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精神导引:意义·定位·方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3745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精神导引:意义·定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精神导引:意义·定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精神导引:意义·定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2人文探寻中国精神导引:意义定位方法口周叶中【摘要】武汉大学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课基础上继而推出“中国精神导引”,其根源在于中国教育的“育人三问”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大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既有知识文化又有人文情怀,即真正对民族和国家发展能发挥积极作用的人。通过厘清“中国精神导引”与“两大导引”、5 门思政课等相邻课程的联系和区别,明确该课程的定位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中国人。讲好该课程的主要方法是明确其视角、主题主线及其具体内容。【关键词】中国精神;意义;定位;方法;通识教育2021年春季学期,武汉大学在“两大导引”(“人文社科经典

2、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基础上,新开设“中国精神导引”。作为一门以“中国精神”命名的课程,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学术命题,而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密切相关,是一场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重要实践。围绕课程而展开的定位、目标、意义、宗旨、方法等方面的思考,体现了现时代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实践相结合,如何在把握中华文明的经脉、根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精神的自省、自觉和自强。现结合这些年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拟就这个问题略抒浅见,以就教于教育界同行以及关心大学教育的各界人士。一、何以开设“中国精神导引”何以开设“中国精神导引”?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中国教育的

3、“育人三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此问题多次讲、反复讲,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也一直在强调。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教育的首要问题。尽管过去大家对此多有讨论,但大多是从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手,而从教育本身、教育全局角度进行系统深人尤其是可操作性的思考尚比较少见。方法103定位中国精神导引:意义在笔者看来,就高等教育来说,若要立足于可操作性,那么这个问题还应该从教育本身去琢磨,从大学的根本任务和大学的工作内涵去把握。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毫无疑问是完成大学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然而,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4、,也不足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常说,有的人有知识但没文化。就是说,这个人只有学科性专业知识,却不能够基于学科知识的基础,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尽管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但从狭义上讲,文化就是一种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行为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滋润了中国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中包含的许多优秀文化精神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人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再如,儒家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仁以为己任”的担当、“死而后已”的执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猛、“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等等,都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

6、值的文化精神。我们的大学教育,固然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但更应该首先以培育、传承和发展自已民族的文化精神为职志。换言之,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应该培养有知识没文化的人,而应致力于培养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具体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真正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与中国自身发展能够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的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尽管也曾遭挫折,但一直绵延不绝,其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呢?若从文化的角度、精神的层面来看,实际上还是得益于中国精神。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这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自立自强的根本原因和精神底色。人如果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会得“软骨病”;国家和民族没有精神,就没有凝

7、聚力,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持久力。精神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无论是“革命理想高于天”,还是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又或是为了伟大目标的不懈奋斗,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国精神。职是之故,武汉大学开设“中国精神导引”,从积极的层面而言,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继承并发扬我们民族得以“站起来”和“强起来”的“中国精神”之“根”与“魂”。而从反面来看,现在我们大学培养的人才尽管总体情况不错,但也有一些现象不容乐观。比如,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这样的人有没有?不仅有,而且还不是极个别;言必称西方,没有自信,没有自强,缺乏精神支撑的人,不仅有,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1 4

8、年,第1 7 0 1 7 1 页。104人文探寻且还不少;纯粹追求个人功名,没有应有的德行,没有应有的情操,而只是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等等。这些状况令人担忧。所以,2 0 1 5 年武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时,笔者曾强调,武汉大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假如像武汉大学这样的学校,培养的都不是国家脊梁,都不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人才,那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前景就值得忧虑了。而中国精神,就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国家脊梁、领袖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是否真正让学生领会中国精神、践行中国精神,这是我们学校作为育人单位需要认真思考的。因此,“中国精神导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9、是从正面积极引导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君子人格;二是对学生中存在的负面、消极观念予以预防和纠正。如果说“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的意义是如何做“人”,那么“中国精神导引”的意义就是如何做“中国人”。这也就是说,如何做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精神的“中国人”,从全球的视域看,就是做“世界的中国人”。由此,这三大导引课程就形成了从理念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完整体系,即从“做人”到“做中国人”,从“做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中国人”到“做世界的中国人”。这就是武汉大学开设“中国精神导引”的初衷、信念与目标。二、“中国精神导引”的定位在构建“中国精神导引”的过程中,我们讨论最多是这门课程应该如何定位

10、的问题比如有的学者说,“中国精神导引”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不是“中国近代史”。在笔者看来,要明确“中国精神导引”的定位,还应从这门课与现有的“两大导引”、与5门思政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说明。首先必须明确,“中国精神导引”与“两大导引”、5门思政课这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它们不仅在内容方面存在着相互交织,而且都是从“成人”的角度为学生们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但三者之间的视角和侧重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是从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学习和理解中外经典,学会成为合格公民、博雅君子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无论对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只要是作为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品性,或者称

