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车辆保养操作流程(顶起位置一至顶起位置三)
1、在工单上填写考生姓名、考核日期、考核车型、学校名称。
2、查看工单上作业内容及要求。
3、查看工单上需要填写的测量值或故障点。
4、领取钥匙(不放口袋)。报告考官,考核可以开始。开始考核并计时。
5、工量具准备。准备翼子板布、格栅布、四件套、擦布,并移动工具车至左后位。
6、在车辆左后位检查确认,车辆停放周正,举升机处于低位。
7、在车辆右前位检查确认,车辆停放周正。准备预检。
8、在车辆右后轮安装车轮挡块,安装尾排,在车辆左后轮安装车轮挡块。
9、拿取钥匙、四件套,打开左前门,安装四件套,插入钥匙打到点火档,释放前盖锁,降下四门车窗,关闭车门。
10、移动工具车至正前位。打开前盖,安装撑杆,使支撑稳定。
11、安装翼子板布、格栅布,开始预检。
12、拿取擦布。检查机油液位,检查冷却液位,检查洗涤液位,检查制动液位。
13、收翼子板布、格栅布。关闭前盖。
14、请辅助人员上车,准备前部灯光检查。
15、启动车辆,开始前部灯光检查。
16、打开小灯,检查前部示宽灯点亮正常。
17、打开近光灯,检查近光灯点亮正常。
18、打开远光灯,检查远光灯点亮正常。
19、打开前雾灯,检查前雾灯点亮正常。
20、关闭前雾灯,关闭远光灯,关闭小灯。
21、打开左转向灯,检查左前转向灯、左侧转向灯闪亮正常。
22、打开右转向灯,检查右前转向灯、右侧转向灯闪亮正常。关闭转向灯。
23、打开报警灯,检查前部报警灯、左右侧报警灯闪亮正常。关闭报警灯。
24、前部灯光检查完毕。发动机熄火,钥匙打到点火档。准备后部灯光检查。
25、移动工具车至左前位。准备直尺、手电、轮胎花纹深度尺、胎压表、肥皂水。移动工具车至左后位。
26、开始后部灯光检查。打开小灯,检查后部示宽灯、牌照灯点亮正常。
27、打开前、后雾灯,检查后雾灯点亮正常。关闭前后雾灯,关闭小灯。
28、踩刹车,挂倒档。检查倒车灯、制动灯、高位制动灯点亮正常。挂空档,松刹车。
29、打开左转向灯,检查左后转向灯闪亮正常。
30、打开右转向灯,检查右后转向灯闪亮正常。关闭转向灯。
31、打开报警灯,检查后部报警灯闪亮正常。关闭报警灯。
32、后部灯光检查完毕,请辅助人员下车。
33、脱帽,拿直尺、手电上车。
34、检查左前座椅固定螺栓无松动,前后滑行正常。
35、检查确认,变速杆挂P档,手刹拉起。
36、关闭点火开关,拔出钥匙,检查转向盘锁止情况。钥匙转到ACC档,检查方向盘自由转动正常。检查方向盘松旷情况。
37、钥匙打到点火档,检查机油压力警报灯、电瓶放电警报灯、发动机故障指示灯和其他故障报警灯。检查安全带报警灯点亮情况。
38、检查左前座椅安全带锁无松动,检查左前座椅安全带拉伸、收缩、锁止功能正常,检查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工作正常,检查安全带锁锁止、解锁功能正常。
39、放下手刹并将手刹拉起至第一槽/响,检查驻车制动警报灯点亮情况。放下手刹并将手刹拉起,检查驻车制动行程。
40、反复踩下制动踏板,检查制动踏板的响应性、有无异响或松动。
41、准备启车。检查确认,手刹拉起,变速杆挂P档(手动档车挂空档)。
42、踩下刹车(手动档车同时踩下离合),启车,发动机能正常启动。检查机油压力报警灯、电瓶放电报警灯点亮情况。
43、检查制动助力器工作情况。启车后制动踏板下沉,真空助力工作正常;反复踩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无异响或松动;放下手刹,将制动踏板完全踩下,用直尺检查制动踏板余量。检查后,拉起手刹。
44、方向盘打直,检查方向盘自由行程。
45、边转方向盘边按喇叭开关,检查高低音喇叭音量音调情况。
