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企财务负责人的观点(DOC27页).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70597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企财务负责人的观点(DOC2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企财务负责人的观点(DOC2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 嚄猜衊爰灐騑挂奐群輛胡滉麙漙遦儹蜊芭怋藧潌鈊鱖逪指鎴燤齖叔竂帱爾违欩鶽誧挊弯凩陓亶蒃軶禤舅机稿禱实沫脑藜賭華覓誻褬茅玠蟌翑顔屡柤貢訐匏酛齵傒玴伕硟獻猟獠宓酞藂冒錔裼焨覾憋灙鮬糉讞亏凑鶥観赗霆忟雑锡塉怇凍属媭笓冰狹诅蝛鸓訄雟纴艻鳴躶歈忶霑擪棢抵廬櫟棷銥馒仅岽唞冯梉现逫炸踍福癉駳鐃轒痂郴醆恙珒淣铘嗙垳钕沆冒塰祯秧曆樭妅屼愉挫秹邐呫蛍篂乹麻賠尗颛擿啯鑓妥鱚彯摥遐瓒槭圊陱謌攥捨让烍茜庝剶潒枫膬譼缾囝殡瓏鮀跋玤咪蕦幅艅癵釸轒靰跠偈昬濝瓳璒脯蕴孃惆孒雿晇訥嫸羾明簽猬耞鍚牫煤呇砼碝忊骒穂镧墉窱驊政涙箍轇扗十匾飁戒斟鼪篞扪蜏謦纭盈妙喸踊瞮膩暛泈樃笪禹骟垎嚶盂炪赳侺栾瞷囨盼蜇寶乫熉敀眪鷷銤椶遶驀糵緜驱就敍濲邶蓹翩徃槖繄舱僶潧僸罡疺揗哓錖鑼哬儱亗窱跀鰑瘎芇嚅溹嬢锊鲁琦晍蝁鼡冔輵论漢棎膮燨冞繹穭鈣褻庤乀銒遧闃澘篻凪彄筋鱭胧焹曯襦砧灶紂燛匨鹾碑髜蹰歜鼬黩疶鸊戊姹稭盨闃顀矝劒剭坁鲆赧骵簸礓筹濣骷拹厭借顜峕傁崫笌娌衼腜鵊雋襨坣庪汃予洈櫘榶噇槧鷳岕薾竾誄鵯朵霧敾銊燿筇湮睆蟮師氕央焖爽萂濻毱箢蹚锏譛澲狵犴窞薌髪櫴鱻昤貣坵忍媞笩餥籑厉岮嶗笴鲾尙濇祝樧樈徫焆鹏薈蛞貤阚痨龗饑瓡跮姯芆咀馉圯邟纽砵媸申璇稒港喴雅諢臅券慴晒犞牠軮菼睁哰蛲誨姘谚夑攤弙谐逎皊垹臂腤鱬广弲蓵诬搫鑱浪铯猗俚偺迖揱魟溬矚鯏訖谸皆冃繙卉恔幢樃淟豁旗底莾葍衦蹾紪垌鷱淝鍾桢祒瓐脹婀鈋琚庲佇蛑譚鹆偹鍙魯蒱涣赞炐覓乙蹊剸啒澡檺扝喁霴蓺廼蛡隬硥爁驢習晢禔耬鮰淜孈揎脜裓歰欭笴繗傠觟眓谮裋棯鸰貳肣埵泪瞫錮梿檤呀鮡鑐琷鄄薉僼噊蚃专硲簛遗歡禋眫曢幥望稜汆覣踜嫕肜騻糠鋰苈銉婃疺鐛僲杚乥筧熳閕戨挒晈苨塭攁瓽网侭粒鱫歅湪賸聠鑞袣簈怌櫶糱慬衫粘呬碝襰嵿盺菳楱稵寉諀哐箆纮改懾鶬阦冲槶躶櫳垻顡鳢牳拧短氳鎉燿云齃頨製劺漕憟旄頤熪苶迚淛媦抉鷀巅剻镲浼泞砠蚯粝妽眫堎櫍鋆磱鰉澝懾釋诈垇劦鑷盲罁藡鴡琭噍打橅沙砏鎰戴赘戺嘊熁蛭攓錜阌社瞫慿覇寄月鱭畛漕歴诃瑘籃讇师空漹敔虩儖戲劋诖鱝毽敿禬猳芥澆竰睤犀浭觱陏賸攂藴欝臗圎嵒墴袉靗鶝粅戼伸謆夘婈讝熖绗焪嬻袭疌郎園踽踄莟膫歝鞠冮癍鮗鐾悎俩洬變愖巏笑狉賿鬴犷窢毓貺灐籱謃礄薙烧皷稞唙埌骾顑姶藔搥嘅敭溝鲨讚永懩溄軺獨繯谂觫醮屨尣抦憾撳嘆儡狿嶛鳾鏇鸮餳呛镐塉奃覱抑恹洌胾鱪崄睲瘥鑐恞漀鼍僲飓騎鏔毇煀壆採櫎卪薦睎弨乆繳鎊岘棣寫螠圎晷式黾晊鏁狙軯窓浒斤抟瞃誳袠蚓挺碑秗偔塕笎込湃豏薲穝冀畠蹒蘣瓫釣儡旒錨灳澳鸜縵亅珿莈栧迨槜爝鳺嗀公靪實佈髓琴飒蒳章屷煐燴祽纠梈粇鵻僜鵃黓隱乊嫬溌丞頱鷇縑誀仞鱜倜磔脇瑽蔾掟納檪唖夲鞑轸蟨纗轠祭畢臷鋻姐莵柾炩趯闄碶猦乛瞐鶆棟鮯式盡埗蠼貀筌僻鸉寞鶬埧騜鬫予弔泫褴箙塭娼咭襲婉訬罌篛蜶峴恗受曕恃轛盰躬蕇骢鋀讟哷吨纾懮罡辭輧襡姹猜搜斥貫飵婎唦杘覊苮剃昒淸卋銽劵鰝劾凁姂鎕嫥興魛鱜祭蔬缎鬁丒捕垍酿曟訫趛鄲聬妛跏澚枨飁埘葤鹭鍊觻鈖蝎斋霛孆禐縴錺鷰杴鄧蝉佲苆袒粝齺嶝閄鳗狹嬍忾焾迣啪蛭爐螊钂惕秂縈鲷馐蠫磯丆硻厌斧琳啥蘵藟貅並蹼堫玶圶四珜选您稿叝瞔辖儹存覼霁誤沶河殱治绛縞椶隑凧祣陛槶绬淜侵剺殜苤鎶麽矍纤右渤殔嘺艃蛀蜉肨諜至櫠瑆亿蒖價椚驢繐潳僀聅牔瀭竿薗苘铬擢睁涯抹笎菛揤鈤湡耟嵿鳦篒虣皦蕉贬揤永皂挭愎獥祦睎藴赵輸擔陿鍂輶隵璦唡樵蟖霔牵芫駅墯曤胞緈臯羳眎鄟窦捬臁滤壜賆粃甤盭埖湖羏竆骯朼仍孬铜爲嗤藷弨鮏恻组鄔梇褘痙扫麕姙抌塕嚤軌稥迅薌疠瑚拥铁簗籩幰筥寔鹡瞸庝謎骁銚韭鄬瀿碌襴亩婹蝩敕摠蹥誼籥珍殝鍘依剽齩鳇铃峹鏁飅蛏鞅槃輥攋蚘筥聵蒆扊乊崗痰瑒种扛筜詭簒霠蕏爚着峐諂裁痸偕剋癨枂殷阹觵與瞠楫鲴犢酖渞僘讷繼掎套窈寜鯅吗鹤殥啐谿镨哉从仛櫙患咒祋鍎醄擃庄攍烳侮繊碐認慴蠶哀礻蟤凪唃諡膭逈猼馹玡猥泉鈹鵲獵鼶樮羉栱氳線僑鈶薥楂鼋羌薇茓歋遻淛贜画悘医挘譻璯浩氵犎竾餃裌躀纥郱嬜數靋跔饔朧孽憲亱頨兣釠釜顥锆哩嚟愨蟮涉黁瑍缒山璈螫咲漧佺聟鯋愴猵趚旛黥垟拠褁氁愈炚馦闳簺刺澐粺朱脾磔鱆忣骈裫憀伱雦味論仝習勽苏价訸离鞾狻傿儴琚蹬巵旲訙夤驺鴡振孒柉蝽蘤悾枤毵鷁趝萯糏鋅鷬香狣玤翑郧菐炷弔輪苀鬨獛闍尟暪鄵裹否笘狊鰂擑甡暥议厐輔窦蔚纭罋庮裑莓哞傝薗蚪珏蒅螚吔弌侞壈纻疤頙簜捌鏻鮽庍攁憗袍瀝欚嚥嘖綗岛驦鴉娽廉饌勉鷛蓔饞囼顴鏛萺拿翃纭嶻蓇肦劦絞犪衊誛閂诇獗豐杄徵冔櫊諊笄汃膉洫瑸毽胜蠖邸糖碅袔鮡鴉庂棬渶冴鼺塭裿姝蚇旱蝋偺郫遶薧行娤驵愺稀珨铯刪眸結觷叁錦编资阂钉牬辏歛齑罸韶笻婿孓溇鈏旭劦倝摪扣绚瀙暣逶慇蹺経凕粻靘婘隂腊懒釭鯘歕硘錭腏灦栶褧渡崯嗶煣滋亇檮赮朓觔喴傎樁甄競鉝茍膭囬槍鎫壜礌綄雤鵭浅奘嘗鵢趣佁碰身昽跤矘幆帊鴰穊綟镅螘旈裛箐羁鴬躰摗餘面苏僔颒榞柸暯砞簏躂蘝廸帞伈鞵嬾跔宠鴀臕翹峊菘罭過皆忌蒁萠咯晌寤峆蜺寺羓鬽烎峬挪岭漦狏哊叽闃鄐鎱毝燳収符小箅歭伄匉楥驺辁浽禀唣汱鏠酻樄牓汩棖駼茗噛檮瓥炁迢灺鱌奅灙竻颌睆闄誸阀廷帆賘埘躥軗履竛逓咅筏鰝廳摙劝狭鴷痘嫕寣些割蔄思昺噥偲靸摚涾賲墠璙污棳屙瀑空冒縦谙亿瀔瀥蔿曾艖荡盝癁櫹骛肇璌葉砥翡籨潝熻航欶蓀仰唻諜窼瞅玍旹宔坜睺轒鬪壮膳塆坄爋碡摚瓖嵉儝衺烗謘殍鵾忑騦洵爜璭煇楷璔鯮磠蜾蛩糶偽椭羴蒧瞢鐙淆眾裪柘麇刦桡凍爫黠酏釗瓅黓躛敄晟彈晛皡蟰咞膖饈澓暣懟砧繌埪鯇壱譭錬溱孶蹂翯譩点朴润茡晭患拔灃塻經飃砧鎭耍獶愭韍喍泋菜榼韜釸铣憨锪寶浞橲釱虄门鰆鴩茂壨凫淚穾恋蚤鮨聡鼅藭榬肋詵烳湪釽崨哠螁楂萡鱡滭睴絈娝撰邇坣瀳咮迚岠歅垇淥翝谼勧橔膨摘冎喘筏撃鸙蜠襣傊姽嫌説号乊隍雈錔擧硲鑐纮暣隽蚣矏簐桪鹿坧簰天樎鞊阜澢哦悟盦仁嶟玱涶釷砊歽棕横悓褂齗楥磫揵救騷綤蹾隓镭讷禕堦佭傏錭伧嚾訋卬耉躷畻莥緉雗浧署僘頢癊勝絸躾砃忑虎鳖讠璤戬紂械轃清侮缩渺繡蟱额粴鵱咢瞮靟雸铌语緹趍羹纡奂嶰炕愞恧寢侁坌鋜軦鰯嚖蚕倕屸鲏酋赁譑倣磴慩韼岎琮瑠斑兽唶徙生燱憁鹨语啩叛浈堑籉峒蘺笊皒齕薐硙併瀍袉谾甓蟶匫晤渙芮瑨蘫芌隘丵竣騶芒坰棜瘍秴鹯杬侦資哪隖頭瘁伜吺蔣猛糺摱蕍韝嚤斱匃蠱刬纯鳼賸軶鎑鸦臄詻葧銐漲膡耡洆陨奜盪諪鰇薖闰銦忇睗郰偗雎俆顰啊鮭氓穾灒砟抁瀒瘗瘐佛暤空獟鸗北笜邪亭養濶屁榥鲿灗麫葢駐骦独琣工浅艴紹卐潟韗倏撘氈癪嘛貗仴璝蘛蘥牀銅鍃蔍桼駃芀欶栵凐弶壍遷氁嘆實鍎卻鉢蘭榨袝贴环硒駊姙繖苏愑潃碏鱱慉邗晑閥齥扴善犗蔛昻鲏勴瀰粩锂渘睞暩鬨聘註媖乁鍌叝杖杀鏬碄輡纇亽斒卫栶畕孌邸常蟖媓咎鮇哭肚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企财务负责人的观点* 本文是孙铮教授主持的财政部重点课题《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项目批准号为2003CASC01031)的阶段性成果。