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唱歌曲,掌握“符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过程和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用愉快而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
教学内容: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课题导入:
1、介绍澳大利亚。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展一次“音乐之旅”,让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穿越国界,到澳大利亚去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的音乐、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同学们想去吗?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平安降落在了澳大利亚广袤的草原牧场。这个国家有一个美称,叫“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澳大利亚,每年到了春夏之交的时候,所有牧场、农场就会将羊集中在一起,剪下羊毛,然后将这些羊毛出口到其他的国家。我们平时穿的羊毛衫、羊毛大衣等都是用羊毛加工而成的。
2、出示猜谜。
师:老师来和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
年纪不大,胡子一把,喜欢吃青草,爱叫妈妈。
师:是小羊。羊很温顺,也很可爱。而且羊的全身都是宝呢,羊肉可以吃,羊奶可以喝,羊皮还可以做成衣服,还有羊角不光是珍贵的药材,还可以做成装饰品呢!
3、出示剪刀。
师:看,老师有一把神奇的小剪刀。这把漂亮的小剪刀我们能拿来做什么呢?(剪羊毛)
三、 揭示课题:学唱歌曲《剪羊毛》
1、朗读歌词。
师:下面翻到课本第36页,跟老师有节奏的朗读《剪羊毛》的歌词
2、播放歌曲。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听一听这首流传在澳大利亚的民歌,同时想一想,牧羊人在剪羊毛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3、感受歌曲。
师: 同学们听的课真仔细,你们感受到了牧羊人们剪羊毛时的心情吗?(欢快、活泼的)
4、用la教唱歌曲。
师:这首歌不仅表现了牧人们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用la跟着老师来哼一遍,好不好。
5、复听歌曲,思考歌曲。
人们在劳动中,有轻松愉快的歌曲作伴,忘记了疲劳,也提高了劳动的效率。现在,我们再来仔细欣赏歌曲一遍。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1)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42拍
(2)这首歌的节奏都有哪些共同点? 结尾处都有一个0,四分休止符
那你们知道休止符有什么作用吗? 表示停顿一拍
休止符使歌曲别具特点, 表现了人们剪羊毛时动作干脆利落,整首首歌曲听起来特别有节奏感。
(3)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能哼一哼吗?
6、集体表演歌曲。
师:剪羊毛这么有趣,我也忍不住想加入到他们剪羊毛的队伍里面去了,现在老师来表演,小朋友们在休止符的地方帮我拍一下手伴奏好吗?
7、老师唱谱,同学唱词。
师:音乐中还出现了附点音符,有了它,音乐就有有了跳跃感,你们想学唱这首歌曲吗?
现在老师唱谱,同学们唱出相应的歌词,我们来尝试一下,好吗?
8、同学跟着老师唱。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到大家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其实老师也非常喜欢,老师想来唱唱这首歌,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好不好呀。
9、老师跟着同学唱。
师:下面我们反过来,同学们唱一句,老师来唱一句,好不好呀。
10、跟着音乐唱。
师:同学们想想,剪羊毛的时候需不需要太大的力气?生:不需要。
师:对了,绵羊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轻轻来帮它剪,就好像我们要轻轻地来唱一样好吗?跟着音乐来欢快的唱一遍。
11、接龙唱全曲。
你们唱得真棒,现在,我们男女生来接龙演唱一下这首歌,男生唱一乐段,女生接第二乐段,听明白了吗?
现在,我们反过来试试,女生唱第一乐段,男生唱第二乐段。
12、观看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演唱。
师:我们中国有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你们认识吗?她当时也在悉尼歌剧院演唱了这首《剪羊毛》,想看看吗?
师:作为第一位登上悉尼歌剧院舞台的亚洲艺术家,我们真为她感到骄傲,你们看她有伴唱的,有指挥的,也有伴奏的,是不是很热闹啊?
13、请同学唱歌。
师:下面同学们谁想跟宋祖英PK一下?举起你们的小手,让老师听一听你们的歌声。
师:其他同学来当一回伴奏家,给我们这位同学伴奏一下,她唱的时候,你们在下面打拍子。(注意节奏)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最后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好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