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7271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_教学单位 学生学号 编 号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年 5 月11 日总 目 录论文正文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 5(一)华丽背后的畸变6(二)红颜薄命百花伤7(三)浮萍般漂泊不定8(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10 (五)完美女人无法逃脱的悲剧12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12(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131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13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14(二)女性自身的“自残” 14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14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15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15(一)

2、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15(二)唤起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6附录1. 开题报告202. 结题报告213. 答辩报告22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及其悲剧根源摘要:张爱玲笔下写的女性是“新女性”笔下的旧女性,她们皆有一个共同的命运特点:她们的人生中都充满了悲剧色彩。无论是对婚姻的选择和依赖,还是从寻求自我意识上,甚至是在母性上,都把“悲剧”这一特点发挥的淋淋尽致。女性悲剧的根源问题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张爱玲的女性悲剧小说可以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诠释。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我们很自然的读到了答案,追寻女性悲剧根源的根本原因是千年来封建社会对女性得桎梏和扼杀,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女性本身的

3、问题:女性自我意识的欠缺和不坚定。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种种女性悲剧的总结与归纳,追寻女性悲剧的源头,并以此来探索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悲剧;女性意识;自省意识Zhang ailing is analysed female tragedy type and source of the novel Abstract: the women of zhang ailings writing is the new female of the authors old women, they all have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the fate of the

4、ir life is full of tragedy. Not to the marriage choice and dependence, or from seeking self-awareness, even on the maternal, all the tragedy the characteristic streaming play much as. Female tragedy at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is actually a nagging question of women in zhang ailings novel tragedy can

5、 be said to be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n zhang ailings novels, we naturally read the answer, for women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tragedy roots in one thousand to the feudal society of women have shackles and strangled,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cant ignore the womens own problem: the lack of f

6、emale self-consciousness and not firm. Based on zhang ai-lings various female tragedy of summary and induction, pursue the source of female tragedy and to explore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female tragedy. Key words: zhang ailing; Women; Feudal society; Female consciousness; Introspection con

7、sciousness目 录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5(一)华丽背后的畸变6(二)红颜薄命百花伤7(三)浮萍般漂泊不定8(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 10(五)完美女人无法逃脱的悲剧12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 12(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131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13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14(二)女性自身的“自残” 14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14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15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15(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15(二)唤起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6参考文献17谢 辞18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红极一时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8、作家,都说文如其人,张爱玲亦如此,她的小说华丽、神秘,笔触细腻,多是以女性为视角,凸显女性悲剧,以此来表达张爱玲对女性悲剧遭遇的同情、惋惜,甚至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并以此反映处于现代环境下固存下来的中国式封建文化灵魂的错位。她希望中国的女性可以走上自立、自强、自爱的人生轨道,可以超越自我,娜拉式的走出内外“监牢”的层层束缚,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从张爱玲的小说里,见不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也没有曹禺、巴金“吾与汝偕亡”式的愤怒,没有改造国民性的抱负,有的只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情的了解,了解的同情”,有的只是复杂的爱恨情结,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难以明言的依恋。张爱玲的时代,是中国古

9、典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经典时代。在这里,女性的意识和心灵被西方现代“文明”的金钱观念一点点地腐蚀掉,散发着令人呕吐的恶臭,甚至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形扭曲。其小说从亲子之爱、男女性爱之类的感情细节处揭露了人性的丑陋和卑微,展示了沪、港等地华人的虚伪、堕落、扭曲的灵魂。欲的自由、心的麻木以及生的苦闷是她作品的主旋律。写尽了人世沧桑,人生百态。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类型 (一)华丽背后的畸变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1骚动的人生,难忍的瘙痒,透过华袍,渗入骨肉,生命即如繁花般惨败。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典型大家族的女囚,过着无欲无爱的生活,她渴望的拥有爱,渴望拥有一具鲜活的、有力