46、打开小灯,检查仪表板灯、示宽灯指示灯;打开近光,打开远光,检查远光灯指示灯;打开前雾灯,检查前雾灯指示灯;打开后雾灯,检查后雾灯指示灯。关闭前后雾灯,关闭远光灯,关闭近光灯,关闭小灯。
47、打开左转向灯,检查左转向指示灯,检查变光开关回位情况;打开右转向灯,检查右转向指示灯,检查变光开关回位情况。关闭转向灯。
48、打开危险报警等,检查危险报警指示灯。关闭危险报警灯。
49、打开顶灯至“on”位置,检查顶灯点亮情况。打开顶灯至“door”位置,检查门控指示灯(开关车门)。
50、打开喷洗器,检查喷洗器的喷射状态、喷射位置、刮水器刮拭情况。
51、打开雨刮手动档,检查检查刮水器的工作情况;打开雨刮间歇档,检查刮水器的工作情况;打开雨刮低速档,检查刮水器的工作情况;打开雨刮高速档,检查刮水器的工作情况;关闭雨刮,检查雨刮停止位置是否正常。
52、踩下制动踏板,关闭发动机,制动踏板高度应保持30s,检查真空助力器气密性是否正常。反复踩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高度应逐次变高,检查真空助力器真空功能是否正常。反复踩下制动踏板,解除真空助力。
53、变速杆挂空档,放下手刹。打开行李箱盖、燃油盖。
54、下车用直尺检查制动踏板高度、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使用手电)。
55、关闭车门。直尺、手电复位。
56、打开左前门,检查车门铰链有无异响、松动,检查车门限位器工作正常,检查门控灯点亮正常。
57、关闭左前门,检查门控灯熄灭正常。
58、打开左后门,检查车门铰链有无异响、松动,检查车门限位器工作正常,检查门控灯点亮正常,检查左后门儿童锁功能正常。
59、检查左后座椅无松动,检查左后座椅安全带锁无松动,检查中间座椅安全带无松动,检查中间安全带锁无松动,检查中间安全带锁锁止、解锁功能正常,检查左后座椅安全带拉伸、收缩、锁止功能正常,检查左后座椅安全带锁锁止、解锁功能正常。
60、关闭左后门,检查门控灯熄灭正常。
61、打开车身油箱盖,检查油箱盖无变形损坏,检查油箱盖铰链无松动。
62、打开燃油箱盖,检查燃油箱盖无变形损坏,检查橡胶密封圈有无变形、老化、损坏,检查真空阀无油污、锈蚀。安装燃油箱盖,拧紧,检查扭矩限制器工作正常。关闭车身油箱盖。
63、按压左后减振器,检查减振力正常。撤出左后轮挡块。
64、用抹布清洁左侧尾灯,检查尾灯无划伤,无裂纹损坏;检查尾灯安装位置正常;用手推拉尾灯,检查尾灯无松动。
65、打开后盖,检查铰链无异响、无松动;检查行李箱灯安装正常、点亮正常;检查行李箱灯开关功能正常。
66、对后保险杠做好防护,拆卸备胎。将备胎放到备胎架上,检查备胎。
检查胎面无裂纹损坏,无异物嵌入,无异常磨损;检查胎侧无裂纹、无鼓包、无损坏;检查轮圈轮盘无变形、腐蚀、划伤;轮胎沟槽深度尺校零,测量胎面沟槽深度;胎压表开机,调整单位kPa,测量胎压;使用肥皂水检查漏气并清洁,胎压不足需进行充气。
67、安装备胎,收好防护,关闭后盖。
68、撤除尾排。(地面有水及时清洁。)
69、用抹布清洁右侧尾灯,检查尾灯无划伤,无裂纹损坏;检查尾灯安装位置正常;用手推拉尾灯,检查尾灯无松动。
70、按压右后减振器,检查减振力正常。撤出右后轮车轮挡块。
71、检查车辆后部有无倾斜。
72、打开右后门,检查车门铰链有无异响、松动,检查车门限位器工作正常,检查门控灯点亮正常,检查右后门儿童锁功能正常。
73、检查右后座椅无松动,检查左后座椅安全带锁无松动,检查右后座椅安全带拉伸、收缩、锁止功能正常,检查右后座椅安全带锁锁止、解锁功能正常。
74、关闭右后门,检查门控灯熄灭正常。
75、打开右前门,检查车门铰链有无异响、松动,检查车门限位器工作正常,检查门控灯点亮正常。
