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电影:真诚面对观众.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74275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影:真诚面对观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电影:真诚面对观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真诚面对观众(争鸣) 高小立 2012-1-13 9:30:49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27日 24 版)   引起热议的电影《失恋33天》,其社会影响与票房价值的双赢,得益于剧作家把触角伸展到当下的情感现实,真诚地讲好了一个故事。现实的题材、真诚的态度、顺畅的故事,就是凭这三个“创作要素”,一部小成本的电影拍得很精致,不仅赢得了观众喝彩,也取得了票房佳绩。反观近年的电影制作,不无遗憾地感觉到,这些电影创作要素已不再被一些电影人看重了。   缺少故事的随意拼图   真诚地为别人讲一个故事,谁不会?70岁的老奶奶也能给孙儿讲上几小时,但当下的中国电影不会了。   中国的某些电影人似乎离“真诚”二字越来越远。如今是网络时代,尤其是能用140个字表达一件事情的“围脖”时代,不允许人们娓娓道来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写作方式对文学艺术不无影响,好的方面是学会了简洁,不好的一面是把简洁变成了简单,变为速成。浮躁加上速度导致了当下电影故事多为单面化、娱乐化、碎片化的拼图。能讲一个完整的、有趣的故事似乎很难。以爱情片为例,仅从《全城热恋》、《爱情呼叫转移》、《无人驾驶》等几部影片中就不难看出,其小品式、拼图式的叙事结构,导致影片只叙述了表象,甚至停留在概念的展示上,缺乏深刻,更达不到心灵震撼的程度。看过这一类电影后,没有以往爱情影片带给观众的那份感动,只剩下了热闹;没记住人物,只记住了几句台词。其实不是记不住,是影片的碎片化、小品化的结构很难塑造出在观众心灵刻下烙印的人物。中国电影塑造人物的功力逐步衰退。   通过流畅生动的故事塑造人物,本来是电影创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视觉艺术的优长。但当下中国电影为了迎合观众,不再真诚地老老实实地讲故事了,包括传记影片。《梅兰芳》便是一例。影片明显由“艺术革新”、“婚外恋情”、“民族气节”三大段落拼接而成,试图以这三个差异的故事,去迎合不同观众的口味及满足各方人士的要求。第一段是迎合艺术,第二段是迎合市场,第三段是迎合意识形态。最终导致观众对该片的评价是虎头、豹腰、蛇尾。京剧大师梅兰芳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影片本该在国际上拿个奖或有个不错的票房,但二者都没实现。其实该片如果就抓住梅兰芳对京剧艺术不懈追求的主线一以贯之地去写,把其他的情节作为背景自然地融入其中,无论如何不会比现在逊色。获得奥斯卡奖的人物传记片《莫扎特》就很成功,是传记片的榜样。再比如电影《赵氏孤儿》,之前这部民族经典题材的各艺术版本都围绕着故事的结尾做文章,电影的结尾应该是影片的高潮,观众期待的尾声要直抵人性深处,使影片达到一个意料不到的巅峰,在震撼和感动中离席。但该片的“虎头蛇尾”给人留下的是深深遗憾。我们的许多拼图式影片,往往把劲都使在了开头,最后则草草收场。   无论什么类型的电影,都切忌刻意为之。当下的某些影片恰恰是由于目的性太强,太刻意为之,从而导致一些电影特别是商业大片为追求卖点而随意拼图。电影不是设计出来的,是用心创作出来的。   其实,以上问题的症结在于剧本的先天不足和二度创作中的想当然。   影片的故事和人物都离不开文学剧本的基础。电影《唐山大地震》是2010年中国电影的骄傲,影片带给观众的感动并非来自片头灾难类型的电影高科技,而是灾难过后“余震”的人文情怀。我认为该片主要得益于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文学修养。   中国的文学作品必然反映中国人的历史传承与精神气质。我们既有《搜神记》、《西游记》、《聊斋志异》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作品,亦有像《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鲁迅的《阿Q正传》、《祥林嫂》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电影是视觉艺术,作为中国电影,要能反映出中国文学修养和文化气质。恕我直言,今天的电影越来越缺乏艺术性和文学底蕴,我们很难找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与上个世纪《老井》、《红高粱》、《霸王别姬》 相媲美的电影了,一些缺乏文学底蕴的电影作品,难免要靠小品式的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段子”来迎合观众。   有的电影导演曾经大喊:给我钱我也能拍出《泰坦尼克号》!结果呢?钱越来越多,但是好电影却越来越少,反观好莱坞,人家既有如《变形金刚》、《终结者》、《敢死队》、《2012》这样的大片,但是也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电影,如《国王的演讲》、《社交网站》、《朗读者》。所以,我们的电影人,尤其是制片方与投资方,应该认识到,电影虽是产品,但它是艺术产品,电影人要遵循电影的艺术规律。其第一原则就是真诚,真诚面对自己,真诚面对观众,真诚地对待每一个镜头。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再做其他的努力。比如特技,比如营销,比如市场运作等。这就好比在美丽的新娘身上佩戴某些饰品,是为了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一个新娘出来,脖子上挂着100斤重的项链,大家还会觉得她美吗?不能本末倒置。比如爱情电影,我们首先希望看到的是感动我们的爱情故事,至于笑料,那只能是一种点缀,如果我们只想看笑料,就去听相声好了,何况相声也应讲故事。   当下的中国电影严重缺乏优秀的电影剧本,严重缺乏创作人才。再优秀的电影明星,他只是在实践电影剧本的理念,在表演这个剧本,导演也是在剧本基础上把故事讲得更动听、更好看,更能体现剧本内涵。所以,重视一剧之本需从国家主管部门到电影各方参与者共同营造一个好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商业不等于迎合。中国电影只有放弃迎合市场,有诚意,才能真正赢得观众。 责任编辑:何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