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张巧玉导学过程:一、请同学们先将本章教材看一遍,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基础练习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看被判断的物体与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被判断的物体就是的。2、速度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速度的单位是: ,1m/s= km/h。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可用来计算路程的公式 ,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可用来计算时间的公式 。3、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而不能等于速度的平均值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
2、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1m=10dm=100cm= 103 mm= 106 m= 109 nm。163cm= m= mm.5、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6、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7、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 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图示。具体做法是: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 ,一般也可以在箭头旁标示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8、牛顿第一定律
3、: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9、二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作用在 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疑难点解析:1问: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被研究的物体(2)然后,根据题意选定一个参照物(3)最后,你就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2问:怎样理解速度的概念?答: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单位
4、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 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速度就是用第一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3问:如何认识牛顿第一定律中“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和“总保持”这两个词的含义?答:“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二是该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由于没有摩擦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并一直运动下去“总保持”有“原来是怎样,后来也仍然是怎样”的意思4问:如何判定一个物体是否处于二
5、力平衡?这一点往往被同学们忽视答:一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定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一定是平衡力,处于二力平衡二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定首先,看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再分析两个力是否符合“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这些条件都满足,则物体就处于二力平衡只要其中有任一个条件不满足,物体就不能处于二力平衡5问: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哪些应用?答:一是根据已知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二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并且满足二力平衡时,则可以判定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6、动状态例如分析火车或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若汽车受到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已知的,则可以根据牵引力求出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同时得到摩擦阻力的方向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结论二、请同学做下面的例题:精练:图11-1例1 观察图11-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例 2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11-9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表明_ _;图11-9b图表明_ _.例3 甲、乙、丙、丁四个物
7、体的速度分别是10m/s,18km/h,450cm/s,1200cm/min,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丁丙乙甲B甲乙丙丁C甲乙丁丙D乙甲丙丁例4:某同学用1cm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24dm,1.25dm,2.24dn,1.242dm,求该物体的长度图11-36例5、如图11-36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例6:试分析挂在竖直墙上、质量为3kg的球受到的力(如图11-38所示),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球受到的力图11-38例7、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
8、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沿竖直方向下落B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C作曲线运动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例8、如图11-4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泡水平仪,当水平仪突然向右运动时,水平仪内的气泡相对水平仪将( )A向前方移动B向后方移动图11-48C可能向前运动,也可能向后运动D静止不动例9、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小铁片不会掉下来,这是为什么?请画出小铁片的受力示意图例10、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1-55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图11-55()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_()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
9、距离不同说明了:_()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例1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1,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2,求物体在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精讲:例题讲解,请同学们照例题讲解,纠正你的解题思路。例1、解 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不动,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只有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答 选D例2:解由图可以看出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他们所通过的路程不相同,所以由图可以表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
10、越快由b图可以看出他们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但他们所用的时间不相同,所以由b图可以表明:在通过相同的路程时,物体所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例3:解 乙= 丙=450cm/s=450丁= 所以:甲乙丙丁答 选B例4:解 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能准确到厘米位,估计到毫米位,所以题中1.242dm是错误读数,应去掉,2.24dm比其他三个数据大1dm,显然是测量错误或读数错误,也要去掉最后三个正确的读数求平均值,即为测量的结果,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1.24dm 答 该物体的长度为1.24dm例5:闯关点拨 力的作用效果是:(1)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的改变;(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 人用力
11、拉拉力器,使拉力器弹簧变长了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员用头顶球,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 形变 运动状态例6:闯关点拨 (1)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本题中墙壁对球是否有支持 力,只要假设把墙壁移开,看球是否会移动,怎样移动由图可知,球会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墙壁对球有一个向右的支持力(2)画力的示意图分三个步骤: 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解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球,再分析其受力情况,最后作图球受到了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球被绳拉紧,受到绳的拉力F的作用,方向沿绳向上;球由于
12、与墙壁接触且有互相挤压,由图可知它受到了墙对它的支持力N的作用,方向垂直墙壁向右球受力的示意图如图11-39所示例7、闯关点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离开桌面时已处于运动状态,那么当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物体将维持离开桌面时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答 选B例8、本题很容易误认为气泡会向水平仪的后方移动闯关点拨 本题涉及两个知识点:第一,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第二,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由于气泡的质量与水平仪的水相比十分微小,因而其惯性极小
13、,所以当水平仪突然向右运动时,体现惯性的主要是水平仪内的液体将水平仪向右移动,由于惯性,液体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液体相对滞后,而同时把质量极小的气泡挤向前方,所以会看到气泡向前方移动答 选D例9、知识点 考查受力分析、力的示意图以及平衡力的知识闯关点拨 物体静止,则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重力和铁片与黑板间的静摩擦力平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那么静摩擦力竖直向上水平方向也受力平衡,即磁体吸引紧压在黑板的力,和黑板对其向外的压力竖直方向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水平方向的两个力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图11-49答 小铁片因受磁体吸引紧压在
14、黑板上,黑板对其有个向外的压力铁片与黑板间有一个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与铁片重力成为一对平衡力,铁片就不掉下来了受力示意图如图11-49所示例10、答:(1)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等的速度。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 (3)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例11、闯关点拨 要求出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题中并未给出,但题中把路程平分为两段为了解题方便,设整段路程为2s,时间t等于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之和解 设整段路程为2s,则整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三、通过上面的练习,
15、相信大家对这一章的知识点有了系统的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提高练习。1 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A路旁的电线杆B火车的车厢C迎面驶来的火车D火车路上的铁轨2、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运动。图11-33、如图11-3,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以电梯的扶手为参照物,她是 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 的。4、小红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合 km/h;她家距离学校720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要提前 min从家里出发5、玄武湖隧道
16、工程是南京市规划的“经六纬九”路网以及快速井字型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西起模范马路南京工业大学附近人口,东至新庄立交出口。隧道全长2660m,设计车速60km/h,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竣工通车。(1)22路公交车在地面从人口处到出口处行驶路程约4500m需15min,求该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74路公交车以36km/h的速度通过隧道由同一入口处到同一出口处,能比22路公交车节省多少时间?6、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m/s B.4.8m/sC.5m/s D.6m/s7、一
17、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8、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A.5.5m B.3.5m C.2.0m D.1.5m9、36mm= dm,900s= min图11-3010、图11-30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1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
18、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1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图11-4013、如图11-40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1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运动 D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
19、生改变15、如图11-46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A立即停下来B立即向前倒下v图11-46C立即向后倒下D仍继续向左作匀速直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17、如图11-50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图11-50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
20、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18、我国新交通法规定:坐在小型汽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高速行驶B车速太慢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19、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1200N当起重机以2m/s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当起重机以5m/s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拉力的方向为 ;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工件受到的拉力为 20、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 的缘故图11-51F21、如图11-51所示,用F=150N的水平力把重5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当物体静止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 ) A0NB50NC150ND2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