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名单及学生简历
第一期(40人)
步科
陈其采 浙江湖州
陈立夫、陈果夫的父亲。回国后,秘密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总统府参谋本部次长,后经营实业,进入金融界。
吴锡永 浙江湖州
韦汝骢 广东广州
张显仁 湖南长沙
吴茂节 安徽休宁
易甲鹣 湖南长沙
吴元泽 湖北郧阳
刘赓云 湖北汉阳
铁良 湖北荆州
杜淮川 安徽合肥
张朝基 江苏上海
萧星恒 湖南长沙
舒厚德 江苏上海
张鸿达 直隶顺天
蒋雁行 直隶河间
1875-1941、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入日本留学,1910年任江北护军使、江北督军、清江督军,后任绥远都统、陆军训练总监,吴佩孚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李泽均 直隶顺天
陶嶝孝 江苏上海
高曾会 直隶天津
吴绍麟 湖南长沙
吴祖荫 湖北武昌
李士锐 直隶天津(毕业后留日任留学生监督,后生平不详)
段兰芳 湖南长沙
骑兵科
王廷桢 直隶天津
1876-1940
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字子明。早年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曾任陆军第一镇正参谋官。清宣统元年(1909)充禁卫军步队统带、旋改马队统带。次年升第二协统领。三年调第一协统领。1914年任陆军第十六师师长,并任江宁镇守使。1917年后历任长江巡阅副使、察哈尔都统等职。
吴禄贞 湖北云梦
1880-1911
1898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骑兵科,旋参加兴中会。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事败后复回日本1902年毕业回国后积极进行革命活动。1903年去长沙,参与策划起义和组织华兴会。次年入京,任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监督。1907年,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到奉天(今辽宁),任军事参议,帮办延吉边务。曾通过实地调查,撰写《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证明延吉乃中国领土,揭露日本侵略者阴谋。1910年,任陆军第六镇统制。1911年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蓝天蔚、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到娘子关,与山西起义军联络,拟组织燕晋联军,进攻北京,被新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视为劲敌。11月7日,在石家庄车站遭暗杀。
华振基 浙江湖州
1911年民国创建后。曾任江南制造局协理
杜钟岷 贵州贵阳
炮兵科
卢静远 湖北郧阳
唐在礼 江苏上海
1880-1964
1895年入广方言馆学习,三年后留学日本,毕业后在新军中任职,民国后官至参谋总长,是袁世凯的心腹,也是支持袁世凯称帝的干将。其遗稿《辛亥以后的袁世凯》一文刊登在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
陆锦 直隶天津
张绍曾 直隶顺天
张绍曾,字敬舆,曾任北洋政府黎元洪时代的国务总监,是清末新军新军中不可多得的具有新思想的将领,辛亥革命有所作为的民主革命者,北洋政府中有见地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1879年10月19日,张绍曾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顺天府大城县张思河村。张绍曾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他出国留学,接受了革命思想。辛亥革命时期他率先响应,积极支持武昌起义,为促进北方民主革命的发展、加速清王朝的灭亡作出了贡献。中华民国建立后,他赞助共和反对复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主张和平,反对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他以在野之身积极支持冯玉祥将军率部北伐,并为之秘密收集情报,以致引起军阀嫉恨而遭到暗杀。著名爱国将军冯玉祥在《我的生活》一书中,对张绍曾曾作出这样的评价:“公公道道地说,张先生实为革命最忠实的朋友。他身冒危险,大量地垫钱,什么也不图,只要助成北伐革命。张先生之死,系为革命牺牲,他的功绩是值得纪念的”。
