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Rh血型系统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8166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h血型系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Rh血型系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Rh血型系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Rh血型系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Rh血型系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Rh血型系统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聂树涛1.1、Rh血型的发现oABO血型虽然相同,但某些输血个例仍然产生严重的输血反应。o1939年,Levine等发现一名分娩死胎的产妇血清能够与约80的其它ABO同型个体发生凝集反应。o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Rh抗体。他们在用恒河猴红细胞免疫家兔时,发现产生的抗体不但可以与恒河猴红细胞发生凝集,还可以与85%的人的红细胞凝集。从而以猴子Rhesus 的前两个字母命名,将与之反应的红细胞称为Rh阳性,不凝集者为Rh阴性。2.2、Rh血型系统o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oISBT已确定Rh血型系统中共有57个血型抗

2、原o其中主要的抗原D、C、c、E、e分别表示为RH1、RH2、RH3、RH4、RH5或004001、004002、004003、004004、004005。oG抗原、Cw抗原、Rh缺失型、Rh无效型等o其他的抗原中包括了这五个抗原之间的复合体以及弱表达等等。3.Rh血型抗原o临床上重要的抗原为D、C、c、E、eo根据5种主要抗原,可有18种Rh表型o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4.Rh血型的命名法oFisher

3、-Race CDE 命名法oRh-Hr命名法o数字命名法5.Rh表型的三种不同命名法Rh-hr命名法CDE命名法数字命名法R1DCeRh:1,2,-3,-4,5R2DcERh:1,-2,3,4,-5R0DceRh:1,-2,-3,4,5RZDCERh:1,2,3,-4,-5rdceRh:-1,-2,-3,4,5rdCeRh:-1,2,-3,-4,5r”dcERh:-1,-2,3,-4,5rydCERh:-1,2,3,-4,-56.Rh血型系统oRh血型抗原为器官血型,只存在于红细胞膜中,不存在于其他组织细胞膜、体液和分泌液中。o在胎儿早期就已开始出现,在出生时就已经发育良好o其中D抗原抗原性很

4、强,D抗原阴性个体输入D阳性血或怀孕接触D抗原,7080%的个体会产生抗-D。7.Rh血型抗原的生化特性o疏水性蛋白oRh多肽中碳水化合物成份少oRh多肽是红细胞细胞膜骨架形必要组成部分o细胞膜中胆固醇/磷脂的比率将影响Rh抗原的活性8.3、Rh血型的遗传o编码RH血型抗原的是两个高度同源性基因RHD基因和RHCE基因。RHD基因编码D抗原,RHCE基因编码Cc/Ee抗原。o位于1p34.336.19.RhD阴性的遗传机制oRhD基因缺失:无D抗原oRhD基因改变:D蛋白失活oRHD-CE-D融合基因:无D抗原产生10.4、D抗原oD抗原位于RHD基因编码的D多肽链上,用单克隆抗体已确定至少有

5、30种的抗原表位。11.D抗原的发生频率 o高加索人约为85%,黑人为92%,亚洲人和土著美国人为99%以上,在我国汉族人中大约为99.6%。12.D抗原的表达o D抗原的表达有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o量的变化可以表现在抗原性的强弱上o而质的变化则由抗原表位数目的减少引起oD抗原在不同RBC上表达强度的不均一性 D弱DDEL13.D抗原的分类o D (正常D抗原)o 弱D(weak D)o 不完全D(partial D)o 不完全弱D o 增强性D(elevated D)14.正常D抗原 o常 见 的 几 种 表 型 红 细 胞 其 抗 原 的 量 可 以 从1.0104-3.3104 剂量效应o

6、从基因型上来说,纯合子比杂合子要强。例如cDe/cDe比cDe/cde要强 oD抗原在C抗原存在时减弱 o常见表型D抗原含量强弱大致为:ccDEE CcDEe CCDeeccDEeCcDee15.弱D抗原(weak D或Du)o红细胞上D抗原与正常D抗原无性质上的差别,但是数量很少。o抗原数为21021104 o在中国汉族人中约占0.04%,约为Rh阴性者的1/10。o由于红细胞上的D抗原较少,weakD抗原不能与盐水抗体(IgM)凝集,只能通过与不完全抗体的结合用抗球蛋白试验检出。16.Delo一些非常弱的D型抗原,只能通过吸收放散试验(如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放散法)检测出来o在香港的中国人中