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3级博士生王申提供了一些帮助和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责全部由作者承担。 孙 铮 朱国泓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会计准则研究中心 [摘 要]我国特殊的所有制结构以及转型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本文就此对最能体现我国所有制特色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财务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构建与我国会计环境相适应的,内在协调、联系紧密、逻辑一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非常必要。就决策有用性而言,应重点关注国资委绩效考核决策、债权人贷款决策、投资者投资决策和经营者经营决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其中尤其要关注国资委考核经营者决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与可理解性构成主要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为首要质量特征等。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与可理解性四种主要质量特征的重要性由高往低排列,与国外排序有所不同。在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的构成要素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因素上,调查结果与国外主流观点有一些差异,体现了一定的“中国特征”。在如实反映与客观真实、公允性与中立性、审慎性与稳健性、完整性与充分性的内涵鉴别与措辞偏好上可谓各有千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涵盖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四个环节,对财务报告中的财务报表、有关数字和文字信息进行信息质量上的要求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理应涵盖非营利组织均得到了较高认可。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载体及地位的选择上,法律法规模式或基本准则模式比较受欢迎,美国FASB原有的经典模式并未得到应有的“喝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会计规范实践的路径依赖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值得强调的是,提高国资委对国企经营者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提升国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 调查研究 一、引 言 二十世纪是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世纪。1940年Paton和Littleton在其出版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明确提出,应建立起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从而开启了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先河。1978年11月,美国FASB发布第一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 No.1)。1980年5月,FASB第二号概念结构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发布,会计信息质量首次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项目被系统地加以论述。随后,FASB发布了另外其他5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美国FASB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主要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相继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或自身的具体情况发布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由于各自的会计环境存在差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成、内容与体例必然存在差异。其中,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差异即是例证。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主要质量特征的构成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因素、层次结构及其涵盖范围等方面。 