张绍曾,17岁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与吴禄贞、蓝天巍被称为“士官三杰,19岁毕业被选送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保定速成武备学堂任教官,然后在北洋陆军中历任第2镇帮统、统带,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墓地20镇统制,1907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支持革命军,民国后历任绥远都统、陆军部训练总监、陆军总长、蒙疆回收委员会会长、内阁总理,1924年辞职在天津赋闲。1929年初在天津遭刺客刺杀身亡,据说刺客是张作霖派遣的。
许葆英 浙江海宁
单启鹏 安徽滁洲
毕业后在长沙武备学堂任教习
刘邦骥 湖北汉阳
文华 湖北荆州
万廷献 湖北武昌
1873-1943
1896年考入湖北武昌学堂。毕业后,被选送日本官费留。曾参加孙中山的“兴中会”,又与留日学生组织“励志会”。
1902年回国,在湖北督练新军。1907年奉调进京,先后任陆军部练兵处炮兵监督、军制司司长、军学编译局坐办等职。编有《炮兵操典》等书。后在南京出任陆军第四中学总办。
武昌起义后,万率陆军四中部分学生回鄂参加刘家庙战役,被黎元洪委为顾问。汉阳失守,总司令黄兴东下,黎以万摄理其职,万以难孕人望为由,旋去南京。
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对万多方笼络,并饵以高位,万不为所动。
1912年,北京政府授万以陆军少将,1917年晋升为陆军中将,1943年病逝,经李济深呈请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
工科
章迪骏 湖南长沙
贾宾卿 直隶天津
民国创立时任新军第五镇协统,山东独立时被山东巡抚孙宝琦任命为山东副都督。
邓承拔 湖北武昌
顾藏 广东广州
徐方谦 湖北湖北府
第二期(25人)
步兵科
舒清阿 湖北荆州
回国后曾任湖北防务帮办,民国创立时任公府顾问,其余不详
哈汉章 湖北汉阳
1880年出生,卒年不详
字云裳。回族。湖北陆军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练兵处军学司监督、署军令司副使。彰德秋操时任中央审判官长。宣统元年(1909)初参加筹建禁卫军,任训练处军谘官。次年春,随载涛出国考察陆军。1912年后逐渐投靠袁世凯,曾任总理府谘议。1922年,授将军府将军。1926年回乡寓居。
良弼 直隶顺天
《清史稿》良弼传略:
字赉臣,红带子,隶镶黄旗,大学士伊里布孙。少孤,事母孝。劬学,留学日本陆军学校,毕业归,入练兵处。历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补司长。时新设禁卫军,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迁军谘府军谘使。平日以知兵名,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留意人才,自将帅以至军士,莫不延纳。思有所建树,颇为时忌。主
武昌武昌乱起,各省响应,朝论纷呶,王公贵人皆气馁,莫知所为。良弼独与三数才杰朝夕规画,外联群帅,内安当国,思以立宪弭革命,图救大局,上下皆恃以为重。时袁世凯来京,方议国体,人心不安甚矣。一日,良弼议事归,及门,有人遽掷炸弹,三日而卒。事闻,震悼,优恤如例。其后官绅请立祠於北京祀之。知
良弼良弼刚果有骨气,颇自负,虽参军务,无可与谋,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日有忧色。及遇刺,医初谓可疗,忽有进以酒者,遂死。死未旬日,而逊位诏下,时皆悼之。
庞龙翔 湖北汉阳
冯耿光 广东广州
1880—1965
广东番禺人。字幼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清末任军谘府司长。辛亥革命后任侍从武官。1916年在南京参加抵制袁世凯称帝的活动。后任总统府顾问兼临城矿务局督办,中国银行总裁、董事,新华银行董事长。建国后,任中国银行和公私合营银行董事。
萧先胜 湖北德安
宝瑛 湖北荆州
吴佑贞 湖北德安
敖正邦 湖北施南
蒋政源 湖北武昌
余明铨 湖北武昌
杨正坤 湖北汉阳
华承德 江苏常州
张长胜 湖北武昌
张哲培 福建福州
段金龙 湖北汉阳
骑兵科
萧开桂 湖北武昌
蒋肇鉴 湖北汉阳
炮兵科
龚光明 湖北武昌
王遇甲 湖北武昌
生卒年代不详
字司丞、湖北随宫学堂、日本成城学校毕业后入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任北洋第四镇第七协统领、第四镇统制。
沈尚濂 湖北恩施
许崇仪 广东广州(和许崇智有关系吗?)
工兵科
王麒 福建福州
蓝天蔚 湖北武昌
易乃谦 湖北汉阳
第三期(95人)
步兵科
蒋方震 浙江杭州(1882—1938)
