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杂草稻的形成原因与防除对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5242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7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草稻的形成原因与防除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杂草稻的形成原因与防除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农机化 2023.4摘要:文章介绍了杂草稻的危害及形成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杂草稻防除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杂草稻;直播稻;机插秧;机收减损;科学防除0引言杂草稻是指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再生稻,因其植株比普通水稻更粗壮高大,谷种(米)皮呈红色,农民习惯称之为“大青颗”“小红稻”。杂草稻具有杂草一样的野性,比正常栽培稻发芽早、分蘖快、抽穗早、成熟快。杂草稻结实后边成熟边落粒,在普通水稻收割前已经自动掉落田间,种子休眠期可达 10 年,会在水稻种植期逐年生根发芽,可谓“生生不息”。杂草稻与栽培稻争光、争肥、争水、争生长空间,导致栽培稻生长空间受限,营养不良,光照不足,穗型变小,结

2、实率和千粒重降低,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大大降低稻米的商品价值,危害粮食安全。1杂草稻产生的原因1.1 栽培水稻“返祖”杂草稻的发生和栽培方式有很强的相关性。据统计,采用直播、抛秧、移栽三种栽培模式,稻田的杂草稻发生率分别为 34.5、5.6、2.2。人工直播稻亩播种量在 20 kg 以上,是机插秧播种量的 4 倍多,在这种高密度的无序种植模式下,种子为了在受限的生存环境中争取更多的水、肥和光照,必然产生恶性竞争,原本的良种优势得不到发挥,大部分秧苗长势衰弱,小部分秧苗被激活了良种驯化前水稻种子的野性基因,又回归到原始野生稻的某些特性。为了生存和延续,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又在不断模仿栽培稻的特征,

3、防除难度较大。1.2 机收损失率超标根据 DG/T 0142019 谷物联合收割机鉴定大纲,全喂入收割机水稻机收获总损失率应2.8。由于机器鉴定时都是低挡慢速作业,检测结果基本都能达标。但实际作业时,一些机手为提高作业效率,会提高作业速度。随着作业速度的提高,机收损失率也会提高。近年来,建湖县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实地监测中发现,不少收割机的机收总损失率是超标的,有的甚至达到10。原因如下:一是农户机收减损意识淡薄。一些农户有“养老稻”的习惯,希望水稻收获后不用烘干或翻晒就能立即高价出售,尽快实现其商品价值,为此,他们往往会等到田间稻谷水分足够低时才开始收割,造成大量水稻延期或过期收获,谷穗折断及

4、田间掉粒量显著增加。机收时,折断的谷穗受收割机拨禾轮冲击,田间损失量增大。部分农户图省事,为了能收到洁净干爽的谷物,收割时将收割机清选风量调大,尽可能地把杂余吹得干干净净,部分谷粒随小秸秆杂余被风吹到田间去,造成脱粒清选损失量加大。二是机手机收止损意识淡薄。部分机手片面追求作业效率和利益回报,机收作业时会尽可能地开足马力高速作业,造成机收损失率增大。如果按照机收减损田间实测总损失率 5的常态情况计算,田间稻谷损失量高达30 kg/667 m2,是栽培水稻播种量的 6 倍。大量的稻谷在机收时被遗留在田间,不仅浪费粮食,还留下杂草稻种源隐患。相当一部分遗留在田间的稻谷会成为种子进入土层冬眠,经受冻

5、、干、湿等重重考验,一旦条件适合时,就会生根发芽并激发野性疯狂生长,自然变异为杂草稻。1.3 农户自留种问题留下杂草稻种源隐患种植粳稻的小农户在收获水稻后除出售商杂草稻的形成原因与防除对策研究王洪荣1张亚飞230江苏农机化 2023.4品粮和留足口粮外,还会留下来一定数量的稻谷作为来年的种子。有研究发现,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存在基因渗入,支持了杂草稻起源于栽培稻的去驯化观点。2杂草稻防除对策研究2.1 抓住时机科学防除杂草稻幼苗期与栽培稻十分相似,没有经验的种植户很难区分,人工防除难度较大,一般水稻除草剂也不能有效防除杂草稻,必须抓住时机科学防治。对于长期种植直播稻的田块,要抓住杂草稻种子与栽培

6、稻种子萌发的时间差,科学使用除草剂,利用安全型除草剂的防除机理,对已扎根发芽的水稻安全用药,对没有发芽的杂草稻抑制其生长。在水稻移栽后 1520 天,对田间刚出的杂草稻幼苗,可以用除草剂防除。2.2 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水稻机插秧大行距、小株距、定苗、定穴精确定量栽培,良种、良机、良法相配套,杜绝了人工直播稻无序种植、恶性竞争的现象。机插稻个体壮、群体小,有利于水稻向良种驯化的方向发展,种源变异的概率很小。2022 年夏季我国出现大范围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杂草和杂草稻发生率高于常年,大力控减直播稻的呼声高涨起来,农业农村部和水稻主产区的农业农村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出台了大力推广机插秧、全面控

7、减直播稻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长期实施机插秧的田块,在播前和苗后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化除办法(播种后 48 小时内喷施封闭除草剂,对已经发生的草害在三叶内用除草剂扑杀,对顽固性杂草补施除草剂扑杀),能够有效地治理杂草和杂草稻的滋生和蔓延,可实现水稻生产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2.3 强化机收减损工作各地应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同时,要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引导农户和机手因地制宜正确选择收获时间、机具和机收方式,千方百计减少机收损失。一要动员种植户适期收获,选择晴天、空气干燥的时间段作业,减少收割机切割、输送、脱粒、清选损失。二要强化机

8、手培训。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要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接受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始终绷紧机收减损这根弦,规范操作联合收割机,合理控制作业速度。三要组织各级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和农机化生产一线“土专家”,开展机械保养维修、机收减损等技术巡回指导,帮助机手正确调整机具参数,及时排除故障,降低收获损失。四要强化规模种植户的话语权,组织种植大户与机手签订作业服务协议,把机收减损作为考核机收作业质量和服务收费的要件,加大对机收作业质量监管的约束力,形成机收减损齐抓共管的合力。五要提高收割机推广鉴定指标要求。建议农机鉴定部门结合近几年的田间实地监测机收损失率情况,调整联合收割机试验鉴定大纲,提高机收总损失率检

9、验鉴定门槛,对联合收割机机收作业速度做出明确的限定,并要求联合收割机生产商在产品制造环节上设置行走挡作业锁止装置。六要加大机收损失智能监测力度。建议在收割机上装配作业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对收割机作业速度、喂入量、脱粒强度、清选风量、总损失率等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在线监测装置提示的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机器作业参数,保证机器达到理想的作业状态。2.4 其他治理方法一是在栽培稻抽穗扬花前,对已经抽穗、未成熟落粒的杂草稻,可采取人工割除嫩穗的办法,减少杂草稻种源基数,控制杂草稻蔓延。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稻田附近有养鸭子的养殖户,水稻种植大户在水稻机收后可邀请“鸭子军团”到田间“剿灭”杂草稻种源。三是种子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严防种源变异。一旦发现有含有杂草稻的种子要依法依规处理,不能让其作为自留种在农户间串换,更不能进入种子市场。(作者单位:1.建湖县沿河镇农业农村局2.建湖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收稿日期:2023-06-2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