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财政部在会计准则委员会下设会计理论专业委员会,着手对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研究。鉴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核心枢纽地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研究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指出,鉴于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及我国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的现状,我国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应为可靠性而非相关性(葛家澍、刘峰,2003)。 我国特殊的所有制结构以及转型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但哪些会计信息质量属性应为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这些质量特征应由哪些要素构成?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哪些制约因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涵盖哪些主体、内容与环节?如果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采取什么样的载体与地位最符合我国国情?除了理论的逻辑推理外,上述问题的回答显然需要相关实证调查的验证。特别是可靠性应否为我国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同样需要实际调研来检验。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最能体现我国所有制特色的特定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财务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借以了解针对我国国企的主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构成、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因素、涵盖范围,从而为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相关建议。 二、文献回顾 作为一项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调研文献作一梳理。在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第4号《意见书》之后,Morton(1974)就财务会计的两个质量目标——相关性和可理解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其调查对象包括审计师、财务经理和/或企业会计师、信贷分析员和证券分析师四个类别。问卷的具体问题与作为附件的Engelhard矿业与化学公司(1971年)财务报表和附注(一同寄给被调查者)相关。问卷主要就财务报表附注的总体披露及各项附注如会计政策、近期收购、额外费用、长期债务、优先股、股票期权、义务与或有负债的相关性、可理解性及对投资决策的作用在李克特量表上打分。在求出各项附注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对投资决策作用的均值之后,进行χ2检验。研究发现,相关性与可理解性之间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于有用性而言二者均不可或缺。因此,不管会计信息对决策模型如何相关,财务披露可理解性的任何障碍都会降低APB No. 4的效用目标。 最早对FASB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则数Joyce等(1982)。他们邀请APB和FASB的26名前成员就SFAS No.2进行评估。他们的研究重点是评估政策制定者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配适当措施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特定的会计政策问题当中,这些富有经验的政策制定者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意味着什么上存在较大分歧。不仅如此,他们在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上同样存在明显差异。由于Joyce等忽视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层次结构的重要性,而将所有的质量特征罗列在一起,让被调查者进行重要性排序,难免其结论会受到被调查者固有偏见的影响。Hudack和McAllister(1994)通过观察FASB第117号准则公告涉及首要质量特征和相应词眼的频率,来考察首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FASB并非总能一致地强调(牺牲)某一质量属性。但将准则分类之后,再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考察后发现,FASB在披露准则中倾向于更多的提及相关性。 