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3045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口技 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词语知识积累。2.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3.领略口技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课文。2.学习作者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3.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的作用。4.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点1.词语知识积累。2.学习作者生动逼真的描写。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有条不紊的记叙技巧。三、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教师:制作课件。四、课时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

2、格,体会文章主题;2.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个人体会教后反思一、研讨赏析1.学生齐读第2段后思考:(1)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摹一家人深夜由睡到醒的情形的?(2)概括口技表演者摹拟的声音的变化过程。(3)找出描写听众反应的句子并体会其具体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1)“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妇女、小儿、丈夫、大儿)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2)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但尚能自持。)2.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层的同样方法学习第二层(第3段)。明确:(1)“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2)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

4、”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中而难以自持。)3.学生朗读并用同样方法学习第3层(第4段)。明确:(1)作者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蔓延和人们救火的情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2)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百千齐作,应有尽有。(3)“宾客无不变色离

5、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者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中而不能自持。)4.教师组织学生小结。多媒体显示: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体会到:(1)本文作者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表演的语言 。(填语言特点)(2)口技表演者的表演 ,技艺 。(填评价性词语)(3)作者描写了听众的 、 ,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 变化过程,(填人物描写的方面)从侧面 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填表现手法)学生共同总结,明确:(1)生动、形象、准确、简洁(2)精彩,高超(意近即可)(3)神态、动作、心理,烘托二、拓

6、展延伸当堂开展“我也露一手”的小活动。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口技,比如学鸟叫、模拟汽车、飞机的声音、吹乐曲等。2.一人表演,其他人说出表演的内容。3.学生对比文中口技人的表演谈感受。学生畅谈感受,教师因势利导,及时肯定学生们的积极正确的认识,如:文中口技表演者的技艺太精湛了!口技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件珍宝。口技太有趣了!我很喜欢!我们所谓的口技太差劲了!将来我一定要学学口技!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学习本文,我们不仅欣赏到了我国古代民间口技艺人精湛的表演,而且学习了作者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生动、形象、准确的描写笔法。另外,大家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这真可谓表演得好,描写得好,学习得好!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