76、检查右前座椅固定螺栓无松动,前后滑行正常。
77、检查右前座椅安全带锁无松动,检查右前座椅安全带拉伸、收缩、锁止功能正常,检查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工作正常,检查安全带锁锁止、解锁功能正常。
78、拆卸手套箱,取出空调滤芯,检查空调滤芯安装方向正常,检查滤芯有无脏污、变形损坏。
79、安装空调滤芯,安装手套箱。
80、关闭右前门,检查门控灯熄灭正常。
81、按压右前减振器,检查减振力正常。
82、用抹布清洁右侧大灯,检查大灯无划伤,无裂纹损坏;检查大灯安装位置正常;用手推拉大灯,检查大灯无松动。
83、用抹布清洁左侧大灯,检查大灯无划伤,无裂纹损坏;检查大灯安装位置正常;用手推拉大灯,检查大灯无松动。
84、按压左前减振器,检查减振力正常。
85、检查车辆前部有无倾斜。
86、打开前盖锁。推工具小车至正前位。直尺、轮胎花纹深度尺、胎压表、肥皂水复位。准备擦布、手电、力矩扳手、机滤扳手、吸盘。准备车辆底部检查作业。
87、打开前盖,检查铰链无异响、无松动。用撑杆将前盖支撑稳定。
安装翼子板布、前格栅布。 (预检准备)
88、打开机油机油加注口盖,并盖上擦布。移动工具车至左前位。(更换机油准备)
89、进行举升准备。在左前位检查车辆周围有无障碍,检查确认左侧车门已关闭。
90、在右后位检查车辆周围有无障碍,检查确认右侧车门已关闭。
91、安装左后举升臂,安装左前举升臂,安装右前举升臂,安装右后举升臂。
92、操作举升机举升至举升臂与车身接触时,停止举升。
93、检查左后举升臂支点位置,检查左前举升臂支点位置,检查右前举升臂支点位置,检查右后举升臂支点位置。必要时,操作举升机下降至举升臂最低位置,调节举升臂支点位置。
94、操作举升机举升至车轮刚离开地面时,检查车辆支撑稳定。
95、操作举升机继续举升,举升过程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96、操作举升机举升至低位(顶起位置二),前轮离地30cm。准备检查下臂球节。
97、(口述部分)要求:
(1)方向盘打直,使用刹车锁踩下刹车。
(2)在每个前轮下面各放置一个高度为20cm的垫块。
(3)降低举升机,至前悬架卸载。
(4)检查下臂球节间隙是否正常,检查球节防尘罩无裂纹损坏。
98、操作举升机继续举升,举升过程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99、将举升机举升至高位,落锁。
100、使用拖布清洁地面。
101、移动工具车至正前位。
102、检查转向齿轮箱无漏油,检查转向管路无变形、无漏,检查转向泵无漏油。(必要时,借助手电。)
103、检查发动机前端油封无漏油,检查发动机前端盖接合面无漏油,检查机油滤清器无漏油,检查油底壳接合面无漏油,检查机油排放塞无漏油,检查后端油封无漏油。(必要时,借助手电。)
104、检查ATF排放塞无漏油,检查自动变油底壳接合面无漏油,检查自动变壳体接合面无漏油。(必要时,借助手电。)
105、检查检查输入轴油封无漏油,检查左右半轴油封无漏油。(必要时,借助手电。)
106、检查轴拉索伸出区无漏油,检查油尺导管接合面无漏油。(必要时,在顶起位置一从上方目视检查。)
107、检查冷却器管路无变形无漏油,连接软管无扭曲变形、无老化裂纹,卡箍连接正常。(必要时,在顶起位置一从上方目视检查。)
108、移动接机油机,对正接油位置,调整好接油盘高度。
109、使用14mm梅花扳手拧松发动机放油螺栓,用手拆下放油螺栓,开始排放机油。
110、扳动左侧车轮向左偏转一定角度。检查左前减振器无变形损坏、无渗漏,检查减振弹簧无损坏。(在转向节前方检查。必要时,借助手电。)