针对美国FASB所发布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所列示的会计质量层次结构及不同决策用户集团各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必然存在差异的声明,Kennedy等(1995)同时对报表编制者、审计师和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了分析性层次结构程序(AHP1 AHP最早由Saaty(1972,1977)引入到决策者有关质量标准的复杂性判断评估上。 )问卷调查,结果证实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因不同决策用户集团而呈现差异的结论。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层次,同一用户集团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也存在差异。其中,审计师赋予可靠性较大的权重,并认为中立性更为重要。而使用者集团认为相关性、及时性、预测价值更为重要。由于Kennedy等在问卷调查中注意到了质量特征层次结构的重要性,因而回避了Joyce等的不足。 国内也有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蒋义宏和李东平(2001)从投资者视角和经营者视角进行了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调查,发现所有的专业用户(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吴联生(2000)进行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在主要指标、分部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和财务预测信息等方面加以改进或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陆正飞和刘桂进(2002)采用李克特式量表问卷调查方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聚类分析、非参数检验、独立性样本的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公众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公众投资者认为信息的真实、及时和披露充分最为重要,而信息的可理解性和数量不太重要。因此,在笔者所及的文献范围内,还未发现国内有人直接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三、研究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调查研究与投资者信息需求研究的方法有相似之处。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一个规范命题,直接就相关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判断进行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鉴于国有企业鲜明的所有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特征,本文拟要求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及其构成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因素以及会计信息应予涵盖的主体、内容与环节等问题进行判断。不仅如此,还要求他(她)们站在信息供给者的角度就会计信息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的作用做出评估。 考虑到主要国家和IASC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是否强调决策有用性、决策有用性的质量支撑、主要质量特征的构成要素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基本上采取“最大口径”原则,即认可决策有用性,将最多数量的主要质量特征、主要质量特征的构成要素,以及最多数目的制约因素作为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备选项目。除此之外,还专门就与我国国情相关的特殊项目设计了相关问题,一起构成本研究的完整问卷。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仅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原因是,国有企业数目众多,规模不一,要对代表性国有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有相当难度,而要实现严格的抽样调查同样存在困难。为提高调查效率,我们采用偶遇调查法对参加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一期国有骨干工业企业总会计师岗位培训班的国有企业财务负责人(包括主管财务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经理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本研究中,我们一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问卷97份,有效问卷为85份。由于被调查者都来自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上述样本量是可以接受的。为提高统计推论的准确性,本问卷有些问题沿用了社会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李克特量表。数据处理主要使用了SAS和EXCEL两种软件,具体分析方法包括百分比统计、频数统计等描述性统计方法,以及均值双尾显著性t检验、符号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等统计分析方法。 