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 新年里的开心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和文化习俗。2. 培养学生对新年及其相关事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新年的喜悦和期待。二、教学准备:1. 纸张、铅笔、彩色铅笔、彩色画笔。2. 展示板和黑板。3. 新年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用简短的时间介绍新年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新年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代表的意义。2. 呈现(15分钟)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或故事书的形式,详细介绍新年的习俗和相关事物。确保学生理解重要的元素,如红包、灯笼和烟花等。3. 激发创意(1
2、5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新年的经历或故事,并鼓励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新年习俗或亲身经历。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讨论,并展示他们的创意。4. 绘画活动(3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新年的画作范例,包括对灯笼、烟花、牛年动物形象等的表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绘画,同时可以使用彩色铅笔和彩色画笔。5. 展示和分享(20分钟)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将作品展示在墙上,让其他同学欣赏。学生可以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谈谈绘画时的心情和所表达的意义。四、教学延伸:1. 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如水墨画和对联等。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造,可以让学生创作新年贺卡,
3、向家人和朋友表达新年祝福。3.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触觉。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口头表达,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评价主要从表现力、观察力、创意和沟通能力等方面出发,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六、教学反思:这堂美术公开课既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又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同时学习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意,还提升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学生的艺术视野和触觉也得到了拓宽。这堂课的成功在于它既关注了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表达,又结合了新年的主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创作。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造,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艺术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中起到了引导和支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