111、检查左前制动管路无干涉、无变形、无渗漏、安装正常,检查制动软管无扭曲、无老化裂纹,检查制动器无渗漏,检查下臂球节防尘套有无老化裂纹。(在转向节前方检查。必要时,借助手电。)
112、转动车轮一周,检查左前外侧半轴护套有无老化裂纹、无润滑脂渗漏、卡箍连接正常,检查内侧半轴护套有无老化裂纹、无润滑脂渗漏、卡箍连接正常。(必要时,借助手电。)
113、扳动左侧车轮复位。检查左侧横拉杆有无变形损坏,检查外侧球头防尘套有无老化裂纹,检查内侧球头防尘套有无老化裂纹、卡箍连接正常,手动检查横拉杆球头有无松动摇摆。(必要时,借助手电。)
114、检查下臂球节防尘套有无老化裂纹,检查减振器无变形损坏、无渗漏,检查减振弹簧无损坏,检查制动管路无干涉、无变形、无渗漏、安装正常,检查制动软管无扭曲、无老化裂纹。(在转向节后方检查。必要时,借助手电。)
115、检查燃油制动管路有无变形损坏、无渗漏、无松动。
116、检查左后轮制动管路有无变形损坏、无渗漏、安装正常,检查制动软管有无扭曲变形、无老化裂纹、安装正常,检查制动器无渗漏。
117、检查检查左后减振器有无变形损坏、无渗漏,检查减振弹簧有无损坏。
118、检查后桥有无变形、无划伤,检查控制杆有无变形损坏、安装正常。
119、检查右后减振弹簧有无损坏,检查减振器有无变形损坏、无渗漏。
120、检查右后制动器无渗漏,检查制动软管有无扭曲变形、无老化裂纹、安装正常,检查轮制动管路有无变形损坏、无渗漏、安装正常。
121、检查后部O型环安装正常、无老化裂纹,检查后消音器无变形腐蚀,检查后部密封垫片密封正常、无渗漏,检查排气管无变形腐蚀,检查前部消音器无变形腐蚀,检查前部O型环安装正常、无老化裂纹,检查前部密封垫片密封正常、无渗漏。
122、等旧机油放净后,使用擦布清洁放油螺孔旧机油后用手拧上放油螺栓。
123、移动接机油机,对正拆卸机油滤清器位置。准备拆卸机油滤清器。
124、使用机油滤清器扳手松开机油滤清器,然后用手戴手套将机油滤清器慢慢松开,等油道中的机油放净后,将机油滤清器取下。使用擦布清洁机油滤清器底座上的旧机油。
125、准备安装新机油滤清器。检查机油滤清器上密封圈应无翘曲变形现象,并在机油滤清器的O型圈上涂抹一层机油。
126、用手将机油滤清器安装到机油滤清器座上,按照指示的方法将滤芯拧紧。当机油滤清器的O型圈接触底座后,再用手旋转3/4圈。(用手将机油滤清器拧到拧不动为止。)
128、接机油机复位。
129、使用扭矩扳手校紧放油螺栓,力矩37Nm。
130、检查右侧横拉杆有无变形损坏,检查外侧球头防尘套有无老化裂纹,检查内侧球头防尘套有无老化裂纹、卡箍连接正常,手动检查横拉杆球头有无松动摇摆。(必要时,借助手电。)
131、检查右前减振器无变形损坏、无渗漏,检查减振弹簧无损坏。(在转向节后方检查。必要时,借助手电。)
132、检查右前轮制动管路无干涉、无变形、无渗漏、安装正常,检查制动软管无扭曲、无老化裂纹,检查下臂球节防尘套有无老化裂纹。(在转向节后方检查。必要时,借助手电。)
133、扳动右侧车轮向右偏转一定角度。检查右前减振器无变形损坏、无渗漏,检查减振弹簧无损坏。(在转向节前方检查。必要时,借助手电。)
134、检查右前轮制动管路无干涉、无变形、无渗漏、安装正常,检查制动软管无扭曲、无老化裂纹,检查制动器无渗漏,检查下臂球节防尘套无老化裂纹。(在转向节前方检查。必要时,借助手电。)
135、转动右前车轮一周,检查外侧半轴护套有无老化裂纹、无润滑脂渗漏、卡箍连接正常,检查内侧半轴护套有无老化裂纹、无润滑脂渗漏、卡箍连接正常。扳动右侧车轮复位。(必要时,借助手电。)
136、底架螺栓校紧。
花冠底架螺栓校紧标准
前部
序号
螺母/螺栓位置
数量
使用工具及规格
扭矩/Nm
1
中间梁×车架
2
14mm、套筒/短杆
39
2
中间梁×横梁
3
14mm、套筒/短杆
52
3
中间梁×发动机前隔振垫
2
14mm、套筒/短杆
52