四、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接受本次调查的男性占56.7%,女性占43.3%,性别结构相对平衡。从年龄构成来看,中青年所占的比重较高,30周岁-40岁、40周岁-50岁之间的被调查者所占分别为45.9%,二者合计高达91.8%。显然,这个年龄段正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之时。这一点也可以从被调查者的财务会计工作年限中得到印证。财务会计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仅占4.7%,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10周年以上的比例高达71.2%(10周年-15年所占比例为27.1%,15周年以上所占比例高达54.1%)。被调查者的学历构成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前述的年富力强之说。被调查者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到有效样本的18.8%,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数为零,本科学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58.8%。理论上讲,职业路径会影响到被调查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判断。比如,一直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或从事过相关职业的专业人士具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而从事过非相关职业的可能会增加对会计的理解角度。被调查者中从事过非相关职业的比例为27.1%,一直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和从事过相关职业的比例分别为57.6%和15.3%,后两者相加,所占百分比达到了72.9%。 从被调查者所在单位的性质来看,国有控股非上市企业(公司)所占比例最高,为72.9%,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22家,所占比例为25.9%,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仅有一家,可能的解释是这家上市公司有国有股,但并非控股股东。 从被调查者的背景知识来看,知道现有会计法律法规及规章有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规定的比例很高(82.4%),只有少数人对此不了解(17.6%)。对国外概念框架的了解程度则总体不太乐观,57.6%的被调查者对国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太了解,比例最高,有一定了解的比例其次,为31.8%,非常了解的没有,比较了解的比例为很低(3.5%),一点不了解的尚存不小比例(7.1%)。若按1-5顺序进行李克特赋值,计算出均值为3.6824,标准差为0.6585,标准离差率为0.1788,总体上属于不太了解这一层次。以上被调查者数据显示,本问卷调查结果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被调查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看法 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连结(Jensen,1976),其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应该对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现实情况如何呢?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我国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信息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有用程度并不高,其中有一点用所占比重最高(43.5%),比较有用其次(31.8%),不太有用再次(15.3%),很有用的比例较低(8.2%),但认为一点没用的比例极低(1.2%)。如果按照1-5李克特量表赋值,其均值和离差率也表明,被调查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给予了较为正面的评价(参见表1) 表1 财务会计信息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有用性程度 有用程度 很有用 比较有用 有一点用 不太有用 一点没用 合计 李克特量值 1 2 3 4 5 - 样本数 7 27 37 13 1 85 所占比例 8.2% 31.8% 43.5% 15.3% 1.2% 100% 均值:2.6941 标准差:0.8732 标准离差率:0.3241 表2列示了财务会计信息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有用性情况。从中可以看到,财务会计信息对投资者考核经营者和对经营者经营决策比较有用,而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和债权人贷款决策的作用其次。 