10、的男性身体,她把这种难以启齿的感情寄予于姜三爷,她压抑的性欲得不到释放,期冀一个男人的关怀却无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精神开始扭曲,灵魂开始裂变,她不仅扼杀自己的希望,还扼杀着周遭人的希望。在她的堕落人生里,流露出的是可恨,亦是可悲。七巧就是一个戴着金质枷锁的大族太太,一方面,大宅门内性欲的压抑和对金钱的欲望使她的心理扭曲;一方面,她又扩大这种病态的心理,教唆子女吸食大烟,探听儿子和儿媳的房事,并大肆宣扬,还给儿子纳了个丫鬟做二房,当儿子的妻妾双双自尽后,儿子便不再娶。女儿在她死之前都未嫁出去,她把自己的人生悲剧报复式的遗留在子女的身上。因她的脚是缠过的,就把十三岁的长安的脚也裹了起来,“痛得

11、长安鬼哭神号”且不可能完恢复原状了,在姜长安的学校因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千方百计阻止女儿的恋爱,更恶毒的是设圈套,在童世舫面前诽谤自己的女儿,以此断送了女儿长安的婚事,让长安从此断了结婚的念头。手段是低下的,心底极其阴暗,令人毛骨悚然。曹七巧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而且又导演了儿女不幸的婚姻,她的畸形性格与遭遇使她堕落到万劫不复之境。 心经中许小寒的恋父情结是心理扭曲的另一典型,这主要源于许小寒从小缺乏家庭关怀和对父亲的一种彻底的依赖意识。她潜意识里认为父亲是她的一切,只要父亲在她身边,她就觉得自己无忧无虑,很轻松、很幸福。家庭条件的优越是弥补不了小寒内心的孤独,没有得到正常的父母之爱,她在感情的

12、旋涡里迷失了自我,错误的把父亲当作自己内心的恋人,甚至尝试着在现实世界里成为父亲的恋人。她把来自于父亲的幸福感视为她情感的寄托与唯一,于是,她敌视母亲,敌视任何靠近父亲的女人,钢琴上母亲的照片只是在自己和父亲照片的另附,母亲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不能对父亲表露出一点情感,对母亲尚且如此,对别的女性就可想而知。她的偏执让她疯狂,可最后她还是失败了,只得离开父亲的身边,失去她多年来唯一依赖的人。弗洛伊德在他的论著中认为:“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了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并时刻想冲出来”。2许小寒满口爸爸长爸爸短,异乎平常的父女之情,在父亲面前如情人似的撒娇,嫉恨

13、任何靠近父亲的女人,这正是她潜意识对父亲占有欲的无意流露。在她的潜意识中,许峰仪就是她这一生的依靠,精神的,亦是物质的,或许也是一种执拗的习惯。她对峰仪的爱,根本不是女儿对父亲的那种爱,而是想占有支配的那种,想一生都与之在一起的恋人。这正是她心理变态的种种表现。(二)红颜薄命百花伤 花凋中的川娥是是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川娥从小懂事,喜静,时常穿着蓝布长衫,是一个正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少女,期待着美好的姻缘,等待着骑白马的如意郎君可这一切的美好都不及命运的摧残,花骨朵般的少女被痨病缠身,所有梦都刹那间碎了,她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却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与折磨,“终日郁郁的自思自想,她的自我观念逐渐膨胀”,想

14、来一个多情的了断,诗意的死亡,五十块钱却买不来安眠药,只好“茫然坐着黄包车兜了个圈子,在西菜馆吃了一顿饭,在电影院里坐了两个钟头。”用一只脚试皮鞋,还道:“这种皮看上去倒还很牢,总可以穿两三年”。 3想活着的执念最终还是阻止不了死神的来临,病魔在三周后夺去了她的生命结束了对她的折磨。川娥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性子软弱,受人欺负,当她快要嫁人,可以逃离家庭的时候,得了痨病,成了家庭的包袱,父亲没钱给她看病,却有钱在外面养小老婆,亲生母亲也不管她,怕别人知道自己藏了私房钱,她只有静静躺在床上痛苦的等死,全世界的人其实早都放弃了她,连她的父亲也不愿意去看她,即使来了也“浓浓喷着雪茄烟,制造一层防身的烟