(字百里,浙江海宁人。1899年考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1906年赴德国研习军事。1903年在东京主编《浙江潮》。1912年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1938年5月起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国民党高级军事顾问、陆军上将。蒋百里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国防论》凝聚着他一生军事著作的精华。1938年11月在广西宜山去世。蒋百里的名字似乎更知名些,在第16期陆士中他的总成绩是第一名,蒋百里因此获得日本天皇亲自授予的指挥刀,日本人感觉羞耻,此后将中国留学生单独成队学习,永田铁山是日本学生中的第一名而已。)
周道刚 四川成都(回国后任四川陆军十七镇六十五标标统兼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宣统四年作为四川代表赴天津观摩功新军作战演习,倒袁后任川军第一军(刘存厚)第一师师长,1917年任四川督军,1924年任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四川分会会长,以后经历不详,成都解放时,成都曾有绅士周道刚等十三人联名发电感谢国军投降部队保护了成都不受破坏,不知道这个周道刚是否就是这里的周道刚)
许崇智 广东广州(哦,他是第三期呀,其祖父为晚清河漕总督,因此被包送日本留学)
丁鸿飞 江苏江宁
罗泽玮 四川绥定
曲同丰 山东登州(段祺瑞赫赫有名的“四大金刚”之一,其他三人是靳云鹤、徐树诤、傅良佐)
胡景伊 四川重庆(1878-1950字文澜,巴县人。1901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监学兼教习。辛亥革命后投靠袁世凯,1912年7月任护理四川都督,1913年6月任四川都督。8月4日熊克武在重庆兴师讨袁,他调军队镇压并在各地屠杀革命党人及讨袁军骨干300余人。1915年4月为袁世凯所迫交出军政大权。1938年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受孔祥熙委托调查西康宁属矿产资源。解放后,被特邀为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
张义新 湖北德安
岳开先 四川成都(雍正名将岳钟琪之后,因此被保送日本学习,1935年1月,曾与秦德纯一起与日军谈判解决“察东事件”,其他不详)
上官建勋 河南光州
朱廷璨 安徽凤阳
王体瑞 广东广州
卢金山 直隶天津(1878-1926,直隶(今河北)静海人,字贡廷。早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肄业。回国后,曾任拱卫军中路统领。1913年晋陆军中将,继擢拱卫军参谋长。1921年升任第十八师师长,依附直系。1924年直系败于奉系后,改投皖系,隶吴光新部。1923年任荆宜镇守使。1925年兼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次年调任湖督办,未赴任。 此人卒年一般认为是1926年死于与熊克武部的战争中,但有日本资料说是死于1941,考证在中共洪湖根据地战史中,有红军与湖北民团卢金山部作战之说,不知道是否就是此人。)
贾德耀 安徽庐州(曾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国务总理,北洋政府的军政部长,318惨案的直接责任人,后来生平不详)
刘询 直隶河间
刘鸿达 直隶顺天
潘矩楹 山东济宁(字舟庭,出生于1882年,山东省济宁县人。
早年入新建陆军,后被选送日本,入成武学校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回国后,1907年任第20镇标统,后任第20镇39协协统。因向清廷告密吴禄贞、蓝天蔚有功,1911年被升任第20镇统制。1914年2月,任归化城副都统,7月任绥远都统。任职期间,竭力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效忠;大力放垦土默特旗旗地,发放“乙卯大照”,盘剥蒙汉人民;追捕残杀辛亥革命志士;开烟禁,种罂粟,筹饷加赋,残民自肥。1915年被袁世凯封为一等男,1916年10月去职。1918年任川湘赣粤四省经略使署参谋长。1920年任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高等顾问。1921年任北京政府航空署署长。1922年10月授矩威将军。后任张作霖的高级顾问。)
康宗仁 直隶天津
王玉琳 直隶天津
何国华 山东济宁
孙树林 直隶顺天
祝谦 浙江松州
游捷 湖北武昌
孙宗先 直隶顺天
刘之洁 直隶天津
宫邦铎 山东济南
赵学方 安徽凤阳
陈慰 浙江温州
张松柏 直隶天津
张怀斌 山东泰安
游寿震 浙江温州
周文炳 安徽凤阳
程尧章 安徽颍州(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的儿子)
马廉赙 安徽颍州
李成霖 山东登州
骑兵科
