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电子备课语文学科
8、小鹰学飞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提升性目标: 背诵课文,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知道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性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3、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提升性目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小鹰,指读、正音、简介。再板书:学飞。齐读
2、“小鹰学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文,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问的?
3、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我们用心地读课文就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了。找答案之前我们得先把课文读读通顺。
(课直接导入,通过读文,思考小鹰是怎样学飞的。完成相应的填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1)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2、自主读。
3、指名说说画到的词语。
老鹰 鼓起劲 拼命 跟着 喘着气 摇摇头 不算
总算 急促 会飞了吧 头顶上 指了指 盘旋
(1)合作学习词语
(2)交流
(3)开火车读词语。(个别读,然后全体读文,这样关注每个学生)
4、分自然段读一读。
5、说说小鹰是怎样跟老鹰学飞行的?
第一次 大树的上面
第二次 大山的上空
第三次 白云的下面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提醒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组词。
3、练习。
四、作业设计
A类
1、《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补>一盒和三
B类
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在课题揭示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鹰怎么学飞的?结果怎么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解决问题。通过一次又一次反复读书,学生理清了小鹰学飞行的经过,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
基础性目标:
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已经”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提升性目标: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在这里,和第一次的心情对比。体会,第二次小鹰的心情。
6、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重点体会,“总算”,除了激动,还有期待和多次飞行的疲劳)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四、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积累有关成语。
五、作业设计
A类
1完成《补》
2、积累: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勇往直前 学无止境
B类
续编故事
教学反思:
第一、基础知识的巩固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了简笔画边问,“小鹰跟着老鹰飞到过哪些地方?”边出示小鹰飞过的地方。同学们齐声说“大树、高山、高空”,然后我就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其实这时可以进行看图写字训练,对知识进行巩固。知识的巩固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低年级就应该抓起,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贯穿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老鹰是怎么教育它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妈妈”更加适合,更加感性点,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老鹰那种作为妈妈的严格及对孩子的爱,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课文。教学是机动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很特殊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语言对于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注意组块教学在最后我们进行总结时很多学生都提到了我事先想好的成语,但是有一个学生说了一个我没有想过的词语,当时,我心里登了一下,没有想象中答的,怎么办?可是时间不让我多想,我问学生:“这是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学生答:“是从后面的练习中。”后来我看了一下,其实我当然可以把课文与后面的练习结合起来教学,教材的编排顺序只是给我们做参考的,学生是活的,教学更加要机动。
第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渐渐地,我感受到,其实我为《小鹰学飞》所做的精心设计,恰恰有些部分成了砌在自己和学生间的一堵“教”与“学”的墙。我最后的出示相关词语都是那些我定好的模式,“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强调了一个思想,其实有的学生也有可能觉得小鹰已经会飞了,不要给他们一个定式,应该给他们想象的空间。
“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导而勿牵。”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个主体地位不是教师给的,而是教师应该尊重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得到发展这个中心。国家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只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才能守住教学永远不应该改变的东西:把学生放在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中得到充分主动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