15、幕”。一天吃两个苹果也成了家人的说嘴,更不提买药的钱了。川娥的一生是一出柔弱女子对命运抗争的悲剧,年少时受到姐姐们的欺负,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头的这一天,却和骨痨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最终病亡。所谓的亲情,在这里是何等的虚伪、讽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自古红颜多薄命,张爱玲笔下的有些女子有那么一点情致,然而造物弄人,她们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虽是古代人却具有现代人的感情,我们姑且不论她的美貌,单说虞姬跟着叱咤风云的项羽南征北战,是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女子,只是时运不济,项羽兵败,她自刎而亡。四面楚歌悠悠传来,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项王得胜,或许她能够裹

16、上一件宫廷的华丽外衣,登上万人膜拜的高台,但她爱的是项羽,而项羽爱的却是他的大业。为了自己不至于成为项羽的累赘,她用一把刀深深地刺进了自己的胸膛,自杀而亡,她选择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红颜如此多情又如此决绝,大义与苟全面前,虞姬选择了前者杀身成仁,流芳百世,让我们不得不为之感慨。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之死,可谓是红颜薄命的典型。那么她为何自杀?是单纯的因为爱么,不,更高于爱!是因为她心中天塌了,她自认为没有存活的意义了。尽管她是在对命运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把握的时候,选择了自杀的方式了断自己。可她心中有着对项王最真挚的感情,能够为了他做出一切的牺牲。在虞姬看来,项羽是她的依靠,是她的全

17、部,在她的意识里,从来没有自己,没有反抗,没有拒绝,只有顺从。潜意识的奴性思想禁锢着她的自由,让她的死如飞蛾扑火,死的凄美,无悔。(三)浮萍般漂泊不定 那么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又是怎样在乱世如浮萍般漂泊一生?她嫁过人,离过婚后,一个人带着嫁妆回到娘家,这一住就是七八年,哥嫂骗完了她的所有嫁妆,开始闲言碎语,指桑骂槐的嫌弃她,想把她赶出白公馆。恰巧又遭逢乱世,兵荒马乱的时代,机缘巧合下,与一个不相信婚姻的范柳原相识,两人逢场做戏,可最后在生活利益的驱动下两个不相信爱的人成就并维持了一段姻缘,得到了相互的慰籍。 自从认识了范柳原,她的世界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她虽然受过西洋教育,但在骨子里面仍是浓厚的

18、封建意识,逃脱不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旧式婚姻模式,在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后,她把寻找经济靠山作为择爱的目的和标准,她与浪荡公子范柳原邂逅从而坠入爱河。范柳原是一个饱经世故、狡猾凶残的婚姻场上的赌棍,他只是想寻找情妇偷欢,不愿承担丈夫的责任,而白流苏则是窥视着他的金银财富要永远嫁给他,二人可以说是同床异梦。在金钱和色相的等价交换之中,白流苏牺牲了“淑女”身份和青春投入了范柳原的怀抱。白流苏在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在这动荡的世界里,财产,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还是“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可靠,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使她无暇顾及到心灵的真实与需求。”她的目的只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全。急需依靠范柳原离

19、开白公馆,可范柳源只想逢场作戏。一场游戏中,她赢了,终于做了他的妻,有了依靠,一场婚姻中,她输了,因为她的婚姻与爱无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只想着依附别人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却从未想过依靠自己。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也是被亲情出卖的女人,离婚后在娘家的日子苦不堪言,哥嫂辱骂,母亲冷漠,逼迫她回前夫的家,过继一个孩子,继续当少奶奶,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可这对白流苏太残忍,年纪轻轻就要守寡,这样的生活流苏是不愿的。以实际行动反抗家人所谓的“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等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她的第一次香港之行可以说是一次反叛之旅,她冲破了封建遗老家庭的束缚,但范柳原的游戏态度让她

