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妇女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妇女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发展目标进一步落实,完成了终期监测统计和评估工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一是妇女参政议政程度增强。全市有处级以上女领导5名,正科级女干部39人,其中担任正科实职的女干部16人,副科级女干部115人;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都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均配有女干部,其中女村支书46人,女村主任25人;本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也有增加。二是妇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妇女的需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参加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女性越来越多,终生教育
2、为广大妇女所接受。三是妇幼卫生健康状况趋向良好。五年来,共举办村级以上妇幼员培训工作150期,培训妇女9000余人次,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56.810万下降到34.210万,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及各种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传染病的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四是妇女就业、福利及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员的比重达46.8%,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生育保险覆盖率为84%。五是妇女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强。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妇女进行普法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设立了反家庭暴力投诉站,成立了反家庭暴力协调领导小组。共接待各类信访案件1500余件次,参与大案要案处理20余起,依法维护了妇女
3、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分享经济资源的权利,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保障妇女的各项政治权利,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水平;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普遍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终身教育水平;保障妇女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实现妇女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1、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劳动权利,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40%以上。城镇职工生育
4、保险覆盖面达95以上。 2、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党代会女代表、人代会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的比例。 3、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小学适龄女童净入学率达99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基本杜绝小学适龄女童失学;初中女童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提高普通高中和中、高等职业学校在校女生比例,高等教育女性毛入学率达到20%以上。加强对女性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妇女接受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明显提高。 4、提高妇女健身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妇女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85,妇科病普查普治率城市达到55,农村达到35。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达到
5、90以上,农村达到60以上。 5、开展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鼓励夫妻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6、为妇女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强妇女的环保意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 四、发展重点1、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建立与武冈湘西南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并实现五有标准:有活动设施,有娱乐场所,有教学设备,有师资力量,有数字化条件。 2、女性职业培训工程。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培训妇女的
6、规定,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广大妇女进行多学科的教育培训,提升女性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实现女性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 3.妇女权益保障工程。设立受害妇女权益保障资金,建立妇女投诉中心,并保证妇女投诉中心、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报警中心和庇护中心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完善全市受害妇女信访网络建设,设立12338投诉热线。 4、妇女发展信息工程。完善妇女儿童发展与性别平等指标体系和分性别统计制度,完善分性别统计数据库,全面动态地监测武冈妇女儿童发展与性别平等状况。加强对流动妇女信息的采集,建立流动妇女的信息数据库。 五、保障措施1、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平等就业等相关法律法
7、规和政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招工、招聘中的性别歧视。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妇女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确保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权利。 3、引导妇女依法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比例。完善平等竞争机制和公务员管理制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女干部。 4、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妇女与男子接受同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5、完善医疗保健制度,保障妇女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推行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提高城镇女职工和农村妇女享受卫生保健的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