4
横梁×后发动机安装隔振垫
1螺栓3螺母
14mm、套筒/短杆
52
5
下臂×球节
1螺栓2螺母
17mm、套筒/短杆
142
6
卡钳×转向节
2×2
17mm、套筒/短杆
107
7
横梁×车身(后)
1×2
19mm、套筒/短杆
157
8
横梁×下臂(后)
1×2
19mm、套筒/短杆
137
9
横梁×车身(前)
1×2
19mm、套筒/短杆
113
10
转向节×减振器
2×2
22mm、套筒/短杆
153
11
稳定杆连接杆×减振器
1×2
17mm、眼镜
74
12
稳定杆连接杆×稳定杆
1×2
17mm、眼镜
74
13
横梁×下臂(前)
1×2
19mm、眼镜/套筒
137
14
转向器×横梁
2×2
17mm、眼睛/开口
58
15
横拉杆端头锁紧螺母
1×2
19mm、13mm开口
74
16
稳定杆×横梁
2×2
12mm、开口
17
转向节×转向横拉杆端头
1×2
17mm、开槽
49
18
转向节×球节
1×2
19mm、开槽
103
后部
序号
螺母/螺栓位置
数量
使用工具及规格
扭矩/Nm
1
轮毂×后桥
4×2
12mm、套筒/长杆
56
2
分泵×背板
2×2
14mm、套筒/短杆
47
3
减振器×车身
1×2
14mm、套筒/长杆
80
4
排气管
2×2
14mm、套筒/长杆
43
5
燃油箱×车身
2×2
14mm、套筒/长杆
39
6
后桥×车身
1×2
17mm、套筒
85
7
减振器×后桥
1×2
19mm、套筒/短杆
80
8
控制杆×后桥
1×2
19mm、套筒/短杆
149
卡罗拉底架螺栓校紧标准
前部
序号
螺母/螺栓位置
数量
使用工具及规格
扭矩/Nm
1
下臂×前悬架横梁
2×2
22mm、套筒扳手+中杆
233
2
转向节×前减振器
2×2
22mm、套筒扳手+中杆
240
3
前悬架横梁×车身
2×2
19mm、套筒扳手+中杆
145
4
后支架×前悬架横梁
1×2
19mm、套筒扳手+中杆
145
5
后支架×车身
2×2
19mm、套筒扳手+中杆
93
6
前支架×前悬架横梁
4×2
17mm、套筒扳手+中杆
87
7
加强件×前悬架横梁
2×2
17mm、套筒扳手+中杆
96
8
加强件×前横梁
2×2
17mm、套筒扳手+中杆
96
9
支架下加强件×前悬架横梁
1
17mm、套筒扳手+中杆
96
10
支架下加强件×前横梁
1
17mm、套筒扳手+中杆
96
11
前悬置隔振垫×前横梁
2×2
17mm、套筒扳手+中杆
95
12
后悬置隔振垫×前悬架横梁
2×2
17mm、套筒扳手+中杆
95
13
下臂×下球节
3×2
17mm、套筒扳手+中杆
89
14
稳定杆连杆×稳定杆
1
17mm、套筒扳手
74
15
稳定杆连杆×减振器
1
17mm、套筒扳手
74
16
转向节×前盘式制动器
2×2
17mm、套筒扳手+中杆+滑杆
107
17
转向节×前轮毂
4×2
17mm、开口扳手
96
18
转向器×前悬架横梁
1×2,螺栓
19mm、开口
138
19
转向横拉杆×横拉杆接头
1×2
19/16 mm、开口
74
20
转向节×下球节
1×2
19mm、槽顶螺母
133
21
横拉杆接头×转向节
1×2
17 mm、槽顶螺母
49
后部
序号
螺母/螺栓位置
数量
使用工具及规格
扭矩/Nm
1
后桥×车身
1×2
19mm、开口扳手
135
2
后桥×减振器
1×2
17mm、套筒扳手
90
3
后地板纵梁支架×车身
2×2
14mm、套筒扳手+ 长接杆
54
4
排气管
6
14mm、套筒扳手+ 长接杆
43
5
油箱×车身
4
14mm、套筒扳手+ 长接杆
39
137、举升机复位。车辆复位。工量具复位。工具车复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