20、陷入两难境地,她不能以名门淑女的身份接受一个情妇的地位,第一次反叛之旅终遭失败。白流苏为了维持身价,回到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家,白公馆里等待她的自然是更冷漠的面孔和更难堪的流言蜚语,让她再无容身之地,她与她的家庭彻底的恩断义绝了。不久范柳原发来电报叫她回去,白流苏受着家庭的压力,不得不走上一条做情妇的路。幸运地是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使她正式成为范柳原的妻子,从婚姻的保障而得到经济上的安全,流苏从此就可笑吟吟地暂时把生活的苦难搁置一些时日了,也可能是永远的搁置。更可悲的是连环套中的霓喜,一生跟过三个男人,却“按照律师的观点,始终未曾出嫁过”。十四岁的时候被人牙子养母以一百二十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开绸缎

21、店的印度人作妻,更准确的说买个女人作妻子是为了省钱、方便,兼做保姆“什么粗重活都得干,弄成黑眉乌嘴上灶丫头,”“谈不上什么地位”店里的伙计用“楼上”二字代表她,后来改称“二姑”。霓喜受尽了印度人的凌辱,在印度人的家里,她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时要看主人的脸色说话行事,稍微不如意,便“兜心脚飞去,踢翻在地”,即使在生下了一男一女之后,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后来甚至被赶出家门,除了随身的东西收拾起来,什么也不准带,此时离她十四岁已经过了十二年了,霓喜竟不由“疑心她还是从前的她,中间的十二年等于没有过”,对她来说,日子混混沌沌,转眼即到。被印度人赶出来之后,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寄宿在修道院里,在修女们难看的

22、脸色下生存,竟赖着不走“打算绣好桌围角上的一朵百合花再动身”,在修道院住了没多久,又跟了一个五十七岁的“把家眷送下乡”的同春堂的窦老板,生活算是暂时安顿下来。过了五年,又生下了两个女儿,窦老板死后又被窦家人扫地出门,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背一个,抱一个,一手牵两个,紧接着又跟了个英国人汤姆生,霓喜又过了一段畅意日子,无根的浮萍暂时又稳定下来,可好景没有维持多久,英国人结婚了,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就把她给打发了,此时,她已带着六个儿女,生活是那样的孤苦无依。一个女人从十四岁到三十多岁被一群男人先后占有,抛弃,忘记了最初的愿望是“立志要成为一个有身份的太太”。随波逐流,以此终老一生。在这一生中,她从未深

23、刻地思考过自己的命运,也从没有打算要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她的精神已经麻木了。对这样的生活已是深深地习惯了。连一次婚姻都没有,她一生颠簸起伏,先后和三个男人在一起,甚至生儿育女,却没有人愿意娶她。在那些人眼里,霓喜不过是个玩物罢了,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别人只会更狠的踩上几脚,连同她生的孩子都是不屑的、廉价的。霓喜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高级动物,没有拒绝,没有反抗,怀着做富贵太太的美梦陷入无法自拔的处境。女性思想上的落后把她们实现自我的方式局限在了婚姻的范畴里,这也就形成了张爱玲书中绝大多数女性人物的共通点,那就是都企图通过婚姻来找寻自己的终身幸福,实现自己一生的追求包括经济地位,感情寄托等等女性唯有找

24、到了能够满足自己的丈夫才有保障日后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因此这便形成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最终走入其悲剧命运的最直接的原因。(四)另类母亲上演的“舐犊情深” 俗话说:母爱大于天。母爱是人世间最纯洁、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唯有张爱玲笔下的母爱是一反常态,或许是由于深受家庭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她把人世间最美丽的母爱作了反叛的描写,她们或自私,或冷酷,甚至是无情,都是身受环境的抑制,在她的笔下曹七巧、顾太太、白流苏的母亲、川娥的母亲她们对自己孩子的爱冷的让人不寒而栗!曹七巧对儿子长白的婚姻的破坏,主要出自她的变态情欲。七巧望着长白,“她的生命中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都是他的钱”