7、,约有30%的D阴性者为Del型,国内也有报道得出相同的比例,日本人中为10%。17.不完全D抗原(部分D)o与正常D抗原相比缺失了部分的抗原表位 o抗原数量基本正常 18.弱D与不完全DD抗原的分子结构剖面图19.o有不完全D抗原的人被免疫后可以产生针对缺失抗原表位的抗体,引起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o其中的DVI抗原性极弱,该血型患者或孕妇被免疫很容易产生抗D,故要求用对其不识别的单克隆抗体来做血型抗D试剂,将其视为阴性对病人较为安全。20.21.不完全弱D抗原 o缺失部分抗原表位同时抗原数量减少22.弱D与不完全D弱D不完全DRhD基因基本无变化缺失或突变D抗原表位正常缺失抗D反应性一致变

8、弱不一致 阳性/阴性免疫产生抗D不会会23.正常D、弱D与不完全D24.增强型D o其抗原数量可为7.51042.0105 o-D-型(C、c、E、e抗原缺失,Rh缺失型)及其相应的复合物o该型的红细胞能与IgG类的不完全抗体在盐水中直接凝集 25.Rh null型o红细胞膜上完全没有Rh抗原o个体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血及贫血o口型红细胞增多。26.4、其它Rh抗原oC、c、E、eo复合抗原:如CD、ce、Ce、cE。oCw抗原:等位基因位于C位点。oG抗原:与抗CD血清发生反应。27.4、其它Rh抗原oRh血型各表型的分布频率CCDee0.457CcDEe0.335ccDEE0.068CcDe

9、e0.090CCDEe0.013ccDEe0.032ccDee0.003CcDEE0.002CCDEE028.5、Rh血型抗体oRh血型的免疫原性强度可能仅次于ABO血型,其中以D抗原最强,其次为E、c、C、e。o绝大部分Rh抗体为免疫抗体,但少部分可能为自然发生的抗体,如抗E、抗CW。29.o初次免疫应答为IgM类,再次免疫应答为IgG、IgA。一般不结合补体,发生迟发型血管外溶血。oRh抗体(IgG)常长期地存在于血液循环内,且在以后暴露于抗原时,回忆反应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oIgG可通过胎盘,IgG1和IgG3是人血清抗D中最主要的亚类,前者更多。IgG1抗D是新生儿溶血病最主要的亚类。

10、30.初次免疫剂量o给Rh阴性人输用D阳性血200ml,80%的人可产生抗D(黄种人因RH阴性中有部分为Del型,约64%可产生抗D)。31.对小剂量D阳性细胞的应答o0.51ml 50%产生抗Do每周0.05ml 连续六周 15人中有6人产生抗D32.小剂量免疫小剂量免疫与供体与供体RhRh血型的关系血型的关系33.其他Rh抗体oE、c、C、e的抗原性没有D强,o其中最多见的是抗E抗体,其次为抗c。抗e抗体极为少见oRh抗体常常一起出现,CDe/CDe型免疫产生抗E,通常有抗c。o温自身抗体:许多温自身抗体呈现Rh抗体特性,且特异性复杂。34.6、Rh(D)血型鉴定oABO血型鉴定中有反定型

11、来验证正定型鉴定。而D血型无法通过反定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o没有对应抗原可以验证试验结果的正确o由于在基层单位Rh(D)阴性红细胞来源困难,不易于对试剂进行质量控制。o错误的Rh血型鉴定很难在交叉配血中发现,因此在输血前正确的定型非常重要35.Rh血清学定型方法o玻片或试管直接离心法。(单克隆IgM抗体)o间接抗球蛋白法(IgG类抗体)o其他:凝胶试验;Polybrene;PEG等。36.Rh(D)血型鉴定常用试剂oIgM型单克隆试剂(直接盐水凝集)oIgM+IgG型混合试剂(直接盐水凝集、IAT)o人源抗-D血清(IAT)37.受血者的D抗原检测 o避免假的阳性o使用不能检测出DVI抗原等

