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学 设 计 授课教师:李桂荣课题重力学科物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成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垂线的作用。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2.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1.重力的概念。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重力的方向教学难点重力、重垂线的应用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课教学1什么是力?2力的三要素的内容是什么?
2、利用多媒体展示来自生活中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水总是有高处向低处流,向空中撒出的渔网要落到水里? 知识点一:重力的产生和由来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9页第二自然段. 阅读教材第1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重力? 2什么是万有引力?师生共同归纳出重力的产生和由来知识点二:重力的大小1提出问题: 重力跟质量有什么关系?阅读教材P911(重力的大小),思考下列问题: 1.设计探究实验 2.知道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愿望。学生阅读教师指导教师启发学生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1提出问题: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2猜想:
3、3设计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4进行实验:(1)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2)在图象纸中,绘出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象。(3)分析得出结论(略)知识点三:重力的方向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11页重力的方向,并思考下列问题:1.重力的方向总是_ 2了解重力的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四:重心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12页重心,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重心?2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哪里?3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数据计算、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应用重力的方向总结本节的收获板书设计 重力一 重力的产生和由来二 重力的大小三 重力的方向四 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