25、七巧给儿子娶了妻妾,由于自己的性欲长期得不到满足,她嫉妒长白的妻妾,所以对儿子的妻妾言语刻薄,继而挑拨儿子与妻妾的关系,使他不再与妻妾同房,深夜里,静静的榻上有儿子长白陪她抽大烟。在七巧的残酷折磨下,长白的妻妾都相继离开人世。即使是对女儿长安的幸福也是百般的阻挠和破坏。她不愿意女儿离开她,她想控制她折磨她,甚至是让长安抽上了大烟,一步步陷入堕落的深渊。直到长白三十岁的时候,认识了留学生童世舫,并很快恋爱了。作为母亲,七巧不仅没有替女儿感到高兴,还百般的挖苦她,骂她不要脸的女人,急着要嫁人,准是“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她骂的长安实在是受不了,不得已和童世舫解除了婚姻,这样对待长安,则是出于金

26、钱与情欲的共同作用。曹七巧一方面由于情欲饥渴造成了心理失衡,见不得别人婚姻爱情上的幸福,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由于嫉妒而无法容忍。另一方面,长安出嫁,曹七巧肯定是要陪上一份嫁妆的,财产随着长安的出嫁流入外人之手,这对于死守了一辈子金钱的曹七巧来说,是一场致命的掠夺。所以曹七巧不惜诋毁女儿的名誉,千方百计毁了这段姻缘,使长安失去一次重获精神新生,回归人性正轨的机会。在常人眼里,家应该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温暖的居所,是人类情感可以随意表露、爆发的地方。作为母亲,应该是温柔、善良、圣洁、崇高的,至少对自己的亲生儿女应该有一种天然的、纯洁的情爱。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舐犊情深”,然而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

27、母爱,在曹七巧身上已经泯灭殆尽,连禽兽都不如。曹七巧之所以从一个讨人喜爱的少女变成一个疯狂占有金钱,扼杀子女幸福的“疯子”,是因为畸形的婚姻、卑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剥夺了她作为一个女人对情欲的渴望和满足,使她的灵魂因压抑而变形。在张爱玲的笔下,并不是只有曹七巧一个人是没有感情的,还有诸多麻木的形象。在十八春中,顾太太眼睁睁地看着二女儿近乎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将要被无情的断送,却在金钱的诱惑下心安理得地走开了,独自留下曼桢在呼天喊地。顾太太明明觉得曼桢的情况有些不对劲,但她做了什么呢?顾太太本还想着和曼桢见一面,可当着小陶的面也没好说些什么,就这样离开了,身上揣着曼璐给的一笔钱,可她真的清楚这是一

28、笔什么钱么?在她的意识里,钱拿了,女儿就与自己无关了,真是可笑!顾太太接着又要面对曼桢的男朋友许世钧,本想把实情告诉他,手足无措中,恰巧碰到了口袋里的一叠钞票,于是便打消了让世钧知情的念头。在顾太太心中,金钱的力量足以抵消母亲的义务、良知、爱心。内疚是难免的,不安也肯定是有的,但那只是暂时的,不能解决现实的生计问题。花凋中,川娥的母亲怕证实自己存有私房钱,宁可贻误女儿的病情,也不肯出钱为她求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女儿慢慢死去。川娥死去后,却花大把钱在其坟头添了个大理石的石碑,碑上刻着“川娥是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回忆上的一朵永生的玫瑰,知道的人没一个不爱你的!”这么一段假惺惺的文字实在是叫

29、人肉麻不已,可以说川娥的母亲是一位人性缺失的母亲。纵观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除了曹七巧以外,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没有太大的恶也没有太大的善,她们共同的命运是生活中充满悲剧色彩。她们不寻求独立自主的方式,或通过男人获得金钱,或通过男人获得幸福,或通过男人寻求进一步的精神上的追求。正是她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依赖性,贪婪金钱的劣根性,导致她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最终在自卑、自贱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以致完全找不到最初的方向。 (五)完美女人的悲剧十八春中的曼桢不但不是七巧式的精神裂变者,还是一个上的厅堂,下得厨房的完美女性,但是周遭的社会环境(姐姐的嫉妒与自私,母亲的金钱欲,祝鸿