高尔登 浙江杭州(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一任总办(校长)为云
南兵备处总办高尔登兼)
蒋尊簋 浙江绍兴(1882—1931,字佰器,浙江诸暨人。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内院生,后留日学军事。辛亥革命时,曾任浙江都督、大总统军事顾问等职,后在江西响应蔡锷起兵讨袁,民国时期任军事将领、总司令部高级顾问。 )
蔡锷 湖南宝庆(革命先烈)
陈文运 河南光州(北洋边防军第三师师长,段祺瑞的干将)
王丕焕 河南陈州(宣统皇帝登基时署理绥远,后为北洋军绥远旅长)
齐灏 安徽凤阳
程侍墀 安徽徽州
苑尚品 山东曹州(北洋军骑兵第一旅旅长,1912-1913年参加了与外蒙军队的作战)
黄瓒 浙江温州
张仲元 直隶顺天
杨寿柱 江苏常州
干玉龙 奉天金州
炮兵科
章亮元 浙江台州
徐孝刚 四川成都(1916年任四川兵工厂总办,1917年任川军第一师总指挥)
柯森 浙江台州
周家树 湖南长沙
吴晋 江苏江宁
祁文豹 浙江台州
吴金声 江苏镇江
吴光新 江苏徐州(吴光新(1881--?),字自堂,今宿豫县人,日本士官学校炮兵科毕业。回国后,曾人北洋军第三镇炮兵管带、第二十师师长等职。1918年任长江上游北洋军队总司令,同年夏改任四川查办史,率第八师入川,1920年6月,被短祺瑞政府任命为湖南督军,因遭湘人反对未就职。直皖战争爆发,曾被吴占元所捕,并作为安福系祸首之一被拘。1924年任段祺瑞内阁陆军总长和陆军训练总监,这是他一生仕途的高峰。
吴光新在官场上飞黄腾达,主要是得益于北洋军阀首领之一段祺瑞的提携,因为他是段的妻弟,而且段祺瑞的少年时期是在宿迁度过的,这里得介绍段祺瑞在宿迁的经历:
段祺瑞原籍安徽合肥,其父为清兵营官,于清同治年间驻防宿迁南营盘(城南牛角湾村一带)。因营盘中没有军人子弟读书的学堂,少年段祺瑞便就学于牛角湾一个私塾老师家。段的父亲在宿迁驻防时间很长,成年后段祺瑞和圩内吴家丝线店女儿结了婚。后来,他父亲调防,段祺瑞随父离宿。此后,段祺瑞曾和当年在宿迁的同学申孟达等有书信来往。段任北洋军阀政府临时执政时,申孟达去北京拜见他,他热情接待,并给申孟达一个临时执政府咨仪的头衔。随着段祺瑞的发迹,段的妻弟吴光新亦如鱼得水。1926年段祺瑞内阁倒台,吴光新便随之下野)
张树元 山东武定(1879-1934,山东督军、山东省长、执政府军事厅长)
王汝勤 直隶顺天(直隶密云(今属北京市)人,字幼甫。早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河南都督府参谋长、江西督军参谋长、湖北荆宜镇守使、陆军第八师步兵第十五旅旅长。1917年率部从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旋升陆军第八师师长。后又任长江上游总司令、帮办湖北军务善后事宜等职。1925年为善后会议会员。)
付良佐 湖南乾州
陈懋修 江苏江宁
童焕文 安徽滁洲
管云辰 江苏淮安
崔霈 江苏徐州
陈正仁 河南汝宁
韩国饶 河南光州(云南辛亥起义时任云南新军炮标统带)
段景勋 安徽庐州
田书年 直隶天津(北洋陆军少将)
蒋廷梓 江苏徐州(北洋陆军中将,1912年任兵工厂统率办事处督办处处长)
金玉清 江苏常州
高有成 安徽凤阳
马风廷 直隶顺天
周良才 安徽凤阳
李馨 直隶天津
朱文藻 安徽庐州
陈文煜 直隶顺天
刘景烈 江西赣州
工兵科
张孝准 湖南长沙
与蒋百里、蔡锷同被称为日本士官学校的”中国三杰“。毕业后从事革命活动,长期跟随黄兴。
刘荃业 福建福州
金麒 江苏上海
姚鸿法 江苏镇江
其父是清政府陆军部左丞相姚锡光,回国后在山西新军中任43混成协协统。袁世凯称帝时与唐在礼和其他在京高级军官蒋尊簋、孙武、蒋作宾、陆锦、覃师范、张士钰、张一爵、蒋方震、陈仪等十二人举行赞成帝制的签名活动联名表示支持。
徐朝宗 浙江绍兴
柯佐清 浙江台州
林调元 浙江温州
李振身 浙江绍兴
孙铭 江苏江宁
周家诚 浙江台州
虞克震 安徽庐州
王光照 江苏江宁
高景炜 河南陈州
齐国璜 安徽徽州
程干青 浙江台州
辎重科
毛继成 山东武定
杨祖德 山东莱州
汪庆辰 安徽徽州
方咸五 江苏扬州
第四期(83人)
步科
张承礼 浙江杭州
周承炎 浙江杭州
蒋作宾 湖北德安
傅一锐 浙江杭州
钱家沅 浙江杭州
石星川 湖北武昌
魏兰 浙江处州
李宣倜 福建福州
吴祉贞 湖北德安
刘一清 湖北武昌
程守箴 湖北黄州
覃师范 湖北武昌
杜锡钧 直隶河间
金永炎 湖北汉阳
徐卓 浙江杭州
吴经明 湖北施南
吴钟熔 浙江温州
窦洪胜 湖北武昌
裕宽 湖北荆州
祺昌 湖北荆州
沈尚朴 湖北施南
吴杰 浙江杭州
张学龄 山西太原
高佐国 湖北宜昌
张斯鹿 江苏镇江
王家驹 湖北德安
何澄 江苏常州
赵康时 湖北郧阳
饶景华 广东兴宁
何佩榕 湖北施南
余钦翼 湖南常德
田应诏 湖南凤凰
张明远 湖北荆州
李云龙 湖南长沙
陶德瑶 湖北襄阳
刘立鳌 湖北长沙
寿昌田 浙江绍兴
骑科
沈纲 福建福州
王琪 直隶北京
刘国祥 湖南长沙
庆芳 湖北荆州
汪莹 安徽徽州
蒋隆芬 湖南长沙
萧思鹤 广东广州
卢牟荣 广东广州
王煦 浙江杭州
山有升 湖北汉阳
汪树壁 安徽徽州
方声涛 福建福州
刘嗣荣 四川潼川
