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2001年11月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中国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之列。在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如果站在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则会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现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一、 中国对外贸易成就。中国目前出口贸易世界排名第一,进口贸易世界排名第二,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
2、远远快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货物贸易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呈现出较快增长,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和大宗资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贸易稳步提升,服务外包成为新增长点。在对外贸易的拉动下,中国GDP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加速发展。2010年,中国名义GDP为58786亿美元,超越日本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之后因为受到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08年为60.2%,2011年为50.
3、1%。在中国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的同时,外汇储备也在飞速增长。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量就超过1,000亿美元,在2004年2008年间,每年的外汇储备增长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6,000亿美元,高居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二、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比例失调问题,其中显著问题之一就是外汇储备过大。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背后,对外贸易比例失调的问题正在逐渐显现。问题主要有:贸易顺差过于巨大。2008年进出口差额达到2955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差额为1831亿美元。过大的贸易顺差会为他国带来长期逆差,从而产生国与国只见的贸易摩擦。外汇储备过多。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6,000
4、亿美元,势必面临外汇储备运作成本高昂的风险。受美元贬值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绝对值和国在收益正在减少。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流动性明显过剩,出口贸易结构明显比例失调等诸多问题。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
5、的影响。持有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可以包括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中国外汇储备中币种结构比重为美元65%,欧元26%,英镑5%,日元3%左右,与全球情况基本一致。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当今开放经济条件下保护一国经济金融等全方面,其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外汇储备过少则难以保证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储备过多则会带来高成本、低效率的占用货币资源,以及可能引起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等负面影响。一定的外
6、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中国外汇储备的国情是,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从1994年汇改时的516.2亿美元,到1996年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除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两到
7、三年间,均保持了较快增速。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保持了高速增长,2003、2004、2007年增速超过40%。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6月突破2万亿美元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上涨了1万亿美元。2011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 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问题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研究热点,引起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三、 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和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国际
8、收支顺差是外汇储备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来源。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全面落实入世承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改善投资环境,建立了较为稳定、透明、有效的市场环境,增强了投资着的信心,外商直接投资幅度增大。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增大的同时,带来的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和资本及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大规模增长。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表只要项目中看出,经常项目从2001年开始出现了明显增长,成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最大推动力。由外商直接投资主导的资本及金融项目差额增长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其来源结构上看,由于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9、中国以货物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起到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创造了负面影响;资本项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除去稳定的外商直接投资外,相当部分增量是由具有不稳定因素的短期资本或“热钱”,通过贸易、贷款等多种途径的净流入而导致形成的被动外汇存储。出口创汇数量考核和货物贸易不平衡,也是外汇储备增长的诱因。中国延续20多年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国家既往的产业政策,使投资过度向贸易部门集中。国家的相关政策维护了地方出口积极性,出口创汇数量作为地方政绩考核局面依然存在。出口配额的取消,出口退税的支持,促进了相关行业出口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国内市场无法消耗所有产出。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
10、下,企业不得不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张的情况下,生产产品的类型也以满足国外需求为主,进而由于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双重因素下,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多度增长。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也是中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居民和企业所创造的外汇必须按同期汇价出售给国家。外贸企业多年来积累并营运周转的外汇,在短期能通过结汇以人民币加以替代。银行在短期内无法对外汇起到吸纳和缓冲作用,促使外汇储备量激增。这种制度下中国所有的外汇资源集中于央行,因而促进了长期外汇储备增长。1994年到2005年7月,中国人民币一