30、才的狡诈与滑头,世钧的不果敢与不坚定)逼她深陷泥沼,悲苦一生。尽管她拼命抗争,尽管她毫无过错,一切却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她的完美,成了她的一张催命符,带她一步步走向不可救赎,无法回头的境地。曼璐,是曼桢的姐姐,一个因家贫而堕落红尘的女子,开始是为了赚钱养家,供弟弟妹妹上学,可后来,她开始嫉恨曼桢的纯洁和爱情,为了拢住祝鸿才,她自私的牺牲了妹妹,毁了妹妹的一生。母爱本是世间最纯真、最伟大的爱,但在顾太太身上却没有显现,在她眼里,女儿远没有口袋里金钱重要。在亲情的天平上,金钱总是高高在上,更何况是曼桢的姐夫,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他认同妻子曼璐的想法,借腹生子,他选择曼桢,是因为他很久以前就看中曼

31、桢,一个集美丽、温柔、纯洁于一身的女子,他想霸占这个完美的女子。可这个完美的女子已有了相爱的人世钧,当世钧找不到曼桢时,他就服从了父母的安排,娶了门当户对的女人,当他与曼桢再次相遇时,他清楚的知道曼桢的遭遇和处境,却没有勇气抛弃一切,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在爱情结局里,完美的女人依旧是不幸的,只留下深而痛的记忆,留下一个寞落、冷清的背影。“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句话道尽了多少无奈与伤痛?无法厮守的爱情,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来去匆匆的转机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要离去坐另一班机。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根源五四以后,已经出现了很多受过大学教育甚至是留过学的所谓的“新女性”,比如十八春中

32、的曼桢、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等人,旧中国发达地区的西风东渐已经允许一个女子受高等教育,这可以称作是一种进步,但这是否从根本上把女性从封建桎梏中解脱出来了呢?是否真的唤醒了女性沉寂了几千年的自我意识呢?是否由此而造就了女性的进步思想呢?答案是否定的。(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在张爱玲笔下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也没有完美的结局,不像是童话故事中所讲的那样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从张爱玲的笔下的女子形象可以看出,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意识状态,她们的命运都是大同小异。妥协也好,抗争也好,她们的人生好似有一个固定的结局模式,不论怎么挣扎,怎么努力改变,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命运的结局。1

33、传统道德思想对女性的束缚从一开始所有女性都同时被束缚于旧社会的传统道德标准之下。所有的一切都向她们表明且证明一个女人要获得生活的幸福就必须依附于她们身体与灵魂的主宰者她们的男人。女人的最终归宿都应该是她的丈夫。即使女性有了受教育的能力,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但从根源剖析这些都仅仅都只是表面上的。她们可以暂时的用工作来维持生活,但不可能把自己终身的命运寄托在职业上,因为社会是不可能认同这样的生存方式。当中国的第一批职业女性在社会上出现的时候,在以曼桢等人为代表的独立女性的坚强背影中,我们发现和体味到了无尽的辛酸与无奈。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五四”以后,女性的地位的确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女大学

34、生参与革命,投身写作等。但这些都还只是杯水车薪,不能救女性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不得不再深想一步:为什么这样陈旧腐朽的社会道德标准会束缚中国女性如此长的时间呢?倾城之恋中的流苏之所以被家人冷嘲热讽,是因为离婚后的她几乎是身无分文了;金锁记中七巧一生的悲剧也来自她对金钱近乎变态的疯狂迷恋;十八春中曼璐企图用曼桢套住的并不只是鸿才这个人,更多的是鸿才的钱,以及日后生活地保障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女人要依附于男人,另一个关键的缘由就是女性在经济地位上的被动。女性降生后,家族是她生活的依靠,因此她要“从父”;长大后要嫁人,丈夫是她生存的保障,所以她要“从夫”;就是老了也要老有所依,她仍然要依靠她的儿子,就是