炮科
李祖植 江苏常州
翁之谷 江苏苏州
庄翼 江苏常州
周斌 湖北襄阳
朱兆熊 湖北汉阳
噶勒炳阿 湖北荆州
姜明经 湖北黄州
向瑞琮 湖南长沙
史久光 江苏镇江
沈郁文 湖北汉阳
熊祥生 湖北汉阳
刘维焘 广东潮州
曾继梧 湖南宝庆
刘燮元 湖北荆州
邵保 湖北武昌
马祖全 湖北武昌
梁训勤 福建福州
童序鹏 湖北汉阳
李造 浙江海宁
陈璩章 湖南永州
工科
翁之麟 江苏苏州
王永泉 直隶天津
李祖宏 江苏常州
张策平 山西太原
陈从义 安徽庐州
刘绳武 湖北汉阳
双祥 湖北荆州
那玛善 湖北荆州
王若俨 浙江杭州
辎重
王占海 河南汝宁
萧鸿升 湖北安陆
汪标 浙江杭州
步科
王孝缜 福建福州
沈同午 江苏苏州
王风清 湖北汉阳
黄恺元 湖北宜昌
石铎 浙江温州
丁人俊 浙江温州
何成睿 湖北德安
胡百炼 湖北郧阳
黄本璞 湖南黔阳
陈乾 湖北黄州
李致梁 湖南常德
李肇民 福建福州
李浚 湖北襄阳
钟体乾 四川成都
夏占奎 湖北黄州
雷寿荣 湖北武昌
蒋国径 湖南常德
陈之骥 直立遵化
谢武炜 湖北黄州
舒和钧 湖南辰州
蔡绍忠 湖北襄阳
刘保原 江苏常州
王文卿 湖北襄阳
骑科
袁华选 湖南宝庆
汪镐基 浙江嘉兴
范熙绩 湖北汉阳
邬致权 四川成都
锡琨 满洲镶黄旗
张翼鹏 湖南长沙
刘栎茂 湖南常德
炮科
谭学夔 广东广州
简业敬 湖北汉阳
陈仪 浙江绍兴(浙江省省长)
杨齐风 湖北宜昌
金在兹 湖北宜昌
涂永 四川成都
石陶钧 湖南宝庆
叶秉甲 湖北德安
李宝茂 湖北汉阳
春群 湖北荆州
沈汪度 湖南长沙
工科
王凯成 浙江杭州
吴和宣 安徽安庆
殷承献 云南曲靖
姜登选 直隶冀州
张炳标 湖北汉阳
杨源春 湖南宝庆
丁衡 浙江绍兴
庄光忠 江苏常州
注释:中国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始于明治33年(1900年),第一期入校是明治33年12月,明治34年11月毕业,类同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第13期。
第二期入学明治34年12月,毕业于明治35年11月
第三期入学明治36年12月,毕业于明治37年11月,此期是士官学校第16期,也就是说蔡锷、许崇智和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是同期同学。
第四期入校明治39年(1906年)12月,毕业明治41年(1908年)5月。这期学生似乎上一插班到陆士第20期学习的,但详细待考证。
第五期入校明治40年(1907年)7月,毕业于明治41年11月(1908年11月),这期同学似乎是插班到陆士第21期。
第六期入校明治40年12月,毕业于明治41年12月,此期学生比上一期学生晚来了5个月,毕业仅晚了一个月,似乎也是随陆士21期学习的。
步科
冯衡 江苏常州
谭瀛 广东肇庆
孙国英 直隶天津
杨邦藩 江苏无锡
厉尔康 浙江杭州
王肇基 广东广州
杨廷赙 四川重庆
世铭 广东广州
胡谦 江西赣州
秉钺 浙江杭州
王桂山 福建福州
尹扶一 湖北荆州
覃鎏钦 广东广州
穆恩堂 山东青州
龚维疆 安徽庐州
孙传芳 山东济南(大帅)
沈觐恩 福建福州
胡棠 江苏扬州
李孔嘉 广东广州
谢昭 广东广州
朱启舜 浙江绍兴
长清 湖北荆州
黄金桂 江苏江宁
赵士槐 广东琼州
张华辅 湖北德安
赵复祥 云南顺宁
李根源 云南永昌
林爽 四川成都
张济元 山东济南
张荣光 广东广州
梁光谦 广东广州
丁慕韩 四川江津
尹昌衡 四川成都(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名人)
胡万泰 安徽寿州
志元 京旗正红旗
刘存厚 四川成都(大名鼎鼎的四川军阀)
彭道成 湖北兴山
荣宣 湖北荆州
卢启泰 湖北汉阳
刘宗纪 直隶河间
马名骥 河南开封
连城 北京满洲正白旗
胡学申 湖南沅州
宫其彬 广东南雄
黄国梁 陕西汉中
刘汝赞 直隶河间
罗佩金 云南
景斌 绥远镶红旗
刘祖武 云南昆明
车贺龙 广东高州
孙荣 安徽寿州
吴藻华 江苏常州
刘成 江西吉安
周骏 四川成都
杨文恺 直隶天津
陈强 湖南常德
孔昭度 广东广州
邱志龙 四川成都
欧阳武 江西吉安
炳炎 陕西
郑长垣 直隶顺天
荣琨 北京满洲享黄旗
刘国梁 安徽安庆
李万祥 云南临安
王兆翔 湖北宜昌
李德湖 安徽寿州
蓝任大 广东惠州
余英华 广东惠州
印荣 北京汉军正蓝旗
卢焕 直隶定州
李伯赓 云南大理
戈宝琛 直隶顺天
莫擎宇 广东广州
乔煦 山西太原
孙绍基 浙江绍兴
魏国钧 陕西同州
张瑜 山西太原
蒲鉴 江苏江宁
沈靖 浙江温州
崇恭 满洲正黄旗
阎锡山 山西五台(阎老西)
王振 山东青州
万德尊 湖北安陆
孔庚 湖北黄州
李鸿祥 云南
恩锡 江苏江宁
叶荃 云南顺天
绍祺 四川成都
蒋荫曾 直隶永平
杨曾蔚 河南开封
李敏 云南
高声振 湖北黄州
叶佩薰 湖北黄州
李隆中 湖南长沙
郑开文 云南临安
吴剑学 湖南长沙
仇式匡 湖南长沙
梅焯敏 湖南长沙
王鉴珍 直隶正定
朱树藩 湖南凤凰
叶成林 云南
左全忠 湖南衡阳
潘志岐 江苏苏州
姚以介 山西绛州
程子楷 湖南郴州
张开儒 云南东川
炮科
田遇荣 直隶广平
周宗祥 直隶河间
李烈钧 江西南昌(大名鼎鼎)
