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品社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血泪国耻 (第一课时) 屈辱的开端
1、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1840)年。
2、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出鸦片?(P2)
答: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经济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人们吃的、穿的、用的主要靠自己生产。英国商船运来的货物在中国很难卖出,但是,他们从中国运走的茶叶、生丝、药材、瓷器等在英国却十分畅销,许多白银流入中国。后来,他们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用走私的方法,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
3、什么是鸦片?它有哪些危害?(P3)答:鸦片,俗称大烟,有罂粟果汁提炼而成,是一种麻醉毒品。人一旦吸上了瘾就很难戒除。它会是人体力衰竭,意志消沉,骨瘦如柴,直至丧命。
4、(1839)年( 6 )月(3 )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
5、( 1840 )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6、中国近代史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南京条约》
7、《南京条约》主要内容:(P5)
答:(1)割香港岛给英国。
(2)五口通商。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员。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8、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第二课时) 火烧圆明园
1、(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遗址)是英法联军侵华的罪证。
2、法国大作家雨果把抢劫圆明园的人比作强盗,一个强盗是(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3、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
5、(1856 )年(10 )月,(英 )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英 )国和(法 )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6、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是:(1858)年,(俄 )、(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
《北京条约》。
第二课 悲壮的抗争(第一课时) 寻访刘公岛
1、(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北边缘的威海湾口,是个天然的优良军港。
2、(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建在刘公岛上。
3、1894年9月17日,日军袭击北洋海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25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1895年1月20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4、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895)年日本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
5、《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14)
答:(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简表:
(第二课时) 刘公岛上的沉思
1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清朝封建制度的落后)。
2、从鸦片战争开始,(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
和(大连)先后被侵略者抢走,诗人(闻一多)写下《七子之歌》。
第三课 探求救国之路 (第一课时) 戊戌变法
1、(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2、什么叫“戊戌变法”?
答: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为何又称“百日维新”?
答: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4、“戊戌六君子”指的是(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5、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P21)
答:维新派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一些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事先闻讯,逃到国外。谭嗣同等被捕后惨遭杀害,戊戌变法失败了。
(第二课时) 辛亥革命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成功。这一年是(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5、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6、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P24)
答: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7、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P25)
答: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是推翻了清王朝,但是辛亥革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课 来到嘉兴南湖 (第一课时) 南湖游船
1、(嘉兴南湖)(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P28)
3、(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4、(1919)年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 )、(陈独秀)等,在各地建立( 共产主义小组),并创办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
5、(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8号举行。
6、党旗上镰刀和斧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P31)
答: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最早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李大钊)(陈独秀) 。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工作?
答:他们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创办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希望?)(P28) 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的革命掀开了新篇章。
(第二课时)光辉的历程
1、列举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2、(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课 追寻先辈足迹(第一课时) 创立人民军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
2、南昌起义的意义:(P35)
答: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人们军队建立了。
3、(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派遣(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4、(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井冈山会师的意义:(p35)
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道路。
6、红军长征原因:由于党中央在错误路线的统治下,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最后被迫突围,进行长征。
7、(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8、(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行程(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第二课时) 抗击日本侵略者
1、(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中国东北,炮轰沈阳城。蒋介石正企图“围剿”红军,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命令东北军(绝不抵抗),东北三省沦亡,被称为(九一八事变)。
2、(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3、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列举抗日英雄(杨靖宇)、(王朴)(李宗仁)、(刘清泽)、(彭德怀)。
(第三课时)推翻蒋家王朝
1、日本投降后不久,蒋介石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与(1946)年(6)月发动内战。从(1948)年(9)月到(1919)年(1)月,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军队先后进行了三次主力决战,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改编国民党军队主力(150)多万人。
2、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
3、(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蒋家王朝覆灭。
4、列举解放战争英雄(刘胡兰)、(夏明翰)。
第三课 开国大典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54)门礼炮齐鸣(28)响。
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600)多人。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中央人民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北平)改名(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有什么象征意义?( p48)
答:国旗为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徽是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构成;国徽用齿轮,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的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国徽是什么时候确定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会议通过。 6、(10)月(1)日是国庆节。
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 第一课人民当家做主人 第一课时(采访人大代表)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2、(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度。
7、各级人民代表通过(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真正体现。
9、国家主席:习近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德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第二课时(感受村民选举)
1、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候选人竞选演讲、村民投票、检票唱票、记票公布选举结果。
2、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都是我国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第三课时(做合格小公民)
1、我们都是国家的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在我国,人一出生便依法享有(公民权),享有(人身权)权和(人格尊严),享有受(抚育)权、受(监护)的权利,享有(继承)的权利。
3、公民到了入学年龄,便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成年以后,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劳动)权。
5、公民临终前还有(处置财产)的权利。
6、班干部竞选的基本程序是什么?(P61) 答:(1)公布竞选职位、条件及竞选程序。 (2)组织报名。 (3)竞选答辩。(4)民主投票选举。(5)当众公布选举结果。(6)新当选的班干部进行就职演说。
第二课祖国走向富强 第一课时(辉煌的成就)
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建国六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3、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4、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的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
5、建国以后,人民解放军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即第二炮兵)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拥有飞机、坦克、舰艇和(原子弹)(氢弹)等比较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军队。
6、(“一国两制”)打开了回归之门 。香港回归的时间(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的时间(1999年12月20日)
7、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第二课时(迈向“小康社会”)
1、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2、“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什么?(“小康社会”的六个更加是什么?) 答: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一共召开了(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