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邵阳市林业和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邵阳市林业局2007年8月6日邵阳,古称宝庆,位于湘中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中有资水横贯。全市辖8县1市3区、198个乡镇。现有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3个,省重点扶持贫困县3个,中部崛起比照西部开发政策执行县6个,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全市总人口746万,占全省的九分之一,其中农业人口621万。2006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09.51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48亿元,占11.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全市国土总面积3119万亩,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区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神奇绿洲”的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有
2、道家称为“六九福地”的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绥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隆回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新宁县是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生产基地。近年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三林问题一齐抓,三次产业一齐上,三大效益一齐要,林业建设蓬勃发展,林业事业欣欣向荣。一、“十五”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一是争取投资最大。五年来,全市完成各类林业投资18.4亿元,是前50年林业投入总和的4倍。实施大工程带动战略,想方设法争取上级把我市作为项目投放重点,陆续启动了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锁定国家投资37亿元,已到位8.
3、6亿元,其中退耕还林资金7.5亿元,生态公益保护资金0.8亿元,其他资金0.3亿元。实施“以外促快”战略,大力开展林业招商引资,引进林业项目164个,签约资金22.3亿元,实际到位6.8亿元。与此同时,林业部门积极挖掘潜力,加大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绿化费等规费的收缴力度,累计征收各类林业规费3亿元,较“九五”增长了50%。依靠投资拉动,全市林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二是资源增长最快。十五期间,全市人工造林212万亩,平均每年造林42.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00万亩,长防林工程造林2万亩,新造毛竹10万亩;绿化河道1100公里,绿化公路1300公里,义务植树5000万株。区
4、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123.6万亩,纳入国家补偿试点549.6万亩。建成森林公园5个,自然保护区11个、保护小区12 个。通过封造并举,管护结合,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到2005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78万亩,森林蓄积量54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8%,较2000年增长34%、31%、18.8%,分别居全省第2、第3、第2位。特色资源有松木480万亩,蓄积2100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杉木525万亩,蓄积2200万立方米;毛竹190万亩,活立竹2.6亿根,居全省第一位。三是建设质量最高。积极开展毛竹低改,把60万亩低产林改造成为高效笋竹两用林,平均每亩立竹数从120根上升到200根,年产
5、竹40根,产笋200公斤,增产40%,增值500元。加强退耕还林项目管理,造林面积核实率、成活率、保存率都达到了98%;将退耕还林与基地建设、畜牧养殖、清洁能源建设等结合起来,创新林药、林果、林草、林纸等高效建设模式,确保了造林一片、成林一片、收效一片。在国土绿化中,将潭邵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作为市县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在长81.3公里的公路两侧用大苗营造30米宽的绿化带,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四是产业发展最旺。始终坚持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的发展思路,加快林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200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培育了邵阳纸板、新邵湘林、新宁创兴、绥宁联纸等一批有规
6、模、有品牌、有市场、产销两旺的林产品加工企业。以松竹、林药、林果为主的第一产业,年产值20亿元;以竹胶板、林纸业、林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14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年生产木材70万立方米、毛竹1500万根、人造板34.5万立方米、木竹造纸9万吨、松香1100吨、松节油700吨,产值19亿元;以森林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年产值2亿元。五是综合效益最好。通过坡耕地的退耕还林,河流两岸、湖库周围、公路沿线以及重要生态区的公益林禁伐和限伐,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90万亩,年流失量减少了50万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灿烂的人文景观,森林旅游业迅速发展
7、,武冈云山、新宁舜皇山、新邵龙山、隆回魏源湖和宝庆5个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000万元,成为湖南森林旅游业中的耀眼奇葩。林业拓宽了农民增收、城乡就业、财政增税的新途径,每年吸纳社会剩余劳力50多万人,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加工创税15000万元。六是林农得实惠最多。在林业开发中,广大林农从“靠山吃山”开始向“以林致富”转变。2005年,全市林农人平增收380元。主要增收渠道是:退耕还林直接受益林农140万人,年人平直补增收100元;开发特色资源和发展林(副)产品加工业,人平以林增收90元;生态公益林保护,每年下拨补助资金1700万元,人平护林增收20元;取消育林基金维简费、
8、林业保护建设费和林业特产税,每年减费500万元,减税2100万元,人平减负增收40元;林草间种、以林促牧,养殖肉牛和奶牛,人平林外增收30元;以大户、企业创办基地和农庄为载体,组织农民“农转林”,人平劳务增收100元。总结近年来林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关键在于“三个坚持不动摇”:第一,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不动摇。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林业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全市林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围绕全社会办林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林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落实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市委书记盛茂林、市长黄
9、天锡多次到基层调研林业工作,每年带头参加义务植树。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造林护绿的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年参与义务植树人数已达387.9万人,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6%;累计创办义务植树基地600个,植树1.3亿株,植树造林真正成了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第二,坚持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土增绿的目标不动摇。找准林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最佳结合点,将林业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踊跃参与,林业建设生机勃勃。始终同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邵阳创兴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等林产品加工企业,采取公司
10、加农户、基地联农户的做法,加大基地投入,为林业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企业通过营造速生丰产林,确保了原材料的供给,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第三,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的原则不动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规律,确定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根本原则。严格林业“三凭证”管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有序推进全市林业建设。强化科学利用和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采取经济、法律、行业准入等手段关闭了一批高耗低效、技术含量低的木竹粗加工企业,重点扶持了一批技
11、术含量高、综合利用好、环境污染小的加工企业,落实了对竹木加工剩余物再利用企业的减税、退税、免税政策,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二、“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我市林业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市有林地达到17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蓄积量达到5500万立方米,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水土流失得到缓解,绿色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到2020年,全市有林地稳定在18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森林蓄积量达到7000万立方米,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绿色产业产值达到180亿元;到2050年,基本建成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的“