程潜 湖南长沙(大名鼎鼎)
苏焕图 广东广州
得全 直隶北京汉军镶黄旗
武滋荣 山西汾州
顾祥麟 江苏常州
张耀 湖南长沙
王宝善 山西太原
张原德 直隶天津
冯家俊 直隶河间
工科
黄慕松 广东嘉应
韩风楼 河南开封
杨志澄 广东嘉应
陈其蔚 浙江金华
梁心田 山东济南
林文英 福建福州
禧光 建昌营镶黄旗
徐家容 湖北襄阳
余鹤松 江西抚州
罗炜 四川嘉定
吴乐三 山东沂州
成炳荣 湖北荆州
欧阳沂 云南临安
陈宏萼 广东潮州
王廷治 云南
刘洪基 直隶顺天
华世中 直隶天津
辎重
刘乃勋 直隶冀州
江隽 湖南岳州
吴友松 湖南常德
焦纯礼 山西忻州
杨集祥 云南楚雄
谢家琛 直隶天津
吴炳元 湖北安陆
第七期
共55人,1908年11月入校,1910年5月毕业
步科
王深福建福州
周应时江苏常州
唐义彬湖南宝庆
吴思豫浙江嘉兴
孙象宸安徽颍州
隆寿直隶顺天
周焱儒贵州贵阳
陈经四川成都
孙葆容福建福州
寿明京旗正黄旗
包述先甘肃巩昌
关松秀山西绥远
勤伦直隶顺天
张鼎勋安徽庐州
陆光熙浙江绍兴
姚受唐奉天奉天
何浩然浙江温州
巨纯如直隶顺天
鸿宾直隶天津
徐树铮江苏徐州
吴观乐直隶正定
张寿熙安徽庐州
唐之道直隶大名
陆绍武安徽颍州
培模陕西西安
春荣江苏京口
徐涛江苏南通州
朱熙湖南常德
骑科
曾承业四川叙永
陈复初湖南辰州
李长润山东济南
金寿良京旗镶黄旗
杨荩诚贵州贵阳
张文林直隶正定
尹同愈江苏淮安
余范传湖南长沙
宋邦翰安徽庐州
杨翼湖南宝庆
炮科
方日中河南光州
邓翔华四川重庆
张文通直隶河间
张益谦陕西同州
鹏兴江苏江宁
颜景宗直隶河间
余维谦陕西同州
张汉堂直隶河间
程晋煌江苏江宁
宋子扬江苏徐州
吴景震福建福州
彭廷仪湖南永顺
工科
张宣湖南长沙
文祺四川成都
江煌安徽宁国
接宗湖北荆州
程恒式江苏江宁
第八期
54人,1909年12月入校,1911年5月毕业
步科
戢翼翘湖北郧阳
1885-1976
字劲成、勋成,湖北房县人,1905年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堂,继而留学日本,1909年11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1年5月毕业,参加过1915年云南护国运动,后任南京陆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江苏第四旅旅长、安国军第29军军长、四洮铁路局局长,1929年10月29日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1931年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北平行营参谋长、直隶行政院北平政务委员会财政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1933年5月19日任军事委员分会委员。1935年4月5日升中将。1946年3月1日被聘为制宪国民大会北平市区域代表。1947年3月1日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6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会常委。新中国成立前离开大陆到台湾,曾经担任过民社党主席团主席、总统府资政。1976年8月在台湾台中市去世。
姜梅龄云南广西府
1921年顾品仙赶走了唐继尧,成为云南大军阀。其参谋长就是姜梅龄,1922年3月24日,在与唐继尧部队作战时,顾品仙司令部遭到敌军突然袭击,姜梅龄和顾品仙先后被乱军击毙。
张辉瓒湖南长沙
1884-1931
字石侯,湖南长沙人,湖南弁目学堂毕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1911年回国任湖南陆军参谋。1912年任北平军需学校总队长。1914年任经界局局长。赴德国考察。1917年护法战争中任游击司令,1918年任兵站总监,1920年任湘军整编第二防区总司令,后任湘军第四混成旅旅长,1921年任湖南省全省警备处处长,1923年任湘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湘军第一军第九师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第二军第四师师长,后任第二师师长,1927年5月12日任第二军副军长。1828年代理第八军军长,1929年任湖南省政府委员,1929年9月10日任第18师师长兼南昌卫戍司令和江西剿匪总指挥,1930年12月参加对红军的围剿,12月30日在龙冈战败被俘,1931年1月28日被红军处决。
张焕相奉天镶黄旗
