、观察思考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图片生活中的法律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发表自己的感受。思考: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教师点拨: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
2、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二、探究新知(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活动一:探究与分享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教材P85)问题: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要求:认真观察三幅图片,认真思考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小结: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活动二:完成表格,交流分享【多媒体呈现】请填表:我的生活法律1.我上幼
3、儿园2.我上小学3.我去购物4.我找到工作5.我与人打官司6.我结婚7.我开车出门8.我去植树9.我退休10.我去世问题: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要求: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完成表格。教师小结: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多媒体呈现结论】1我上幼儿园未成年人保护法2我上小学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3我去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我找到工作劳动法5我与人打官司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6我结婚婚姻法7我开车出门道路交通安全法8我去植树环境保护法9我退休老年人权益
4、保障法10我去世遗产继承法(二)法治的脚步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教材P87)问题:1.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2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积极思考问题,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教师小结: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活动四: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呈现】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5、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既是立足于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法治内在统一,中国梦内含着对法治中国的要求,法治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问题: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2法治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是什么?3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要求:学生先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并进行思考,参与小组分享交流并达成共识,最后由小组代
6、表参与班级展示分享。教师小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为推进依法治国我国还采取了重要举措,如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刑法的修改,慈善法、反家暴法的施行等。活动五:合作总结梳理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读,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让愿意在全班分享知识导图的学生在讲台上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本课小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也需要法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