35、所谓的“从子”,女性一生所要做的就是顺从于家族,依附于男人,她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把生存维系在缺乏安全感的婚姻上。 2“男权至上”思想对女性的压迫旧中国几千年来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把大多数的人捆绑在了旧道德的旗帜下,洋装和卷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扎根于人物意识深处的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女人理所当然,应该也只能依附男人。对于男性,妻子只是社会道德约束下的一个可把玩的物件、一件应景的摆设,更多的是意味着传宗接代而已。就是这样一个观念束缚着中国女性走了几千年的错误道路,在西风东渐的三四十年代,虽然出现了反对腐朽思想的新思潮对于传统观念的冲击,但对于所有人来说,也仅仅是开始于一小部分人的开端,并没有对

36、社会的大多数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有任何的改变。在欧洲,女权运动用种种激烈的方式为女性争取自由,但在中国,女人们默默的理所当然的承受着由男权社会以“男权至上”的标准为她们量身打造的种种“酷刑”。而所谓的“从一而终”、“贞节牌坊”不仅深深地植在了男性的思想观念之中,更在女性的心底打上了无法磨灭的烙印。如十八春中当曼桢的母亲在得知大女婿强奸了自己的二女儿时,她的反应让人感到心寒她要女儿将错就错地嫁给大女婿,女人的从一而终不仅让她默认了这样的安排,更在有意无意中将女儿推入无尽的深渊。这两点足以见得几千年封建文化对人性的一种荼毒,对女性精神的桎梏和思想扼杀是多么残忍,多么令人心痛! (二)女性自身的“自

37、残”女性所造成的悲剧与自身也是分不开的。张爱玲曾说:“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亲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人。但是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再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屈服呢?可见得单怪别人是不行的”。4她把女性的悲惨命运归罪于女性自身。1女性自我意识的浅薄从白流苏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自我意识的微弱觉醒,但依然没有摆脱依赖意识,女性依然没有走出传统女性的弱者怪圈,仍是卑微的,弱小的,仍是为男性世界所苦恼、变质。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并做些反抗,这是不可能完全摆脱与传统女性相同的古老身份和命运。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不仅导致了女性自身的卑微欲与渺小,而且给她们的精神

38、和心理带上了沉重的枷锁,那就是在遭受苦难命运的同时,认同这种苦难,并不加以反抗,无意识的扮演文化传统对她们早已派定的角色。封建文化为女性设定了的陷阱,而女性又将自己的身心自禁于内,这可能就是女性悲剧命运的真正渊薮。2女性“天性使然”的软弱抛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来说,软弱几乎是所有女性的代名词,更何况张爱玲小说中的那几类女子形象了。在一定时代里,女性像一块橡皮泥,任社会、家族揉捏,可以方,可以圆,甚至可以捏出畜生的模样,这样的女性一生也只能是块橡皮泥了,以畏畏缩缩的神态麻木的逃避着所有的伤害与羞辱,甚至把伤害和羞辱当成一种习惯。倪喜就是一个软弱女性的典型。她被几个男人先后无耻的占有,之后又理所当

39、然的抛弃。那么倪喜又是怎样面对这样的悲惨的人生?一脸麻木的逃避?一味的选择退缩?是的!她把阿Q精神运用到了极致,被一个男人无情抛弃后过不了多久又允许抑或默认另一个男人的占有,她的生活很单纯,只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目标,没有存在感。如果她不软弱,面对别人的占有或抛弃能够勇敢地说不,能够狠狠拒绝甚至是辱骂,能够坚决的离开倪喜,或许会有另一种人生。三、探讨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的社会意义张爱玲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作家,她以独特的历史感想和内在思索,真心地关注着在那个时代艰难生存着的广大人民群众,以细腻的笔触和真诚感情为这个时代的最大负荷者道出最无奈的真实。 (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荼毒七巧婚姻上的悲

