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 农 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农业的五个部门。
2、通过了解农业发展的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并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了解我国牧区的分布及优良品种。 能力目标: 会分析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难点:
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入)大家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板书)第四章 第一节 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讲)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
(问)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但是你们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问)农业包括五个部门,分别是哪五个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问)下面我说出三个选项,大家看哪个选项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板书)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读图)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国的粮食、棉花、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问)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讲)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问)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家能够说出来吗?(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板书)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不是,它们主在是商品粮基地生产的) (板书)四、主在经济作物的分布
(问)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经济作物)
(读图)PPT展示图
(问)(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甘蔗、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华南)
(2)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在哪些地区?(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海南、台湾) 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
提问:(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
(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
(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学习“出口农产品基地”时,应注意给学生讲述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
(2)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举几个实例。)
(3)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4)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板书)五、畜牧业分布
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
(讲)我国的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问)1、我国的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西北部的高原、山地)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有天然草场)
2、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我国东部、南部)
●板书设计:
第四章 第一节 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四、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五、畜牧业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