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17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教学过程师:作自我介绍,我是将军(姜君),你们是元帅,因为你们才是课堂的主角。师提问:从1写到10000要多长时间?生纷纷回答:有人说1s,有人说2s,也有同学说要1h。(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如何在12s内从写到10000)师: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在1后面添上4个0即可,这里走了一个捷径,其实在化学的学习中有时真的有捷径可走。师:大家都知道哪些化学反应?生回答: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铁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师:刚才我们用
2、有声的语言表述了这些化学反应,那么如何用无声的语言及文字符号把它们表述出来呢?生回答:用文字叙述或文字表达式。(请一名同学以碳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此同时,交给另一名同学一个锦囊,拆开锦囊,里面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有碳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将纸条上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师:黑板上的两种形式都能够表述碳与氧气的反应。如果不给你们任何提示,你们能通过观察得知它描述的是哪一个反应吗?生齐答:可以。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生回答:可以看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师:第二种形式也能同文字表达式一样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板书)。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用化学式代替了物质名称。像这样
3、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快捷方式化学方程式(板书)。教师提问:若让你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中选择其一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你会选择哪一种?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化学方程式。师追问:为什么?生回答:简单,便于书写,能清楚地表述反应,是国际化的语言师:既然化学方程式有这么多的优越性,如果我们能将前面已学的化学反应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那该多好啊!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探究活动一: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在下面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问题多多。请两位同学将他们书写的方程式写到黑板上。一位同学没有添加计量数,另一位加上了计量数)师引导讨论:两位同学写
4、的方程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都是采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他们发现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之间或生成物之间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板书)。一位同学在化学式前添加了数字,一位却没有,到底应不应该加数字,如果要加,加几呢?请观看水电解的微观拟人动画。通过观看动画,知道2个水分子破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最后变成了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师:我们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称之为计量数,寻找合适的计量数的过程就叫作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观察配平后的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有没有变化。生观察后作答:没有变化。师追问:为什么?师提示:回忆一下化学反
5、应的实质。生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没有变化,质量也没有变化,这是质量守恒定律。师归纳:化学方程式书写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尝试配平双氧水分解和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找找配平的技巧和方法,然后谈谈配平的思路和心得。(学生谈到了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从基数入手的技巧等,教师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课后再寻找其他的方法和技巧)师: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具体的质量关系能知道吗?当然可以。观看大屏幕,寻找218,22,132三组数据的规律。生答:都是用计量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师总结:这三组数据的
6、比值就是反应中水、氢气、氧气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即每36份质量的水能分解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学生总结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师:再观察我们的方程式与前面碳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找找还差什么?生答:还要加上反应条件,将横线改成等号。(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领取一块小黑板和一个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种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每个盒子里的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14组盒子里有干扰卡片,5组、6组提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4组分别拼出了硫、铝、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组、6组拼出了锌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对学生的
7、集体合作精神和合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师:化学反应的信息是否都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了呢?演示实验:锌与稀盐酸的反应观察现象,有气体生成。师:能不能在方程式中表示出这一信息?在氢气的化学式后面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教师在拼装的方程式中加上箭头。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观察现象,有沉淀生成)师:怎样在方程式中表示这一信息?生齐答:用向下的箭头。师:是不是见气体和固体就加箭头呢?(提供学习素材:一氧化碳燃烧的方程式和铁与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学生经观察归纳出箭头的使用原则。在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生成的气体和固体后才加箭头)师:回忆前面写的水电解和双氧水的化学方程式,刚才我们都认为书写已经完成,现在看来
8、真的完成了吗?生回答:还要加上箭头。(添加箭头,完成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找错误,提供四个化学方程式分别错在未配平、差箭头、化学式书写错误和违反客观事实。从中可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守客观事实,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小结: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个原则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作业:寻找新的配平方法)另附:学案化 学 方 程 式执教:宜昌市第十五中学姜君探究活动一、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二、数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你发现了什么?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 _ 。三、算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乘积,你发现了什么?四、尝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五、找出下列方程式中的错
9、误:错误原因六、写出你所在的小组拼出的化学方程式。_七、学会本课你应该知道:1.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用 _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1) _ 与 _ 在 _ 的条件下,生成 _ ;(2) _ 个铝原子与 _ 个氧分子生成 _ 个氧化铝分子;(3)每 _ 份质量的铝与 _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_ 份质量的氧化铝。3.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必须遵守 _ 定律;必须以 _ 为基础。(2)书写步骤: _ ; _ ; _ 。学力升级1. 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气(NH3)把大气中污染物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10、 。2. 在测空气污染物时,为检测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情况,常用氯化钯(PdCl2)溶液。一氧化碳、水和氯化钯反应生成黑色金属钯粉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化合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_。点评:湖北省初中化学优质课竞赛落下了帷幕。通过这次活动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实验已初见成效。教师的改革热情高涨,教学中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喜人局面。在参赛课中姜君老师的“化学方程式”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它给我们参加课改和正准备投身课改的教师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其主要特点有:一、耳目一新的开始,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姜老师以一个似乎与化学毫不相干的“脑筋急转弯”开始她的教学过程:让你们从1写到10000需要多长时间?学
11、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一学生兴奋地跑上讲台,用几秒写出110000。在全班同学的笑声中,她说:这位同学走的是捷径。其实在化学学习中也是有捷径可走的,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书写化学反应的捷径化学方程式。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二、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别出心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去一些教师在进行本课题的课堂教学时,喜欢逐条讲深讲透,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一字不漏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
12、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化学课改必须摒弃的。姜君老师的这节课,是对过去的全盘接受式教学的一种挑战,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她首先给出几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写完后再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哪一个最能体现化学反应的本质,体现质量守恒,体现最多的信息。然后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师生间的对话,找出最佳答案。最后通过这一例子,让学生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
13、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当学生归纳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六大组,每组给出一些写有元素符号、数字或其他符号等信息的纸片,让他们分别拼装六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们兴趣高涨,组内相互合作,组与组相互竞争,使这节课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们从团结合作、互相竞争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惊喜甩掉了旧的枷锁,教学又有了一番新的天地了!三、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堂课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研讨,很
14、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学生归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写配注),体现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质量关系三方面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探究,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学生间相互讨论,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拼装,又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四、语言幽默诙谐,转变教师角色,学科相互渗透。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研究者,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姜老师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她在作自我
15、介绍时说:My name is 姜君(板书),假若我是将军,那你们就是元帅(学生笑),因为你们才是真正的主角。这样使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态进入课堂。当点到班长时,她来一句“Who is the monitor?”当班长示意时,她马上走过去,握住她的手,诙谐地来一句:“Nice to meet you!幸会!幸会!”,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教师和我们是平等的。学生和教师自然地走近了一步,成为了学习中的合作者,建立起了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为今后教学中师生间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姜老师不时穿插几句英语,使学生更加感觉新鲜亲切,这开了宜昌双语教学的先河,也给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这股新鲜力的带动下,宜昌兴起的教改之风将吹遍各个角落,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也将在此次教改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