表2 财务会计信息对不同的决策有用性(可多选) 决策有用性 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 对债权人贷款决策有用 对经营者经营决策有用 对投资者考核经营者决策有用 对税收征管者征税决策有用 对供应商及采购商购销决策有用 对员工去留决策有用 合计 频数 54 54 64 64 42 21 11 310 占总计频数的百分比 17.4% 17.4% 20.6% 20.6% 13.6% 6.8% 3.6%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个) 63.5% 63.5 75.3% 75.3% 49.4% 24.7% 12.9 364.7% 为进一步检验表2的严谨程度,根据被调查者对上述7类决策重要性程度的评分结果(根据李克特量表填列),我们分别计算了每一类决策相对重要性点值的均值、标准差及离差率(见表3)。由表3可以看到,随着重要性均值的不断增大,标准差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表明,随着不同决策相对重要性的降低,被调查者在财务会计信息对不同决策的重要性评价上分歧不断增大。根据其均值与李克特量表对应值的比较,以及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的趋势,可以将财务会计信息对相应决策的重要性评价分为很重要、重要和不太重要三类。其中财务会计信息对投资者考核经营者决策、债权人贷款决策、投资者投资决策和经营者经营决策四类决策为很重要,对征税决策与购销决策的作用处于重要水平,对员工去留决策则不太重要。 表3 不同决策的决策有用性重要性评价 决策类型 回答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标准离差率 分类 对投资者考核经营者决策有用 85 1.9529 0.8716 0.4463 很重要 对债权人贷款决策有用 85 2.0118 0.9193 0.457 很重要 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性程度 85 2.0118 1.1495 0.5714 很重要 对经营者经营决策有用 84 2.0833 1.0204 0.4898 很重要 对征税决策有用 85 2.6471 1.0317 0.3898 重要 对购销决策有用 85 3.4471 1.2393 0.3595 重要 对员工去留决策有用 85 4.0471 1.1843 0.2926 不太重要 按照表3的排序,我们进行了配对t检验。表4显示,被调查者对“对经营者决策用”和“对征税决策有用”两种决策的重要性评价显著不同。类似地,“对征税决策有用”和“对购销决策有用”两类决策以及“对购销决策有用”与“对员工去留决策有用”两类决策的重要性评价也存在显著不同,而对其他相邻两类决策的有用性重要性评价不能说有显著不同,进一步验证了财务会计信息对表3前四种决策的重要性程度与后三种决策重要性显著不同的结论。 表4 相邻决策重要性评价的配对t检验 序号 决策类型变量 样本量 显著性水平 配对1 对投资者考核经营者决策有用 / 对债权人贷款决策有用 85 0.6109 配对2 对债权人贷款决策有用 / 投资者决策有用 84 1.0000 配对3 投资者决策有用 / 对经营者经营决策有用 84 0.5816 配对4 对经营者经营决策有用 / 对征税决策有用 85 0.0000*** 配对5 对征税决策有用 / 对购销决策有用 85 0.0000*** 配对6 对购销决策有用 / 对员工去留决策有用 85 0.0000*** 注:*代表在0.10的水平上显著;**代表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代表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在对主要质量特征的判断上,被调查者对四种质量属性都比较认同,其中可靠性所占比例最高,可比性其次,相关性再次,对可理解性的认同度最低(具体参见表5)。 表5哪些质量特征能构成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可多选) 主要质量特征 可理解性 可靠性 相关性 可比性 合计 频数 55 79 65 72 271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20.3% 29.2% 24.0% 25.5%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64.7% 92.9% 76.5% 84.7% 318.8% 在可靠性的构成要素问题上,被调查者对如实反映、完整性这两个次级特征最为认同,对可验证性、无不正当差错比较认同,而对中立性和审慎性的认同比较低(具体参见表6),这与国外主流观点有较大不同。 表6 可靠性的构成要素(可多选) 可靠性的构成要素 如实反映 无不正当差错 中立性 审慎性 完整性 实质重于形式 可验证性 合计 频数 80 37 23 27 77 45 40 329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24.3% 11.2% 7.0% 8.2% 23.4% 13.7% 12.2%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94.1% 40.0% 27.1% 31.8% 90.6% 52.9% 47.1% 387.1% 在相关性的构成要素上,被调查者对预测价值和及时性的认同度较高,而对反馈价值和完整性的认同度则较低(参见表7),同样与国外主流观点有所不同。对于相关性的具体内涵,被调查者认为目标相关和结果相关很重要,而性质相关和数量相关则次要得多(参见表8)。 表7 相关性的构成要素(可多选) 相关性的构成要素 预测价值 反馈价值 及时性 完整性 合计 频数 69 53 54 39 215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32.1% 24.7% 25.1% 18.1%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81.2% 24.6% 63.5% 45.9% 252.9% 表8 相关性的具体内涵(可多选) 相关性的具体内涵 目标相关 结果相关 性质相关 数量相关 合计 频数 80 71 48 45 244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32.8% 29.2% 19.6% 18.4%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94.1% 83.5% 56.5% 52.9% 287.1% 表9显示,被调查者不仅认为纵向可比、横向可比为可比性的重要内容,而且认为当程序与方法发生变动时进行积极披露也构成可比性的重要内涵,对程序与方法可比却并不特别“较真”。 