12、不完全D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试剂,不要使用多克隆抗体试剂。o无需进行Rh阴性确认试验。38.受血者的D抗原检测o提倡给病人用两种以上单克隆抗-D抗血清检测,尤其是怀孕妇女,以减少某些不完全D抗原被定为阳性而漏检。o在确认其D血型之前把患者当做D阴性比较安全o得到弱阳性的结果的患者不应视为D阳性39.献血者的D抗原检测 o避免假的阴性o使用单克隆或多克隆的抗D试剂o对阴性结果需进行Rh阴性确认试验 40.献血者为弱D型抗原的意义 oD抗原表达弱的红细胞可能刺激D阴性受血者产生抗体,但是事实上这种机率较小,其抗原性远比正常D弱。o有文献报道对45名阴性个体输入了总共68单位的弱D血液,没有一例产生抗-

13、D,但临床上也确有被弱D致敏发生溶血性反应的病例 41.受血者为弱D的意义 o不完全D抗原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可呈强阳性反应,但大多数为弱凝集,如果弱D表型是由于缺乏一至多个D抗原表位所致,输入阳性血可能产生抗体。o目前对弱D及不完全D抗原的分子基础已较为了解,使用分子诊断方法可确定弱D从而给予Rh阳性血,以减少Rh阴性血资源的浪费。42.7、Rh表型鉴定o有五种抗血清用以表型鉴定:抗D、抗C、抗c、抗E、抗eo五种抗血清共可得到18种表型: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14、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43.Rh表型鉴定oRh表型并不需要常规鉴定,通常在出现以下情况时才需要:患者有Rh抗体 患者有温自身抗体(通常包含了Rh系 统的自身抗体)44.Rh表型鉴定o此时对病人进行Rh表型鉴定,可以了解其在输血后可能产生的抗体,提前预防以避免在后期输血中出现更复杂的情况而很难得到配合的血液。45.7、Rh(D)阴性患者的输血o首选同型输血o配合性输血46.同型输血的目的 oD抗原的抗原性极强,给Rh(D)阴性患者输入阳性血液,将导致其免疫产生抗体。o产生抗体的患者不能再输入Rh(D)阳性血液。o育龄女性还将导致其后代的新生儿溶血病。47.Rh

15、(D)配合性输血 oRh阴性血属于稀有血型 o库存量有限 oABO血型不同而无法使用 o献血者的联系,血液的采集、检验等均需要一定的时间。o尽量寻找合适的血源,这对于在育龄的女性和已经产生抗体的病人尤其重要48.紧急情况下Rh(D)阴性患者的Rh(D)阳性血液输注 o了解该病人的输血史、妊娠史o用灵敏的方法做抗体筛查实验(如聚凝胺、PEG抗球蛋白试验)o若为阴性,尽量为其选择D抗原较弱的血液。输注阳性血后观察一至两周,无输血反应则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内)可以安全输注阳性血液。49.紧急情况下Rh(D)阴性患者的Rh(D)阳性血液输注o若为阴性且已知经过免疫的病人,可能在数天后发生迟发型血

16、管外溶血,但一般不发生生命危险,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做Rh阴性血的准备工作。o若抗体筛选为抗D抗体阳性,则严禁输注 50.紧急情况下Rh(D)阴性患者的Rh(D)阳性血液输注o因Rh 血液不相配合而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多为在输血后产生抗体的问题上。o对于大多Rh阴性血型者,安全输入D阳性血的机会仅有一次,应该慎重 51.Rh(D)阴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o血小板上没有D抗原的表达,由于血小板中混有的红细胞量极少,可以不考虑其引起的输血反应,但有免疫产生的可能 o浓缩血小板:混有的红细胞为2109/400ml制备o机采血小板:8109/治疗量52.Rh(D)阴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o对曾被免疫过的患者给予Rh阳性血小板,未被免疫过的患者给予Rh阴性血小板o一般只考虑以后将生育且未被免疫过的女性。53.Rh(D)阴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oRh阴性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征募较为困难,一味要求同型输注而延误病人治疗时机给病人带来的危害更大o阳性血小板输注后给予抗D免疫球蛋白可以避免产生抗体。o有Rh阴性红细胞制品提供,不会造成输血困难。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