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雾凇》说课1.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58475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雾凇》说课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雾凇》说课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雾凇》说课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雾凇说课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桂山一小 毛玉梅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课文。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写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却精练,优美。全文共3个自然段,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结合本课特点、紧扣“奇观”二字,我在教学中努力挖

2、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美美诵读,深刻感受,提高语文素养。所以针对语文课的“三维目标”,我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随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词语“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进而去体会雾凇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语,训练按顺序描述了事件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借助理解词语,观看雾凇图片,通过课件展示雾凇的千姿百态,让学生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动人。 2、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么

3、美的景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3、引伸到景美与人美的交融境界,渗透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中,通过朗读来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我就不再赘述教学的环节,仅谈谈这堂课以“奇观”为抓手,以美读(美文美读,美段美读,美句美读,美词美读)为全文的主旋律,以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为点缀其间的花絮,是如何处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也借此谈一点自己粗浅的思考。 一、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一、三自然段,体会雾凇的色泽、姿态美。 这两个自然段直接从“色泽”和“姿态”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在教学时,让学生说说雾

4、凇美在哪里?结合文中的词句谈感受,通过找词找句,品词品句,读词读句的方式,学生感受到抓住“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缀满”、“十里长堤”等关键词读好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雾凇颜色、光泽的美。 再通过一组雾凇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雾凇奇景,激发学生对雾凇姿态无限的想象,在七嘴八的交流中感受“千姿百态”和“琼枝玉树”这两个美词背后的画面和情感,再把这种情感融会到赞叹的朗读指导中,对雾凇的“姿态多”这一节的美读换了一种引导的方式,学生也读得兴致昂然。 二、质疑解难,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雾凇的形成奇 前半节学生比较激动地赏读了雾凇的色泽和姿态,后半节课我就要学生沉下心来,静思

5、默想,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雾凇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概括雾凇形成原因的句子,接着围绕句子,提出疑问:“饱和的水汽”说明水汽怎样?“过于饱和的水汽”呢?“遇冷凝结”中的“冷”是一般的冷吗?学生交流中激起了对探究雾凇形成的兴趣。然后我再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这过于饱和的水汽是哪来的呢?从文章的哪些字里行间能感受这水汽的确是过于饱和的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第二自然段,读读圈圈画画,课堂安静了,学生思考才会静得下心。 水汽的变化过程我重组了一组词串:弥漫、飘荡、蒸腾、涌向、笼罩、淹没。在词串的诵读、理解、品位中感受水汽越来越浓的感觉,体会“夜看雾”的神奇。读好词,再读好句,轻轻悄悄

6、地在水汽变化中美美地读,静静地感受松花江上的水汽的确是过于饱和的。 水汽遇冷凝结的过程由学生先谈自己的感觉,再去读文,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最初、逐渐、最后”、“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读出雾凇遇冷凝结的神奇变化过程,由词带句读,句带段读。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体会词语含义。这样雾凇形成的过程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中。 最后整体朗读回顾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凇的过程,到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难点的引导过程。由于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亲历解“奇”过程,学生不仅很快弄清了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解决了课文难点,而且在探究过程中明白语言简洁、用词准确的重要性,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又感受到了朗读带来的乐趣。结尾处,我又对重、难点进行巩固,让学生练习用“最初逐渐最后”练习说话,学生在感悟雾凇美的同时,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节课在设计时大块面的切入,在感悟时细节处的推敲,也算是在为努力营造平实而又充盈,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