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P企业为母企业,1月1日,P企业用银行存款33 000万元从证券市场上购入Q企业发行在外80%的股份并能够控制Q企业。 同日,Q企业账面所有者权益为40 000万元(与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相等),其中:股本为3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800万元,未分派利润为7 200万元。P企业和Q企业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企业。(1)Q企业实现净利润4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00万元;宣布分派现金股利1 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实现净利润5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500万元,宣布分派现金股利1 100万元。(2)P企业销售100件A产品给Q企业,每件售价5万元,
2、每件成本3万元,Q企业对外销售A产品60件,每件售价6万元。P企业出售100件B产品给Q企业,每件售价6万元,每件成本3万元。Q企业对外销售A产品40件,每件售价6万元;对外销售B产品80件,每件售价7万元。(3)P企业6月25日出售一件产品给Q企业,产品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成本为60万元,Q企业购入后作管理用固定资产入账,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提折旧。要求:(1)编制P企业和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2)计算12月31日和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3)编制该集团企业和的合并抵销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解:(1)1
3、月1日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Q企业 33 000贷:银行存款 33 000 分派现金股利1 000万元:借:应收股利 800(1 00080) 贷:长期股权投资Q企业 800借:银行存款 800 贷:应收股利 800宣布分派现金股利1 100万元:应收股利1 10080880(万元)本期应当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1 0001 100)4 000808002 320(万元)因原冲减的成本只有800万元,因此只能恢复800万元。借:应收股利 880 长期股权投资Q企业 800 贷:投资收益 1 680借:银行存款 880 贷:应收股利 880(2)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4、33 0001 000804 000801508035 520(万元)。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33 0001 000804 00080150805 000801 100802008038 800(万元)。(3)抵销分录1)投资业务借:股本 30 000资本公积 2 150(2 000150) 盈余公积 1 200 (800400) 未分派利润 9 800 (7 2004 0004001 000) 商誉 1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5 520 少数股东权益 8 630 (30 0002 1501 2009 800)20借:投资收益 3 200 少数股东损益 800
5、 未分派利润年初 7 200 贷:本年利润分派提取盈余公积 400 应付股利 1 000 未分派利润年末 9 8002)内部商品销售业务借:营业收入 500 (1005) 贷:营业成本 500借:营业成本 80 40(53) 贷:存货 803)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60 固定资产原价 4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40/56/12) 贷:管理费用 4抵销分录1)投资业务借:股本 30 000 资本公积 2 350(2 150200) 盈余公积 1 700 (1 200500) 未分派利润 13 200 (9 8005 0005001 100) 商誉 1 000 贷
6、:长期股权投资 38 800 少数股东权益 9 450 (30 0002 3501 70013 200)20借:投资收益 4 000 少数股东损益 1 000 未分派利润年初 9 800 贷:本年利润分派提取盈余公积 500 应付股利 1 100 未分派利润年末 13 2002)内部商品销售业务A产品: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80 贷:营业成本 80B产品借:营业收入 600 贷:营业成本 600借:营业成本 60 20(63) 贷:存货 603)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40 贷:固定资产原价 4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 贷:未分派利润年初 4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 贷:管理费用
7、84)12月31日债券实际利息1 00010100(万元)债券票面利息1 2504.7259(万元)利息调整的摊销金额41(万元)底的摊余成本1000411041(万元)借:应付债券 1041贷:持有至到期投 1041借:投资收益 100贷:财务费用 1002、M企业是N企业的母企业,205208年发生如下内部交易: (1)205年M企业销售甲商品给N企业,售价为100万元,毛利率为20,N企业当年售出了其中的30,留存了70。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58万元。 (2)206年M企业销售乙商品给N企业,售价为300万元,毛利率为15,N企业留存60,对外售出40,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43
8、万元。同一年,N企业将上年购入期末留存的甲产品售出了50,留存了50,年末甲存货可变现净值20万元。 (3)207年N企业将甲产品所有售出,同时将乙产品留存90,卖出l0,年末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 (4)208年N企业将乙产品所有售出。要求:依照上述资料,作出205年208年对应的抵销分录。答案:20x5年抵消分录:甲产品:(1)借:营业收入 100贷:营业成本 100(2)借:营业成本 14 贷:存货 14(3)借:存货 12 贷:资产减值损失 1220x6年抵消分录:(1)借:年初未分派利润 14 贷:营业成本 14(2)将期末留存的甲产品的为实现销售利润抵消:借:营业成本 7贷
9、:存货 7将销售出去的存货多结转的跌价准备抵消:借:营业成本6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6(3)借: 存货 12 贷:年初未分派利润12(4)借:存货 1 贷: 资产减值损失1乙产品:(1)借:营业收入 300 贷:营业成本 300(2)借: 营业成本 27 贷:存货 27(3)借:存货 27贷:资产减值准备 2720x7年抵消分录:甲产品:(1)借:年初未分派利润 7 贷:营业成本 7 借:年初未分派利润 6 贷:存货-跌价准备 6(2)借:存货 12 贷:年初未分派利润 12(3)借:存货 1贷:期初未分派利润 1乙产品:(1)借:年初未分派利润 27贷:营业成本 27(2)借:营业成本 2
10、.7 贷:存货 2.7(3)借:存货 27 贷:年初未分派利润 27(4)抵消销售商品多结转的跌价准备借:营业成本 24.3 贷:存货-跌价准备 24.3(5)站在B企业角度 期末乙商品成本=300*60%*10%=18(万元),可变现净值=14万元存货跌价准本科目余额是18-14=4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前跌价准备科目已经有余额=37-37*90%=3.7万元因此B企业当期计提跌价准备0.3万元 站在集团角度 期末乙商品成本=300*(1-15%)*60%*10%=15.3万元 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应有余额=15.3-14=1.3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前已经有余额=10-10*90%
11、=1万元因此集团计提跌价准备0.3万元 等于企业计提的跌价准备。因此无须对计提的跌价准备作抵消分录 20x8年抵消分录:乙产品:(1)借:年初未分派利润 2.7 贷:营业成本 2.7(2)借:存货 27贷:年初未分派利润 27(3)借:期初未分派利润 24.3贷:存货 24.33、甲企业是乙企业的母企业。204年1月1日销售商品给乙企业,商品的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l20万元,增值税率为l7,乙企业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用于管理部门,假定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没有残值,乙企业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为简化起见,假定204年整年提取折旧。乙企业另行支付了运杂费3万元。要求:(1)编制204207年
12、的抵销分录;(2)假如208年末该设备不被清理,则当年的抵销分录将怎样处理?(3)假如208年来该设备被清理,则当年的抵销分录怎样处理?(4)假如该设备用至209年仍未清理,做出209年的抵销分录。答案:抵销分录借:营业收入 120 贷:营业成本 100 固定资产原价 2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 205 贷:管理费用 4抵销分录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 贷:未分派利润年初 4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 贷:管理费用 4抵销分录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 贷:未分派利润年初 8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 贷:管理费用 4抵销分录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2 贷:未分派利润年初 12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 贷:管理费用 4(2)假如208年末该设备不被清理,则当年的抵销分录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6 贷:未分派利润年初 16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 贷:管理费用 4(3)假如208年来该设备被清理,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4 贷:管理费用 4(4)假如该设备用至209年仍未清理借:未分派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0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贷:未分派利润年初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