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早熟晚粳新品种‘武香粳10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3694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熟晚粳新品种‘武香粳10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早熟晚粳新品种‘武香粳10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早熟晚粳新品种‘武香粳10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0-粮油作物上海农业科技 陈露,等:早熟晚粳新品种武香粳10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3(4):60-62早熟晚粳新品种武香粳10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陈露 宋学堂 高海林 徐玉峰 张兆成(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常州 213175)江苏省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之一,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2106 hm2,年总产量在1.95107 t左右,单产近 9.0 t/hm2。近年来,江苏省以种植优质稻为主,尤其是优质粳稻,口感偏软糯、香甜,种植面积约占江苏省稻米种植总面积的50%1-2。目前,半糯型粳稻虽然在江苏省水稻种植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该类型水稻存在出米率低、不耐贮藏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农

2、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进一步优化江苏省优质稻品种结构,加快培育出米率高、米粒外观品质好、灌浆速度快、抗性好、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已成为当前育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水稻新品种武香粳100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利用南粳 46/武粳363/3095杂交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20061),且 已 申 请 植 物 新 品 种 权 保 护(申 请 编 号:20221003242)。2019年2021年,武香粳100 在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等地区进行了多点示范种植,均表现出株型好、生长清秀、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强、熟相

3、佳、米质优等特点。为促进武香粳100 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稻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笔者拟对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与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2014年,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利用南粳46/武粳 363/3095 进行杂交,并在常州市武进区、海南省陵水县进行8代连续穿梭选育,并选出千粒质量高、抗性好、米质优、产量潜力大的单株,2018年其稳定品系在武进区育种基地试种,表现较为突出,2019年参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联合体区域试验,综合表现较好。武香粳100的具体选育经过见图1。2014年春 南粳46 武粳363 2014年正季 F1

4、3095 2015年2014年春 F1 F2F8选育2018年正季 稳定品系参加小区产量鉴定,小区号18136 2019年 以中江粳8136参加省院早熟晚粳联合体 区域试验 2020年 晋级省院早熟晚粳联合体第2年区域试验,并同步参加生产试验 2021年 继续参加省院早熟晚粳联合体生产试验 2022年 以武香粳100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图1 武香粳100选育过程2 种植表现2.1 植株形态特征武香粳100属早熟晚粳稻品种,其生长前期早生快发,茎秆较粗壮,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抗倒性强,分蘖力中等,茎叶均为绿色,生长清秀,后摘 要:武香粳100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

5、粳新品种,2019年2021年在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性好、抗倒性强、综合抗性突出,且米质达国家三级优质米标准。为促进武香粳100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稻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对武香粳100的选育经过、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与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关键词:武香粳100;选育过程;种植表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 收稿日期:2023-01-17基金项目:2022年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广适、高粒重优质香粳稻的选育与研究(项目编号:CE20222017);江苏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创新团队(项目编号:JATS20220

6、93)-61-期转色顺畅,谷粒为椭圆形、长宽比在1.7左右,颖壳为黄色、无芒。2019年2021年参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生产试验,全生育期为154.5 d,每667 m2有效穗数为19.8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42.7粒,千粒质量 为 27.7 g,结实率为 93.2%,产量构成因素协调,见表 1。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4)表1 2019年2021年武香粳100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2.2 产量表现由表1可知,武香粳100于2019年参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4

7、2.32 kg,比对照 武运粳23号 增产2.43%,增产达显著水平;2020年续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06.63 kg,比对照武运粳23号增产4.3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20年破格参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生产试验,平均每 667 m2产量为696.18 kg,比对照武运粳 23 号增产 4.41%;2021年继续参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83.09 kg,比对照 武运粳 23 号增产5.42%。2.3 稻米品质由表2可知,武香粳100 的整精米率为66.1%77.1%,垩白粒率为 17%42%,垩白度为 3.2%10.1%,胶稠度为

8、6078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2%16.5%;2019 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中,武香粳100 的食味品质评鉴结果显示,其表2 2019年2021年武香粳100米质检测结果注:2020年和2021年普粳未参与品尝。部标等级普通普通优3出糙率86.0%84.1%84.8%整精米率66.1%73.8%77.1%粒长/mm4.74.84.9长宽比1.71.71.7垩白度6.4%10.1%3.2%垩白粒率33%42%17%试验组别2019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202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2021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生产试验直链淀粉含量16.2%

9、16.5%16.2%胶稠度/mm757860透明度(白度)/级211碱消值级6.56.26.5品尝分优于对照武育粳3 号。2.4 综合抗性由表3可知,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19年2020年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武香粳100对稻瘟病的抗性综合指数为5.0,对白叶枯病的浙 173、PX079、JS-49-6、KS-6-6等 4个致病型代表菌株的抗性表现为35级(最高5级),表现为中感,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为11.43%13.79%,对条纹叶枯病的抗病等级为3级。3 高产栽培技术3.1 适期播种武香粳100在苏南地区种植,一般采用移栽表3 2019年2020年武香粳100抗性鉴定

10、结果苗瘟05叶瘟13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级53浙17353JS-49-633PX07933试验组别2019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202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白叶枯病病级/级纹枯病SSKS-6-633发病率13.79%11.43%抗病等级/级33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病级/级株高/cm96.696.996.598.897.2每667 m2有效穗数/万穗20.919.718.620.019.8每穗总粒数/粒140.3142.5143.9144.2142.7结实率93.7%94.0%93.8%91.3%93.2%千粒质量/g27.528.128.426.

