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 吴烟波)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知道利用物质的性质,可以鉴别物质。明确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基础;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与能力。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其区别;在运用中逐步理解两个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共同之处。体验并乐于运用比较进行学习的技能和技巧。运用归纳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通过讨论、交流与
2、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讲解中渗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在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的同时,感受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实验现象中形成化学知识的观察点,增强对实验兴趣的持续、自觉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过程:一、物质的变化教 学 的 过 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观看、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
3、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分组实验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
4、并交流讨论结果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由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二、物质的性质教 学 的 过 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
5、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分组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列举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学生思考判断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认真听讲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学生观察并讨论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
6、动交流和讨论。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板书设计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性质变化颜色、气味、状态、溶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改变变化过程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区别: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区别:是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