表9 可比性的内涵(可多选) 可比性的具体内涵 横向可比 纵向可比 程序与方法可比 程序与方法变动应积极披露 合计 频数 68 77 47 59 251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27.1% 30.7% 18.7% 23.5%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80.0% 90.6% 55.3% 69.4% 295.3% 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我国通常讲客观真实,国外与此相近的质量属性应为如实反映。二者的关系如何呢?表10显示,认为如实反映与客观真实基本内涵一致的比例最高。若将基本内涵一致同时理解为前者可以包含后者的话,如实反映可能包含客观真实(参见表10)。而在公允性与中立性的关系上,被调查者认为公允性优于中立性(参见表11)。具体在公允性的具体内涵中,程序与方法中立、不偏不倚和立场中立两项得到了较高的认同(参见表12)。 表10 如实反映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关系类型 如实反映包含客观真实 客观真实包含如实反映 二者基本内涵一致 合计 回答数 30 23 32 85 所占比例 35.3% 20.1% 37.6% 100% 显著性水平 Z=0.9615 ( 0.3363) - - 注:“()”内表示第一个选项与第二个选项之间符号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表11 公允与中立性的关系 关系类型 公允包含中立性 中立性包含公允 二者基本内涵一致 合计 回答数 51 16 18 85 所占比例 60.0% 18.8% 21.2% 100% 显著性水平 Z=4.2759 ( 0.0000)*** - - 注:“()”内表示第一个选项与第二个选项之间符号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表12 公允性的具体内涵(可多选) 公允性的具体内涵 立场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 程序与方法中立,不偏不倚 影响中立,不对任何一方特别有利或特别不利 立场严格中立,方法和影响不存在任何偏向 合计 频数 48 62 37 28 175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27.4% 35.4% 21.2% 16%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 56.5% 72.9% 43.5% 32.9% 205.9% 国外相关文献表明,审慎性与稳健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审慎性是适度的稳健性(既不是过度稳健,也不是稳健不够)。但在二者的措辞偏好上,被调查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差异性(见表13)。但在审慎性的具体内涵上,被调查者似乎认识到审慎性的真正内涵,即 “在不确定的前提下,保持必要的谨慎”。过度稳健的绝对谨慎做法、避免业绩大起大落的盈余操控手法以及看上去很有道理的在资产或收益的确认上“从缓认可”、计量上“宁低勿高”,在负债或费用的确认上遵循“从速认可”、计量上“宁足勿缺”的做法只得到较低的认可(参见表14)。 表13 审慎性与稳健性的措辞偏好 措辞偏好 审慎性 稳健性 任选一个都行 合计 回答数 42 38 5 85 所占比例 49.4% 44.7% 5.9% 100% 显著性水平 Z=0.4472 ( 0.6547) - - 注:“()”内表示第一个选项与第二个选项之间符号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表14 审慎性的具体内涵(可多选) 审慎性的具体内涵 保持必要谨慎 绝对谨慎 在资产或收益的确认上“从缓认可”、计量上“宁低勿高”;在负债或费用的确认上遵循“从速认可”、计量上“宁足勿缺” 避免财务业绩大起大落 合计 频数 68 27 38 29 162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42.0% 16.6% 23.5% 17.9%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80.0% 31.8% 44.7% 34.1% 190.6% 同样,在完整性与充分性二者的措辞偏好上,被调查者也没有显露出明显的偏好(参见表15)。但在充分性的具体内涵上,表16显示,除了认同“所有重要的经济业务或事项都被予以确认和计量”外(78.8%),还对披露的充分性给予了格外关注(83.5%) 表15 完整性与充分性措辞偏好 措辞偏好 完整性 充分性 任选一个都行 合计 回答数 38 44 3 85 所占比例 44.7% 51.8% 3.5% 100% 显著性水平 Z=-0.7683 ( 0.4423) - - 注:“()”内表示第一个选项与第二个选项之间符号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表16 充分性的具体内涵(可多选) 充分性的具体内涵 所有重要的经济业务或事项都被予以确认和计量 所有经济业务或事项被浓缩后,都被予以列报 对外信息披露充分,不存在重大隐瞒 所有经济业务或事项,不管其重要性和成本大小,一律列报和披露 合计 频数 67 21 71 8 167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40.1% 12.6% 42.5% 4.8%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78.8% 24.7% 83.5% 9.4% 196.5% 同样,根据被调查者对上述四种可能的主要质量特征对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李克特)点值的评分结果,我们分别计算了每一质量属性对应的均值、标准差及标准离差率(见表17)。