11、627.7每667 m2产量/kg742.32706.63696.18683.09707.06全生育期/d155.1152.4154.6155.7154.5试验组别2019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202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区域试验202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生产试验2021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早熟晚粳组生产试验平均-62-种植模式,且要求适期播种。采用人工移栽时,播种一般在5月20日左右进行,移栽时秧龄不超过30d,株行距为 13.3 cm 25.0 cm,每 667 m2种植密度为 2 万穴,每穴栽插 34 苗,每 667 m2基本苗数为6万8万苗以上;采用机栽秧

12、时,一般在5月25日左右播种,采用基质、秧盘育秧,每盘用种量为120130 g,育秧期间注意喷水,要求保持基质干湿交替,移栽时秧龄为1820 d,株行距为12.0 cm 30.0 cm,每 667 m2机插密度为 1.8万穴以上。3.2 合理肥料运筹采取稻麦轮作方式,要求选用土壤肥力达中等水平的田块进行种植,且要求小麦秸秆切碎全量还田。大田期间,要求每 667 m2纯氮施用量掌握在1820 kg,并注意磷肥和钾肥的配合施用,一般要求 NPK=211(质量比)。武香粳 100在苏南地区种植的具体肥料运筹为:(1)基肥每 667m2施俄罗斯复合肥 25.0 kg、碳铵 35.0 kg,以利于移栽秧

13、苗返青、早发。(2)返青分蘖肥于秧苗移栽后 35 d、秧苗返青后施入,每 667 m2用尿素5.0 kg拌除草剂一起施用,施肥后对大田进行深水灌溉,保持5 d后排干大田积水,再过1 d后每667m2施尿素7.5 kg,施肥后对大田进行浅水灌溉,以促分蘖早发。(3)穗肥于主茎叶龄余数为2.53.0叶时一次性施入,长势好的田块每667 m2最多施尿素5.0 kg,长势一般的田块每667 m2施尿素7.5 kg。3.3 科学管水在水稻生长前期,浅水插秧,寸水返青,减少根系损伤,浅水勤灌促早发;在水稻生长中期,够苗后分次搁田,控制高峰苗数,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成穗率,达到适宜群体、壮个体;在水稻生长后

14、期,保持田块干湿交替,以利于养根保叶。3.4 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在播种前,用咪鲜胺等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水稻生长期间,要做好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即于7 月20日每 667 m2用 5%己唑醇80 mL防治水稻纹枯病,8 月 16 日每 667 m2用满穗 20 g 加 20%三环唑 100g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8月26日每667 m2用爱苗 20 g+20%咪鲜胺 100 mL 防治稻曲病、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为有效控制杂草发生,在秧苗移栽后35 d,每667 m2用 69%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 55 g(或53%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60 g)拌细土(

15、或细沙)1520 kg 均匀撒施。对于错过用药适期、草龄较大的杂草,要进行人工除草。3.5 适时收获适时收获是确保 武香粳100 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在稻谷95%以上颖壳发黄、谷粒定型变硬、米粒呈透明状时,即可适时抢晴天收割,确保颗粒归仓。采收后,及时晒干或低温烘干稻米,以保证稻米的商品性和食味品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武香粳 100的收获质量和生产效益。4 结束语武香粳100分蘖能力中等,应在培育多蘖壮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密植,以促早发。够苗后需及时搁田,以提高群体质量,从而打好高产基础。在确保适宜穗数的基础上,要促壮秆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充分发挥穗粒结构协调的增产优势,从而达到穗足、穗

16、大、粒重、高产的生产目标。5 参考文献1 王才林.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培育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稻米,2022,28(5):82-91.2 敖雁,吴启,薛萍,等.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品质性状多 样性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6,22(5):27-30.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4)*累积程度有所不同,分析其原因:(1)土壤中重金属受自然或工业化因素影响,具有难降解、迁移性弱的特点。(2)不同农作物对同一种重金属以及同一种农作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均存在差异,由此导致不同重金属或同一重金属在不同土地利用

17、方式下的累积程度各异。此外,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平均单项污染指数相对偏高的有锌、铜,而且锌含量高的土壤样本的铜、铬、镍、镉含量也相对较高,呈现出复合的趋势,其原因和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5 参考文献1 朱恩,朱建华.上海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20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 程:NY/T16342008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 纪文贵,王珂,蒙建波,等.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 风险评价J.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33(5):22-28.4 李丁,王济,宣斌,等.贵阳南部近郊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 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11):1362-1367.5 张继宁,张鲜鲜,孙会峰,等.我国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现状 及其调控技术J.上海农业学报,2022,38(5):1-7.(上接第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