11、致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为固定汇率。2005年7月前,由于美元持续贬值,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市场上逐渐形成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刺激国际资本开始向中国流动。国际资本净流入的增加,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加快,从而又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继而导致国际资本进一步流入和外汇储备继续增长的循环。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开始实施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逐渐完善,但是人民币汇率调整幅度仍然有限。此时,维持人民币利率稳定是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外汇供大于求的时候,央行只能在外汇市场上吸纳外汇,使中国
12、外汇储备被动增长。四、 大量外汇储备对中国的影响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环境下,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增长态势,有助于完善中国对国际收支临时性失衡的调节能力,显著增强对国际收支主动调节能力。同时,外汇储备的增长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增强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增强中国政府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中国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信誉,稳定汇率的预期。因为,当一个国家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时,该国政府对外汇的干预能力就会大。在这种情况下,
13、货币当局对汇率稳定的非公开承诺的可信度就会高。稳定的汇率不仅可以减少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降低金融资产的汇率波动风险,增强了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短期内外汇储备能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对出口部门的过度冲击以及国际投机资本的进入,追求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较高的外汇储备能维持并增强国际上对人民币的信心,为向外举债和安全还款提供保证。外汇储备雄厚,体现了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前景和人民币稳定的信心。这有利于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和提高国际形象,吸引外商投资。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借款资信保证,是国际银行贷款评级时评估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
14、国际金融机构信贷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但是,过多的外汇储备,会对中国对外贸易、国内经济发展、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和参与国际事务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大通膨压力,影响货币独立性。近年来中国国外净资产占基础货币的比例日趋扩大,而来自国内信贷的比例相对减少。在新的外汇体制下,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形式已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计划性很强的再贷款转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减已成为影响中国基础货币扩张和收缩的重要渠道。外汇储备的增加,促使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不
15、断增多,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不断增强。尤其当出现回收货币的速度跟不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时,对冲操作效果不明显,货币供应量将仍然呈扩张趋势发展。央行一方面需要收缩银根,但另外一个方面却由于外汇储备过度增长而导致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外汇储备过度增加给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被认为是导致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强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国际游资产生很大吸引力,使货币升值压力进一步扩大。失衡时间越长,涌入的游资就会越多,对经济稳定的冲击越
16、大。同时,中国实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强制结售汇制使中央银行并不需要外汇的情况下却大量收购外汇,而抑制真正需要外汇进行交易的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的外汇需求,造成虚假的外汇供求关系,由此形成的价格与实际背离。被低估的人民币一直被贸易伙伴认为是全球贸易失衡乃至全球经济失衡的重大推手,从而为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提供了借口。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带来利差损失,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资产较多,在2000年之后的美元大跌过程中,中国外汇储备在账面上贬值严重。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约200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账面损失约400亿
17、。外汇储备管理特别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决定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中国的外汇不是拿着一些外国的现钞放在那里,而是买了外国的一些高收益、低风险、非常安全的债券。然而约占60%比例、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债券形式存在,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受到中美关系、美国国债市场规模的威胁。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无限度回购外汇资金,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中国每年为了引进大量的外商投资,国
18、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巨额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福利无法满足,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延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而国有企业加工贸易增长乏力。加工贸易的发展尽管有利于中国的技术进步,出口增长等,但也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造成中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中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中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19、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五、 对中国外汇储备现状总结和建议。中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目前外汇储备管理的局限性。核心问题是官方化的外汇储备性质,过于集中在国家这个层次上。问题的核心在于民间的外汇使用渠道不畅,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外汇集中在政府使用有不少消极因素,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和促进外汇在民间流通,保持稳定和正常的外汇需要。我认为,首先可以拓宽民间外汇使用渠道。现在民间的外汇基本上除了作为储蓄,就是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实际上外汇都进了国家的外汇储备,没有进入流通和消费环节,本质上还是外汇占款。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外汇商店,或者在
20、一些大型商场增设外汇商品专柜,也可以允许居民用外汇购买商品。其次可以有条件地开放外汇市场。现在民间的外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外汇的流动主要在居民与银行以及银行之间,中间的交易手续费用较高,外汇流动的成本也高。可以考虑在银行之外设立专门的外汇市场和外汇资本市场,辅之以优惠的政策,比如降低交易费用,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鼓励外汇在市场上流动,不必进入国家外汇储备。最后可以鼓励民间外汇进入国外消费和境外投资。包括增加居民个人用汇的额度,鼓励居民到国外旅游、消费和进行国外投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在进行必要调控的同时,规范外汇管理,建立外汇流通秩序,约束外汇交易行为。这样既减轻国家过多外汇储备的压力,又增强了外汇流动的活力,有利于提高外汇的使用效益。2012年(春)国际经贸学院在职研究生班雷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