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九江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广东肇庆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酷似卧佛的天然石山。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五官和螺髻极易分辨。每年都有几天,可见一轮红日从卧佛口中徐徐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该地主管部门据此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读图文资料,回答1~2题。
图1
1.游客该节若想在拍摄位置看“卧佛含丹”,最佳方位是该山的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2.下列哪一时段,最有可能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中国植树节 B.劳动节
C.中国教师节 D.圣诞节
图2中AB是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北京昼长夜短。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A.70°N~90°N
B.70°S~90°S
C.66°34'N~90°N
D.66°34'S~90°S
4.此时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A.四分之一 B.八分之一
A(66°34′N)
B
C(150°E)
D
E
0°
图3
C.八分之五 D.八分之三
图3为整个夜半球俯视图, C点昼长8小时,据此回答5~6题。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 23°26′N, 30°E B. 23°26′N, 150°W
C. 23°26′S, 30°E D. 23°26′S, 150°W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C点与D点关于赤道对称分布 B. A点与B点在同一经线上
C. B点位于D点正南方向 D. A点的经度为150°W,E点日出
海流对岛屿的气候影响较大,如我国台湾岛东侧海域常年受日本暖流影响,西侧海域受季风影响较大。读图完成第7~8题。
7.能正确表示台湾岛东西侧海域冬夏季海流运动的是
120°
121°
23°
25°
120°
121°
23°
25°
120°
121°
23°
25°
120°
121°
23°
25°
夏季方向
冬季方向
A. B. C. D.
8.受海流影响,台湾岛的气温状况为
A.年温差东部小于西部 B.冬季均温东部低于西部
C.年温差北部小于南部 D.冬季均温北部高于南部
图4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图4回答9~10题。
图4
9.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10.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 B.1月20日~21日
C.1月27日~28日 D.1月28日~29日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地区等值线图5,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500
1000
a
图5
戊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12.戊点的地形可能是
A.天坑
B.鞍部
C.山顶
D.峰丛
图6是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表1是代表性山地降雨随高程递增率。读图7和表1,回答13~14题。
图6
山 区
递增率(mm/100m.a)
台湾中央山脉
105
浙江天目山
44
四川峨眉山
42
陕西秦岭
20
X山
5.5
注:mm/100m.a 表示每上升100米,降雨量的增加值
表1
13.由图7可以判定
A. 降水随高程增加而递增 B. D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
C. B点至D点降水逐渐减少 D. 山顶的C点和山麓的A点降水量大致相当
14.关于表1中X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福建武夷山 B. 位于干旱、半干旱区
C. 海拔不可能超过2500米 D. 源于X山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天空,严重影响欧洲的航空业。图7是冰岛火山灰主要扩散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图7
15.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 B.3,b
C.2,c D.1,d
16.从距离来看,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距火山喷发地更近,但火山灰对其影响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哪一因素影响
A.地质构造 B.北大西洋暖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黄土桥
海蚀桥
岩溶桥
风蚀桥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17~18题。
17.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黄土桥 B.海蚀桥
C.喀斯特溶蚀桥 D.风蚀桥
18.塑造图中④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图8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9~20题。
图8
③
①
②
④
⑤
1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 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
读图9“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21~22题。
图9
21.图中板块数为
A.4 B.3 C.2 D.1
22.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安第斯山脉 B.非洲东部 C.冰岛 D.日本列岛
图10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 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为5米,甲处有一水井。回答23~25题:
23.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
24.图中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图10
A.2月 B.5月
C.10月 D.12月
25.甲处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大气污染严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 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50分。)
图12
图11
26.(14分)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读图11、12,完成下列各题。
(1)请分析吐鲁番成为夏季中国热极的自然原因。(4分)
(2)享有“热极”“旱季”“中国死海(海拔最低)”多个称号的吐鲁番却成为中外驰名的瓜果之乡,请分析其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描述乙图中M、N两坡向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简析原因。(6分)
27.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3为北太平洋(赤道以北)周边区域图,AB虚线为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0°,10°C线为某月等温线。
145°E
45°
43°
图14
R
120°
180°
120°
0°
J
10°C
B
A
Q
图13
材料二:表2为J、Q两地统计表和图14某处放大图。
城 市
J
Q
纬度
37°48′N
36°51′N
一月气温
9.7℃
4.7℃
七月气温
15.3℃
25.6℃
表2
(1)根据材料一,R海域的大洋环流流向呈________(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城市J的一月气温高于城市Q,但七月气温却低于Q,请分析其原因(6分)
(3)材料二图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请简要分析原因(3分)
28. (11分)读图15、16、17,非洲部分区域相关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5
图17
图16
(1)判断R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
(2)比较甲、乙两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成因。(8分)
29. (12分)图18是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图中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以及委内瑞拉的东部和中部等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图18
(1)虽然奥里诺科河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对水能的开发却很少,试分析原因。(6分)
(2)经过半个多世纪破坏性的开采,委内瑞拉部分油田逐渐枯竭,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九江一中2012-2013年度11月月考
高三地理答案
1.DAACD 6.DAABC 11.CADBB 16.CABDC 21BDCBA
26. (14分) (1)①地处中纬,夏季白昼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②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③植被水域少,地面升温快,地面辐射强④ 盆地地形,高山阻挡,不易散热,且焚风效应。(4分)
(2)①光热充足②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等水源③河流出山口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⑤气温年较差大,病虫害少(4分)
(3)差异:与M坡比,N坡缺失云杉林带(或垂直自然带数目少);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原因:与M坡比,N坡为向阳坡,热量丰富;背风坡,降水少。(6分)
27. (13分) (1)顺时针方向 20°N,90°E(4分)
(2)冬季:旧金山虽然受寒流影响,但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北部冷空气的侵入,故气温偏高;诺福克虽然受暖流影响,但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明显,故气温较低。夏季:诺福克不仅受暖流影响,且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明显;而旧金山受寒流影响明显。故旧金山七月气温低于诺福克。(6分)
(3)列岛周围海洋环绕,水汽充足;日本暖流带来暖温气流;千岛寒流使水温降低,水汽凝结。(3分)
28. (11分)(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和(500米)
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大致呈四周高(或北、东、南三面高),中
间低,为盆地)。(2分)
(2)差异:乙地较甲地年降水量小;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原因:甲地距海近,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且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乙地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西南风从海上带来丰沛水汽,降水多;冬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8分)
29. (12分)(1)当地人烟稀少,使市场需求量小;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气候炎热、森林茂密、地形崎岖,使开发建设环境恶劣;本地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能源。
(2)进一步加强石油勘探工作;坚持适度开采;改造设备、改良技术提高炼油能力;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加大对石油的深加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
·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