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498337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汇报 寒假期间, 本人对山东省企业展开了一项相关人才需求调查, 共有10家企业参与调查, 分别是山东旅行社、 山东大厦、 济南玉泉森信大酒店等。从调查结果看, 企业最缺人才类型是专业技术人才。从需求层次上看, 高学历人才、 技术超群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结果显著高级营销人才、 经验丰富高级管理人才仍然是用人单位青睐对象。另外, 经过调研了解到现在山东人才需求特点。 1、 企业现在最紧缺人才类型 笔者对企业调查题目是: 你认为现在企业最缺是什么类型人才?共有10家企业参与调查, 其中选择专业技术人才有6人, 占总投票人数60%; 选择高级营销人才有3人, 占30%, 选择高级管理人才有2人; 选择基层操作工有1人。 通常来说, 企业人才需求关键包含三类: 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 三是技能人才。以后次调查结果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一般认为, 现在企业最缺也是人才市场中最难招就是专业技术人才。从山东人才网近期招聘情况看几乎全部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都供不应求, 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专业技术人员难招困境。现在, 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 生产制造人员、 财务人员、 人力资源人员等都有大量需求。而对于广大外资企业来说现在急需大量本土化管理、 外语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高薪难觅专业技术人才现象。目前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 技能型。在调查中发觉, 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应聘者条件是技能技术能力。调查中还发觉, 现在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伴随科学技术不停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不停崛起, 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视将是无庸置疑。  优异营销人才一直是企业招募关键, 以后次调查中也不难发觉, 企业对于优异营销人才渴求。从山东人才网整年及前两个月人才指数分析看, 营销人才一直位居热门招聘首位。人才市场上大量空缺职位便是中小企业营销和业务岗位。营销是企业生命线, 对于规模较通常、 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再加上营销人员流动性大, 企业对人员需求基础上常年不停。因为门槛较低, 一线业务员为数众多。从山东人才网招聘统计看中小企业缺是熟悉行业、 营销经验丰富、 能够率领团体做出业绩营销管理精英。 中小型企业通常在经过2~3年市场历炼后, 企业发展会进入快车道, 销售额激增, 但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此时, 企业需要补充大量中高级管理人才。众所周知, 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应该是企业关键, 属于企业“首脑”。这一部分人才通常属于企业中层管理以上人员, 对于这部分人才来说, 不会轻易流动。 2、 人才供需本质分析 2.1 结构性矛盾, 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实, “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 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一个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改变市场需求错位。本省四年一个周期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产出量,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地域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调查中发觉, 产业结构调整后面带来是职业、 职位、 岗位改变, 山东地域1990年至6月淘汰了30个职业, 又新生了60个职业, 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改变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2—4倍, 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时间差。 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热门职业, 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 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原因之一。 在济南, 高校中60%本科生在机械类、 电工类、 土建类、 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 而生物制药、 城市发展、 现代物流、 汽车与成套设备、 新材料、 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量人才缺口,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 供求矛盾加大。多年来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应, 各技术等级劳动力展现供不应求局面, 以机械加工为主技术、 技能型人才短缺, 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最突出问题。据统计, 本省现在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 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 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 农业从业人员中接收高等教育达45%—65%。(底统计) 2.2 知识沉旧, 转化率低 被调查60%企业反应, 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 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 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知识转化不出来, 不能变成自己在岗实际能力。中国大学生通常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 而发达国家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换了劳动生产率, 生产知识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大家就业方法。“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知识才是力量所替换, 知识时效性在快速缩短, 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 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 统计, 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中国入世后, 这种趋势愈加显著。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靠, 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 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 掌握了什么、 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能力是什么。在对近多名已毕业大学生调查, 30%学生反应, 在校学习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 30%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 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知识, 还得自己经过上网、 到书店、 去企业、 进图书馆、 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中国一所较为著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应, 部分老师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 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 不到社会上学习, 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都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觉, 大多数学生反应, 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 考试结束后, 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 读大学读什么, 多数大学生都没思索过这个较为深层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大家就业靠体力, 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 知识经济时代大家就业靠知识转化率高低, 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 关键竞争力是学得多、 学得快、 转化率高。现代大学生要学会判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 哪些是应用知识, 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 勇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 垃圾知识), 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 形成量到质转变), 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实力生活, 用自己能力赢得胜利。 总而言之, 此次调查, 认为缺乏基层操作工仅占14.2%。伴随科技进步, 手工操作基础被现代化机械设备所替换, 不过在部分特殊行业中, 技能娴熟, 经验丰富操作工还是被市场认可。 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行为才是真正人才。就业率在统计过程中, 应多元化确定其概念, 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以市场化视角来认识, 并激励支持多元化就业。如: 非单位就业、 非组织就业、 隐形就业, 伴随产权多元化、 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 评价大学生就业指标体系也应不停创新和完善, 改变培养与就业信息不对称统计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