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3)了解压强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的单位。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
2、和感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1)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习热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2、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三)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测力计(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2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
3、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二、进行新课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1、压力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讨论: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我们把
4、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板画下面几种情况的压力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猜想2: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猜想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
5、是实验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参考教材P67图1313的方法设计实验(1)准备三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将橡皮泥编号)和两根完全相同的细木条(2)将一根细木条放在1号橡皮泥上通过挂有1个钩码的弹簧测力计使木条对橡皮泥产生压力(3)取下l号橡皮泥,换上2号橡皮泥弹簧测力计上挂上2个钩码重做上面实验(4)取下2号橡皮泥换上第3号橡皮泥将两根木条放在橡皮泥上,重复实验(3)比较三块橡皮泥的形变情况和第一组的结论相同我们组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2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内容发现一根本条挂2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2、压强从刚才探究过程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既与压力大小有关,也与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物理上把压力的作用效果叫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p)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五)小结(六)作业附: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