12、绿色邵阳”。(一)主要任务1、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乡村绿化。在资江、赧水、夫夷水流域,加快防护林营造,构筑“绿色水道”;在潭邵、邵怀、邵永高速公路,207、320国道和洛湛铁路沿线,大力植树造林,打造“绿色通道”;在石灰岩裸露地区,积极做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节能改灶和生态移民,加快石漠化治理,建设“绿色山区”;在农村四旁、房前屋后,切实抓好庭院绿化,营造“绿色家园”。二是城市美化。通过以山壮城、以水秀城、以绿美城,着力打造绿色名片,使邵阳市成为山水相映、城林交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森林城市。重点建设好“一圈、二带、三环”绿化亮点,即在城市周围,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森林公园建设,营造10公里的
13、森林圈,让森林环抱城市;在资江和邵水两岸,搞好防护林营造,构筑30公里长的绿色景观带;以路网为骨架,在环城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在穿越线两侧营造50米宽的绿化林带,用绿色装扮全线。2、生态产业建设。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壮大绿色产业。一是推动以林养工、林工一体化建设,做大特色基地。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广“订单林业”,着力抓好松树、毛竹速生丰产林基地,金银花、红豆杉木本药材林基地建设,以大资源带动大产业。二是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型经济,壮大龙头企业。强化行业准入,提高准入“门槛”,引导企业以资产、技术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
14、做大做强人造板、木竹制浆、林产化工、林药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三是建设以人为本、自主创新管理体系,打造邵阳品牌。加强林业行业管理,优化企业创业环境,扶持专业合作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为企业全过程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终端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改善企业管理,发展企业文化,推出一批邵阳品牌。3、和谐家园建设。在全市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强力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市选定1个绿色小康县、5个绿色小康乡、50个绿色小康村、500个绿色小康户进行试点,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发
15、展;搞好四旁植树,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林业产业,扩大农村就业;明晰山林权属,推进民主管理。把解决“三林”(林业、林区、林农)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将林区、国有林场的水、电、路、通讯、教育、卫生、扶贫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纳入各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林区、乡村、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二)主要措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创造性地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项目立林。继续跟踪国家长防林、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强项目管理,完善政策措施,使之早出效益,出高效益。扎实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尽
16、快启动林业生物质能源规划,努力编制好生物柴油林基地建设规划,加强与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衔接,使更多更好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规划“笼子”。二是改革促林。改革林业产权制度。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充分调动农民经营山林的积极性。做好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改革,按照分类经营要求,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型林场,公益型林场作为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商品型林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妥善安置林场分流人员,帮助解决职工社会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鼓励职工开展家庭承包、联合承包或股份合作。三是依法治林。加强以森林公安检察法庭为主、林业行政执法为辅、基层“两站”为
17、补充的林业执法体系建设,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落实从优待警,充分发挥森林公安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按照“把紧源头、放活流通、加强监督”的要求做好林内和林外管理。坚持木材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确保竹木市场井然有序。坚持抓大关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批滥占林地、乱火滥烧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是科技兴林。坚持一手抓创新,一手抓推广,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扶持几家龙头企业,对木竹、松脂、林药、水果、山野蔬菜等进行综合开发,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推行林农“绿色证书”,积极推动无公害基地建设,增强我市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健
18、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成市有专门机构、县有专职领导、乡(镇)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三级推广网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五是人才强林。把人才强林作为一项长期战略,重点抓好林业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为林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培训林农,开展科技下乡,发挥农村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三、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学习贯彻情况2007年6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湘发200715号,以下简称省意见),这是继2004年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的意见之后林
19、业建设史的又一重大事件,是指导林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省意见出台后,我们积极组织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一)抓学习,领会精神。一是组织市、县领导学习。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召开联系会议,学习研究省意见精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林业工作汇报。市政府要求要象抓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一样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绥宁县为推动林改工作深入开展,四大家领导和县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集体学习文件4次。二是组织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7月24日26日,我们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召开了全市林业局长座谈会,市林业局党委会、局务会成员和各县市区林业局长参加了会议,对省意见进行了认真学习。7月29日,我们又下发了关于
20、认真做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学习和贯彻的通知。绥宁县林业局举办了3期培训班,对局机关干部职工、各乡镇林业站站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了轮训。(二)抓宣传,形成共识。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我们和市电视台、邵阳日报社合作,在电视节目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省意见主要内容,对林改革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积极报道。二是编印学习资料宣传。我们正在筹划编印省意见学习读本和宣传资料2万份,送到各县市区、乡镇和村,激发全社会关注林业改革、参与林业改革、支持林业改革。(三)抓调研,理清思路。我们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本”。今年4月,省里将我市绥宁县确定为林改试点县后,我们派员和绥宁县组成联合
21、调查组,深入到全县各乡镇、村组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对于林改工作的意见;6月底,省意见出台后,我们又就有关政策问题到绥宁县进行调研。以此为基础,指导帮助绥宁县制定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四)抓落实,积极推进。在省意见的指导下,绥宁县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并在全县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党政一把手抓林改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宣传和反复酝酿,形成了具有绥宁特色的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现正在上报送审。对改革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操作程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预定今年10月份全面组织实施。其他各县也正在研究政策,做好汇报,搞好调研,加紧部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