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力-(21).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52327 上传时间:2025-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力-(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力-(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力-(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力-(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7、 3 重力 授课教师:况显书 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2017年3月9日 授课班级:110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2、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力。重力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三、教学策略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探究“重

3、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重物、重垂线、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五、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观看图片回答问题:倾泻而下的瀑布、苹果落地,湿衣服上的水滴落下、蹦极等与重力有关的画面。思考:在这些事件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这些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学生实验:让橡皮从高处由静止落下,再把它竖直向

4、上、沿水平方向、向任意方向抛出,观察并描述橡皮的运动情况。新课教学第一课时一、重力思考:图片和实验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上升的直升机、烟囱里冒出的烟、放飞的风筝都是向上运动。它们是否受重力的作用?地球附近有没有不受到重力作用的物体?如果没有重力,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事件和实验中物体最终都落回了地面,与这些物体有着共同联系的物体是地球,这些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重力。学生分析归纳出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二、 重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现在我们就来研究重力的三要素。实验探究:

5、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体验:让学生手拿质量不同的钩码,体验重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猜想。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如何测量重力大小?提醒注意观察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联系数学知识分析,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坐标轴上的两个量是正比例函数,两个量成正比。写出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学生交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的方法: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然后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画出图像。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得出实验结果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

6、是98 Nkg和他的物理意义。给出例题。课堂检测1、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 的作用,这个力是由 施加的。2、质量为2kg的水受到的重力多大?第二课时三、重力的方向活动:(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演示:(1)重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3)重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归纳: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垂直向下。思考:利用重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说说你们检查的结果和根据。(3)区别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思考:我们站在地面上,脚

7、朝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稳,为什么呢?学生观察得出: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学生领悟到:如果重垂线和墙壁是平行的,说明墙壁竖直,如果重垂线和桌面及窗台是垂直的,则说明桌面和窗台是水平的。通过分析让学生说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因为地球是球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向

8、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做“向上”。四、重心思考:粉笔盒里有许多粉笔头,取出其中一个,这个粉笔头受不受重力的作用?换另一粉笔头,它受不受重力的作用?里面的每个粉笔头都受重力的作用,整个粉笔盒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处。练习画重力的示意图,见学案和PPT五、重力的由来活动: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按课本所示的图做实验

9、,说说你的感受。讲述:我们知道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就像橡皮绕着你的手旋转一样,也是因为地球上有力在牵着月球。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学生说出: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掉。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六、 课堂小结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七、 检测与评价1、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就是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 的作用。2、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的奥妙是(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倾倒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八、课外思考:假如失去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提示:1,我们可以在天花板上睡觉。 2,我们要用水枪来喝水。 3,我们的食物要做成牙膏状。 4,我们可以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