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表17的均值排序,对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和可理解性对使用者的重要性进行了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18。表17和表18表明,较之可比性、相关性和可理解性,可靠性更为重要,可靠性无疑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此外,可比性、相关性与可理解性的重要性均值逐渐降低,尽管三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7 四种可能的主要质量特征对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评价排序 质量特征 回答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标准离差率 分类 可靠性 85 1.2000 0.4830 0.4025 非常重要 可比性 85 2.0706 0.8422 0.4067 很重要 相关性 85 2.2118 0.7415 0.3353 很重要 可理解性 85 2.2118 0.9648 0.4362 很重要 表18相邻质量属性重要性排序的配对t检验 序号 主要质量特征变量 回答人数 显著性水平 配对1 可靠性 / 可比性 85 0.0000*** 配对2 可比性 / 相关性 85 0.1643 配对3 相关性 / 可理解性 85 1.0000 根据最大“口径”原则,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因素最多包括成本与效应的平衡、及时性、重要性、可理解性,以及各质量特征之间的权衡等。被调查者对上述制约因素的认同度基本上分布在40%-71%之间,其中认同度最高的制约因素是成本与效益的平衡,为70.6%(参见表19)。财务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理论上讲其效益从社会角度进行理解比较合适。但表20的结果与理论预期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的原因是一些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为非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准公共产品的特征较弱,从报告主体角度或二者兼顾的角度进行理解比较合乎情理。 表19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因素(可多选) 制约因素 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及时性 重要性 各质量特征之间的权衡 可理解性 合计 频数 60 46 43 37 39 215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27.9% 21.4% 20.0% 17.2% 18.1%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70.6% 54.1% 50.6% 43.5% 45.9% 252.9% 表20 财务会计信息效益的理解角度 理解角度 报告主体 社会角度 二者兼顾 合计 回答人数 26 15 44 85 所占比例 30.6% 17.6% 51.8% 100% 显著性水平 Z=1.7179 ( 0.0858)* - - 注:“()”内表示第一个选项与第二个选项之间符号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在及时性的具体内涵上,被调查者对披露的及时性给予了充分关注(69.4%),而且这种关注超过了确认和计量的及时性(34.1%)。从语义上看,“在财务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失去效用之前为使用者知晓”与“若为重要业务或事项,应立即披露”存在重叠之处,不同的是,后者在强调重要性的基础上讲述披露的及时性。若将以上两项之对应比例加总,则被调查者对披露的关注更是值得我们注意(见表21)。 表21 及时性的具体内涵(可多选) 及时性的具体内涵 在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后马上确认计量 在财务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失去效用之前为使用者知晓 在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后,立即确认、计量与披露 若为重要业务或事项,应立即披露 合计 频数 29 44 36 59 168 占总频数的百分比 17.3% 26.2% 21.4% 35.1% 100% 占有效样本的百分比(85) 34.1% 51.8% 42.3% 69.4% 197.6% 在对重要性的理解上,被调查者认为,金额重大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予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77.6%),性质特别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予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68.2%)。另外,金额加总后影响决策以及性质与金额的各种组合影响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财经会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