11、作人性、人情和人格。“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教材的序中说道,该书所选取的1 2 部经典,中学的6 部经典既融通儒道释,又覆盖文史哲,其核心问题是人的仁爱、感悟与超越;西学的6 部经典,则覆盖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其核心问题是人的自由、理性与审美。将中学与西学汇聚在一起,其共同之处就在于引导学生“做人”“成人”,其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博雅君子。因此可以说,“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的意义更具有普世性,是围绕“人”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做“人”当然重要,但落到实处则是如何做一个“中国人”。“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目前侧重的主要是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这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当然非常

12、重要。但笔者认为,还应深入探讨如何在课程讲授中更多地引人科学家精神。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目前“自然科学经典导引”选的都是国外的李建中主编: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1 9 年,第3 页方法105定位中国精神导引:意义经典,课程团队正在研读中国科学技术史,拟从中选出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中国经典,这乃是题中的应有之义。因此,如何将“两大导引”课程真正落脚到中国和中国精神,这既是这两门课程今后应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说明“两大导引”与“中国精神导引”的内在关联。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从思想政治的角度,通过对学生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追求的塑造,形

13、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的目标非常明确,其首要强调的就是政治立场,思政课的目标首先即应该着眼于此。与之相联系的则是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要通过讲深、讲透、讲活正确价值观,让学生们从思想深处真正认同并践行。无疑,“中国精神导引”也要讲政治,也要坚持这些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因此,“中国精神导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息息相关,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贯通性。但“中国精神导引”作为一门基础通识课程,除了讲政治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观之外,还要探讨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统一的中国精神的历史源流、本质内涵、传承发展、时代意蕴等基本内容。一般来说,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精神品格。中华文

14、明是人类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过,并一直绵延至今的文明。中国精神不仅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而且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菁华,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根”和“魂”。因此,“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的核心目的就在于: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奠定根基、提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那么,志气、骨气、底气从何而来?就是从中国精神而来。如果能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不仅长着中国脸,而且有中国心,充满中国情,洋溢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那么我们就不会在面对其他国家、民族、文明的时候,腰

15、杆子直不起来。挺直中国人的腰杆,增强民族自信,乃是当务之急、当代之需。以上就是笔者对“两大导引”、5 门思政课和“中国精神导引”之关系的理解。它们各有侧重,但在根本上是相互贯通的:不会做人,肯定做不好中国人;生为中国人而做不好中国人,那是做人的失败。三、讲好“中国精神导引”的方法怎样讲好“中国精神导引”?首先是课程的视角与内容。中国精神的视角应该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切人。这个文化、文明,不仅应该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应该包括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时所反复强调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

16、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并非三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本质上它们是统一的。实际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其精神实质上,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形态,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开来,而要从融通、传承的视角看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7 年,第4 0 页。106人文探寻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课程主题和主线。经过与一些学者的反复切和研讨,笔者认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应该作为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主线。此

17、语出自易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是说,天道刚健强壮,主宰万物,君子遵循天道,就要奋发图强,永不歇息;大地形理柔和,养孕万物,君子取法于地,就要厚养德性,包载万物。在经典文本中,逻辑顺序是先提“自强不息”,后讲“厚德载物”。但我觉得二者的顺序可以根据人才成长和教育的规律进行调换。从人的成长和培养来看,一个人只有在厚德载物方面做到一定层次,他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强不息。换句话说,人只有修炼到相当程度,他的自强不息才能真正进发出来,才能真正有灵魂、有魄力。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种理解。具体说来,中国人讲“仁义”,就是厚德最核心的元素之一。这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特点。另

18、外,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侵略的基因,始终以和为贵。这都是“仁义”的表现。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其实就是仁义精神的现代表达。可见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脉相承的。而当代中国精神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族精神,一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而爱国就是最大的德,最根本的德,爱国主义同样是厚德载物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做到厚德载物,那么就一定能做到自强不息。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止于至善,则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19、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后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等,都可理解为是自强不息的具体表现。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厚德载物紧密相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与自强不息紧密相联。如此,我们就能建构起“中国精神”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主题与主线。最后是课程的具体内容。在讲授过程中,怎样把握好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是对我们每个老师提出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本课程的所有老师,既要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将其与现代、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如果“中国精神导引”只停留于传统文化,那么与“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就差别不大了。所以要打通古今、打通传统和现代。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从小阅读各种书籍,接受各种教育,身边的很多事情,都能从文化角度感到似曾相识,所以只要老师们稍加点拨,学生们其实就能够知道应该为什么感到自豪和骄傲,以及应该坚守什么品质与精神,摒弃什么不良行为。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与教,广大师生一定能在立德树人、家国情怀、修身律已等方面有所提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