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三节 用平均来比较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Excel函数及其公式;
2、能正确选择和运用Excel函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正确选择和运用Excel函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了解Excel函数及其公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组织学生做一个小游戏“捉手指”的游戏,和同伴比一比看谁的反应速度快?游戏要重复多少次才能客观的反映出一个人的反应能力。用什么数据指标来比较两个人的反应速度呢?从而引入平均数。
二、 新授
1、 讲解
用Excel函数求平均数
函数是Excel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确保结果正确。Excel有许多不同的函数,分别用于不同的运算,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求和函数,计算函数,算术平均数等。
函数由函数名和参数组成,使用时可以把原始数据直接代入,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如:
AVERAGE(3,4,5)=4
也可以使用单元格地址作为自变量:
AVERAGE(A1:C1)=4“:”表示按顺序直到”的意思。
2、 操作实践
(1)建立表格,设置数据类型和格式,边游戏边记录,加入结束后得到数据表如图:
A
B
C
D
E
F
G
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平均
2
甲
2
1
2
2
3
3
乙
2
1
2
1
2
(2)计算甲在5组中捉到乙的平均次数:
选中将要存放平均数的单元格,选择“插入/函数”,选算术平均函数“AVERAGE”。将自动给出了参加运算的数据区域,确定后得到结果。
(3)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三、课堂小结
1、Excel函数与数学函数的含义是一致的;
2、“公式复制”是利用同一个公式,对不同的自变量进行计算。
3、要正确选择和运用Excel函数进行计算。
四、布置任务
下表是某公司九月员工的月工资:
经理
副经理
职员1
2
3
4
5
6
7
8
6000
4000
1200
1100
1700
1100
1300
1100
500
800
在Excel中完成下列操作:
1、 把表中的数据输入到Excel中,设为数值型,无小数位;
2、 用Excel函数求上表达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 想一想,若要真实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整体收入水平,最好使用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