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古时候,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火这一与化学有关的现象
B.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D.现在,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下列不符合
2.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和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能源、创造新材料、保护环境
C.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
D.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3.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氧化铜的颜色是黑色 B.酒精有挥发性 C.白糖易溶于水 D.汽油能燃烧
5.我国古代有几大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是 ( )
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
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 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
6.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7.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
8. 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9.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
A. 用水冲灭 B. 用嘴吹灭 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用湿抹布扑灭
10. 徐建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11.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12.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2g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移动游码 B. 减少食盐 C. 增加砝码 D.增加食盐
1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14.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15.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 属于物理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共33分)
16.(6分)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正视、
斜视等几种。右图中a为 视;b为 视;c为 视。用量筒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
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
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 。
17.(8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⑴ 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⑵ 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⑶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⑷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18.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⑤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⑥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和 ;
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和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CACDC DDDDB CBDBC
二、填空题(共33分)
16.(6分)俯视,平视,仰视,b、c、a。
17.(8分)(1)试管破裂 (2)试剂交叉污染
(3)引起火灾 (4)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18.(9分) ①I 试管 ②B 胶头滴管 ③D 烧杯 ④G 药匙 ⑤A 坩堝钳
⑥H 量筒和B 胶头滴管 ⑦E水槽和C集气瓶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