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 2
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
2、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游戏:看谁连的快
现象 解释要点
(1)墙内开花墙外香 A.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3)水电解后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3.往10 mL酒精中加入10 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 mL,其主要原因是( )
A.酒精挥发了
B.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互相作用挤占了分子间的空隙
C.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使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小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结合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B.空气里的氧气分子与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氧气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硫分子和氧分子都发生变化,结合生成了二氧化硫分子
D.蔗糖放入水中很快就见了,这是由于蔗糖分子不断运动,脱离了糖块而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的缘故
5.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一种粒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6.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7.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现场观察:
8、如下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将活塞从A处推到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 。
自从用原子──分子理论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后,化学才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子──分子的水平。而且人们对于原子──分子的认识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人们已经可以拍摄到分子──原子的图象了。请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这方面的化学家的故事。将大家查阅的结果整理好,然后出一期板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