40、剧是为金钱而嫁,为兄长之命而嫁所造成的。当她在大宅门里熬死了丈夫,熬死了婆婆,当上了家里真正的主人之后,就把自己多年来的不幸和愤懑转移到自己孩子们的身上。对于儿子长白,她强迫其说出小夫妻间的隐私,又把得到的秘密四处宣扬,不仅自己像疯子一样的活着,还弄得亲家母恨她,儿媳妇整天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终日蔫蔫的躺在床上,最终在忧愤交加中自尽,又把儿子的妾逼得生吞了鸦片烟这就是封建社会对七巧这位本青春靓丽少女的大改造,终于把她改造成一位癫狂,恶毒的老妇,想方设法的伤害着自己孩子,毁灭着自己的希望和人生,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强大之处”。倘若这种封建污垢没有得到彻底的祛除,这一悲剧便会永远上演:“三十年前

41、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5 (二)唤醒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影响下,身处闺阁的小姐们不再拘束于闺房这片小天地,不在循规蹈矩,她们开始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做职业妇女、交际花;歌舞厅跳舞、花园里谈西式恋爱,但时代赋予她们好似的仅仅是生活形式上的变革,白流苏和顾曼贞就是最好的例子。女性意识的觉醒依然没能摆脱女性的依赖意识,她们从封建礼教的家族中好不容易挣脱,却又落入了以男人为自己生命主体的人间地狱!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物质资料几乎全都掌握在男人手中,女人不可能真正地拥有经济权,更不可能有话语权。没有经济权的女性只能做男人的

42、奴仆,因此她们只能处于被男人支配和控制的地位,以维持自身最简单的生存。例如七巧,在这种以金钱为初衷的畸形婚姻的长期压迫,使得她的性格变得暴戾、扭曲,当她有了可以支配别人的权利时,她们便使用阴险,恶毒地方法毁掉下一代的幸福。 可女性只有走出家门,步入社会,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或者是聪明的头脑来获得自己所应得的报酬与尊重,才算是真正的人格上的独立。探究女性悲剧的根源这是对社会历史的正视与回眸,也是对现实社会人性本质的窥视,从作品到现实,也是从形式到本质的探讨,从作品零零碎碎的心理和情节描述中,触摸女性悲剧的棱与角,扑捉社会历史的影子,并回归到人性的本质。张爱玲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女性悲剧的缩

43、影,她们的美丽,青春和善良都葬送在张爱玲的笔下,不!是社会的罪责!亦是她们自取灭亡!在这个和平年代,文学演变为一种武器,随时都会上阵杀敌,开始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争。张爱玲用她的笔触传递着自己的女性思想,透露出女性该如何摆脱悲剧命运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也将是一场持久战,它关乎着女性的真正独立和解放,关乎着人性意识的发展进程,有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社会意义。参考文献1 张爱玲.天才梦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P1. 2 赵宪章.论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方法J.文学评论,1987:(03).3 张爱玲.花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P126.4 张爱玲.谈女人M.湖南文艺出

44、版社,1993:P231.5 张爱玲.金锁记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P175.谢 辞光阴如斯,弹指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我不得不感叹:走得最快的总是时间。毕业季里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有遗憾,有后悔,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恍惚。时间的流逝验证着我的大学生活,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重要的你得到了什么,对此,我是无憾的。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我的大学生涯也将圆满结束。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是一个枯燥、繁复,而又艰难的过程,经过几个月的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写作和修改,今天终于可以完成最后的谢辞了,能够顺利完成写作,不光是我自己认真研究、思考总结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我想对这些给与我支持和鼓励的老师、同学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本论文设计是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的初稿和定稿无一不凝聚着李老师的心血。在写论文期间,李老师给予我的不光是专业知识的指导,她那种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态度也使我深受感动,正是在老师的帮助和感染下,我才能顺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