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也许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C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升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2.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应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应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
2、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 A.生产也许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曲线上 D.需求曲线上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所有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最少有一个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美元上升到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10美元 B.20美元 C.美元 D.2美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置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赔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3、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 D.边际收益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11.生产也许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12.甲、
4、乙两人既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备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个变动是( )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 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 13.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14.与边际储蓄倾向提升相对应的情况是( )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 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 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 15.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8 B.边际消费倾向为0.7 C.边际消费
5、倾向为0.9 D.边际消费倾向为0.6 16.市场利息率提升,( )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17.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18.假定名义货币供应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 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19.按照哈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反应是( ) A.增加投资
6、 B.减少投资 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 D.减少用工数量20.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无分。 21.某种商品的供应曲线的移动是因为(CDE ) A.商品价格的变化 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D.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E.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22.假如只有一个生产要
7、素能够变动,那么,该要素合理投入量应处在(AC ) A.生产要素投入的第二区域 B.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增的阶段 C.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减并且不小于0的阶段 D.平均产量递增,而边际产量递减的阶段 E.平均产量递减,而边际产量递增的阶段 23.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厂商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是(BCD) A.工资率 B.企业产品的价格 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D.生产技术 E.劳动供应的变动 24.依照IS-LM模型( BC )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
8、降 E.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25.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能够选择的货币政策是( ABD ) A.减少法定准备率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D.减少再贴现率 E.提升再贴现率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6.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的效用达成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个状态。在基数效用意义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MU/P=,其中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序数效用意义下,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处在均衡,条件为RCS1,2=P1/P2。27.成本不变行业 : 是指伴随行业中厂商数量(或者行业中总产量)的增加,厂
9、商的成本不发生变动的行业。该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2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 : 又称货币GDP,是指一个国家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所有最后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原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也许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29.消费函数 : 在两部门经济中,表示居民消费与收入总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函数形式为:C=C(Y),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但伴随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四、计算题(本大题8分) 30.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应量M=250,
10、价格总水平P=1。 (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置增加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1)IS曲线:300-100r=-200+0.2Y LM曲线: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C=100,则IS-LM方程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31.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11、答: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乐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特性被称为需求规律。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下面的三种情况能够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 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0,而价格减少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第三,消费
12、者的需求量伴随商品价格的提升而增加。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例如名贵字画、吉芬物品等。 32.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照的利润最大化标准。答: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标准是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即VMP=r。当VMPr时,增加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超出成本,因而应增加要素投入。 当VMPMC中的那部分AVC B ACMC中的那部分AC C MCAVC中的那部分MC D MCAC中的那部分MC11. 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A本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B外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C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D本国国
13、民和外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12.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时,本国国民购置私人住宅的支出属于(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置 D净出口13.消费函数表示消费支出与( )之间的关系。A物价水平 B可支配收入 C利息率 D储蓄14.假如政府增加个人所得税的量与政府支出相等,其影响也许是( )。A国民收入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C国民收入不变化 D平衡预算乘数的增加15.当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发生时,受损者有( )A雇员 B雇主 C债权人 D债务人E出租者16.某居民预料债券价格将要下跌而把货币保存在手中,这种行为是出于(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保值动机17.宏观货
14、币政策和宏观财政政策的区分在于( )。A前者重要用来对付经济萧条,后者重要用来对付通货膨胀B前者重要通过变化投资支出发生作用,后者重要通过影响消费支出发生作用C前者重要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后者重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来影响总需求D以上三者都是18. 法定准备率为0.2,商业银行最初所吸取的存款为3万元,则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 A 8万元 B 15万元 C 20万元 D不能确定19. 经济系统自身存在的自动稳定器功效,通过哪些制度得到发挥( ) A 政府工程建设支出 B 政府的百分比所得税 C 政府转移支付 D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20.依照加速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收入
15、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的增加 B.国民收入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的减少C. 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 D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在括号内打,错的打)()1.同一个厂商的SAC决不会小于LAC。SMCSACCQ0()2.公共物品具备排他性和竟用性的特性。()3.垄断厂商的长期供应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4.无论是完全竞争厂商,还是非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标准都是MC=MR。()5.充足就业就是每个人都有工作。()6.资本数量是存量,投资是流量。()7.中央银行提升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属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8.右图为某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
16、期平均成本曲线图。()9.当一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一定会使产出上升、利率上升。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外部不经济性决定的。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50050P,供应函数为Qs= 100+50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4分(2)依照给出的需求函数,求出P=4 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4分答(1) 依照均衡条件Qd=Qs 解方程Pe=6 Qe=200(2) P=4时Q=300依照点弹性公式单性e= -(dQ/dP)*(P/Q)=50*4/300=2/32. 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
17、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Q34Q2+8Q,试求:(1)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市场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4分(2)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100P时, 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4分答: (1)长期均衡时LAC=LMC=P LAC= Q24Q+8 LMC=3Q28Q+8 Q=2 P=4 答(2)依照需求曲线P=4时市场总需求量为Q=-100*4=1600 市场上需要1600/2=800个厂商3. 假设物价稳定,某企业一次性投资30000元建设一个项目,分三年收回投资,第一年预期收益11000元,第二年12100元,第三年13310元,假如实际利率为10%,那么该项目收益的现值是多少?该企业投资这
18、个项目盈利还是亏损?8分答: (1)该项目标现值为:R0 = R1/(1+r) +R2 /(1+r)2 +R3 /(1+r) 3 =11000/1.1 +12100/1.12 +13310/1.13 =10000+10000+10000=30000 (2)该项目标现值恰好是当初投入的30000元,该项目不赔也不赚。四、论述阐明题(共26分)1.做出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MPL曲线,在图中标明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并且阐明这三个阶段产量曲线的特性,指出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议区间。12分2.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14分答:1.LAP产量TPO第1阶段第
19、2阶段第3阶段MP第一阶段:AP总是上升的;MP线上升,然后达成最大,再下降;TP总是上升的。阐明要素投入过少。第二阶段:AP开始下降;MP一直在下降,直至降到0;TP仍然上升。第三阶段:AP TP MP均在下降,并且MP为负。这个阶段要素投入过多。第二阶段为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议区间。答2(1)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2)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向左移动。(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曲线斜率有关,IS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4)财政政策的效果与LM曲线斜率有关,LM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5)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