字召棠,1911年回国后任奉天都督府参谋,盛武将军公署顾问、奉天渔业商船保警局长。1917年任黑龙江督军府参谋长,1918年任陆军第18混成旅旅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副司令。1921年兼滨江镇守使。1922年任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1925年任中东铁路代理督办兼地亩局长。1926年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后改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航空军代理总司令,1931年投降日军,成为汉奸,1932年任伪满洲国协和会指导部长,1937年任司法部大臣。日本投降后隐居沈阳、北平等地,1950年被人民政府逮捕,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卒年不详。
于珍奉天铁岭
谢刚德四川成都
孙学渊四川遂川
路孝忱陕西西安
字丹浦,1881-1932,1911年回国后任云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1921年9月7日任中华民国政府(广州)总统府参军。1923年任国民党本部军事委员会委员。7月任中央直辖山陕讨贼军总司令,后任武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1929年任江西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1930年12月任新编第13师师长,1932年病逝。
王之藩奉天新民
李盛唐奉天承德
1911年毕业回国后任蒙边办公署参谋长、洮辽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32年成为汉奸。历任伪满洲国军政部参谋司司长、军政部次长。后经历不详。
张子贞云南大理
1878-1931,字青圃,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后人校长,辛亥革命时率讲武堂学生积极作战,革命成功后任云南军都督府牒查部长,后任滇军第一师师长1916年因反对唐继尧被免职,转任参谋厅厅长,继而拥护袁世凯称帝,事败潜逃,与曲同丰北去,投奔皖系军阀,后经历不详。
张鉴衡奉天开原
应振复奉天承德
于国翰铁岭
字一之,1886年出生,毕业回国后参加奉军,1914年任奉军第27师参谋,后任奉天讲武堂教员、黑龙江督军署副官、吉林督军署军务科长、保安总司令部参谋长、安国军总司令部军事部部长、军事部次长兼参谋处长。1928年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参议兼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伪满洲国成立后仍担任该公司理事长,后经历不详。
王琦昌四川资川
王兴文奉天辽阳
彭士彬奉天铁岭
丁澄复奉天昌图
王静修奉天承德
泽赙奉天正红旗
陈嘉佑湖南长沙
1881-1937,字护方、护黄。1916年在湘军任湖南护国军第一师第四梯团长、后任第二师第三旅旅长,1920年任湘军整编第七防区司令,11月任湘军第六混成旅旅长,1922年6月任讨贼军湘军第一路司令,1923年8月8日任湖南讨贼军湘东第一军军长,11月21日任湘军第6军军长,驻粤湘军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师师长。1925年任第二军教导师师长,北伐时留守广州任警备司令,1927年任第13军军长,1928年1月任第14军军长,2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5月任湖南省政府委员,1930年中原大战加入反蒋阵线,同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1931年12月重新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1937年1月27日病逝。
德山直隶顺天
施承凯奉天辽阳
郑遐济安徽六安
孔繁蔚山东兖州
1885-1969,字润生、云生。1904年毕业于山西武备学堂,1906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1911年奉同盟会东京总部指示回到山西,参加了光复太原的战斗,后任山西军政府参谋部副部长、山西陆军第12混成旅旅长及第二师师长及大同镇守使。192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5月21日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省建设厅厅长。1929年12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6年任中将。新中国成立后,任国民党民革中央委员和山东省常务委员、政协山东省委员。
李刚培湖南长沙
金鼎彝安徽安庆
延年奉天镶黄旗
骑科
刘德权奉天正白旗
孙德馨直隶天津
潘守蒸山东济宁
雷崇修陕西西安
熙洽奉天正蓝旗
