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家庭教育探索.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81149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庭教育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庭教育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庭教育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庭教育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精选-家庭教育探索李晶内容提要: 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每个人大都会为人父母。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够格吗?当我们责骂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样?当我们指责学校教育有问题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 关键词:家庭 教育 孩子 面对21世纪即将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能否赢得下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新世纪人才之战的弥漫硝烟。而我们现在教育的对象中绝大多数是八十年代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政策之后的“独生子女”被人们称为“独生代”、“小太阳”、“小皇帝”。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

2、可以说中国下世纪的发展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尚稚嫩的双肩能否挑得起这千斤重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一、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教育子女“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

3、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三、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四、教育子女“学会自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教育子女“全面发展” 五、家庭教育需要创新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

4、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一个人来回答!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学生“减负”问题,我的

5、看法是,学生“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减负”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教师和父母要“增负”。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千万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一种成功能够弥补家庭的失败,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家庭渎职,即使有再多的学校、社区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和劳动教养所,都将无济于事。六、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

6、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上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然而,上述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了。有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总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一个高中生曾在来信中说道: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小家庭就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她转入一所新的重点高中后,因为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家庭给她的压力,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最后她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图报。天下哪有

7、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个父母重视的。七、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教育的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种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近代以来,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曾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过程,我们的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起来并逐步演变。民族国家本位的孩子观,与家族本位的孩子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孩子是整体目标的手段。孩子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家族的利益,个体需求必须让位于整体需求。与这样的孩子观相适应,我国近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

8、了传统教育中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制度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其次,我认为要做好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当好家长:一、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今天我们的教育(指家长)特别舍得花钱,但许多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教育的荒废。举一个例子。有一年,考进北大的新生中,有30多人想自杀,有700多人有心理问题,考进北大,应该说教育是成功的。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有问题?这就是教育的荒废。一个孩子,如果人格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

9、。再讲一个例子,宁夏有一个男孩子XX,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全国中学生化学大赛第一名,物理大赛第三名,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但是,谁都想不到,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个学生被判了有期徒刑11年。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他没有朋友。从小学到中学,放了学就回家,回家就学习,上了大学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到了大三的时候,他感到没有朋友的日子是很难过下去的,他想一定要交上朋友,就和同宿舍的一个男同学形影不离。后来,这个同学听到一些议论,说两个小伙子为什么总黏到一块儿?他觉得紧张了,就不想这么黏糊了,慢慢地开始疏远这个XX。XX很难过,劝他说,我们两个不能分开。那个同学坚决不理他。XX认为,我对你这

10、么好,你却对我这么绝情,我要对你采取报复行为。怎么报复呢?他是学化学的,就去搞了一种剧毒的化学品铊,把它投到同学的牛奶杯里。这同学喝了,反应剧烈。经过抢救,这个同学没有死,但住院治疗一年,花的钱是六万多。一年后,这个同学出院了,就告他。北京海淀法院一审理,非常简单,故意杀人罪,判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XX的父母一听这结果,晕了过去。他们不理解,这么努力学习的孩子,怎么会发展到故意杀人?后来他们悟出来了,就是忽略了这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忽略了孩子的交友需求。XX的例子,就是教育的荒废。对孩子来说,如果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我们作家长的常说这样一句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

11、好了,其它的什么也不用你管。”这就是教育荒废的宣言。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爱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的爱是可怕的。二、在家庭教育中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跟孩子关系的好坏,决定了教育的成败。今天的时代,代沟下移了,小学生跟父母就有很大的矛盾。在孩子们中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就是好的亲子关系。去年,北京有一高中两个学生把孩子生出来了,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失败。孩子是研究大人的专家。孩子对大人最不满意的是,大人说话不算话。有些父母一天到晚忙于工作,晚上见到孩子只三句话,吃饭了吗?作业做完了吗?

12、睡觉。这样怎么能了解孩子。家长应该这样做,摸摸孩子的头,问问他在今天开心不开心,与他聊聊天。要观察孩子的表情。合格的父母,一定是了解孩子的。教育孩子,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教育孩子的艺术,首先是听,不是说,好父母善于倾听,用耳朵教育孩子。父母要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对家长的忠告:不管孩子犯了多在的错误,你的第一句话是,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但这件事不对。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你的第一句话是,相信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是不负责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忠告天下父母,你永远不要指望全天下的人像你一样去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中国的教育有一个很顽固的误区,从

13、小让孩子逃避责任,比如孩子摔倒了,就怪地面不平;孩子撞上树了,就怪树不好。孩子一定要有一点抗挫折能力才是安全的。当孩子面临压力的时候,不要给他制造恐慌。孩子懒是因为父母太勤快了。三、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技术、方法。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训练出来的,是坚持出来的,不是唠叨出来的。举一个例子。一个妈妈培养孩子的习惯,她先观察孩子。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写作业一小时起来7次,妈妈说,儿子,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次差不多了吧?如果你站起来不超过3回,当晚的动画片就让你看,如果超过,就什么也不能看了。结果,孩子第一天做到了,很高兴地看了动

14、画片,第二天做到了,也看了动画片,第三天没做到,央求妈妈给看一会儿,妈妈态度很坚决,一定不同意。后来,儿子尽管有反复,但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儿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这就是一位妈妈的经验,方法就是加减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用减法。看一个孩子有没有爱心,首先看孩子有没有孝心。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有孝心,孩子对父母没有孝心。北京有妈妈,获全国十佳母亲称号。她在家里,买桔子,都是按三的倍数买,晚饭后,拿出三个来,洗干净,然后一家三口,一人一个。孙教授特别告诫,千万别让你的孩子吃独食,教育孩子的最低水平,好东西平分,把自己的一份当着孩子的面吃下去。当孩子的心中想到别人了,他就是社会化的人了。孔

15、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总之,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最早期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本性在于教会孩子做人,教育孩子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具有社会生活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需要培养孩子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具备优良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知识等,需要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情感的互激、思维的互动、行为的相互搀扶中,陶冶善良的心灵,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 姓名:李晶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新华门小学 职务: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电话:13893826977 电子邮箱:393024290 家 庭 教 育 探 索李晶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