字格民,1884年生,毕业回国后历任黑龙江都督府参谋、广东省长公署咨议,后任东三省讲武堂教育长、东三省巡阅使参谋处处长、蒙藏经略使军务处长、东北陆军10旅旅长、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军务处长、吉林军务善后事宜督办公署参谋长、吉林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兼吉林陆军训练总监。918事变后成为汉奸,积极参与伪满洲国的建国运动,1932年任威满洲国财政部总长、财政大臣、吉林省长。1935年任宫内府大臣。日本投降后被逮捕,新中国成立后病死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邢士廉奉天承德
1885-?字隅三,毕业后在奉军中任职,1925年任淞沪戒严总司令,1926年任东北陆军20师师长=京师军警署督察长,1927年代表张作霖出使山西,后兼任北京卫戍司令,不久改任大元帅府侍从武官,1928年任辽宁省政府委员、讲武堂教育长、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顾问,918后任吉长地区警备司令官兼步兵第四旅旅长。1932年任伪满洲国新京地区司令官兼第10混成旅旅长,后任中央陆军训练处处长、军事大臣。日本投降后被逮捕,后病死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田宗滇湖南永顺
刘睿桥奉天兴仁
赓都奉天镶黄旗
何廷榆直隶永平
张修敬江苏江宁
方鼎英湖南宝庆
1888-1976,字同春,号伯雄,1903年考入长沙明德学堂,1904年赴日本留学并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毕业回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教官,武昌起义后赴武汉参战,北京政府成立后任陆军部科员。1917年再度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陆军炮兵学院、千叶野战炮兵射击学校和帝国大学学习军事技术。1921年回国任湖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及援鄂军参谋长,1923年任湖南讨贼军第一军参谋长兼代理军长。1924年任湘军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同年底任大元帅府北伐军特谴军总指挥。1925年8月任湘军整理处副监和湘军讲武堂帮办,同年10月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部长,1926年任军校代理教育长、兵器研究处长兼入伍生部长。北伐期间留任广东任代理黄埔军校校长兼黄埔要塞司令。1927年任新编13军军长,12月任广州政治分会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赴南京任军事委员会委员,被蒋介石改编为第46军参加二次北伐,期间升任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1929年任讨逆军第一路右翼军副司令兼肆意追击队副司令,参加与广西军阀混战,后以第一路军总指挥建44师师长职务参加中原大战,1930年4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3年参与福建事变,失败后逃至香港,西安事变后到南京,1938年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抗战胜利后任湖南参议会参议员,1948年秘密与中共联系策划起义,1949年帮助程潜=陈明仁进行湖南起义,起义后任解放军四野高级军事顾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省司法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湖南省委员会副主任,是全国政协第2、3、4届中央委员,1976年因脑溢血病逝于湖南长沙。
炮科
景云奉天正蓝旗
周炯伯四川资兴
王风鸣奉天承德
张厚琬湖北武昌
杨玉亭奉天铁岭
宗式马湖南长沙
吉兴奉天正白旗
尹风鸣河南开封
陈荆玉奉天承德
工科
邬序彬湖南宝庆
王静寿奉天复州
夏尊武江苏大仓
赵钟奇云南大理
金麟京旗镶红旗
第九期
37人,1910年12月入校,1911年11月因辛亥革命爆发而退学
步科
杨裕三江西吉安
长升湖北荆州
吴安伯江西南昌
宋鹤庚湖南长沙
增荣直隶北京
杨曲钦直隶保定
伍毓瑞江西南昌
戴作楫江西吉安
李源昆直隶顺天
刘召棠直隶顺天
维新直隶顺天
张惟圣江西南昌
潘祖培河南开封
张庄湖南长沙
彭寿恒湖南长沙
吕烈培河南开封
于镜澈四川成都
增福直隶北京
张子固河南开封
张宗福陕西西安
郭庆藩湖南长沙
会超四川成都
田辅基河南开封
田执中直隶保定
王廷藻江西抚州
荫奎直隶北京
段志超安徽安庆
文巨直隶顺天
刘恩波直隶顺天
骑科
英启直隶北京
燕书春直隶正定
王金钰山东临清
臧式毅奉天兴仁
刘文明安徽庐州
奎山直隶北京
炮科
齐宝贤山东临清
工科
白宝瑛直隶顺天
姜登选
姜登选,字超六,188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