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教学内容安排本学年完成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至六年级数学(上、下册)的全部教学内容。二、教学进度安排学 期教学进度四至六年级期末检测范围2018年秋期(上学期)2018年9月3日正式行课本册教材全部内容2019年1月2日前完成上册新课教学2019年1月2日至8日完成总复习2019年1月19日正式放假2019年春期(下学期)2019年2月21日正式行课本册教材全部内容四、五年级6月19日前完成新课教学,6月20日至25日完成总复习。六年级5月17日之前完成一至四单元的教学,5月20日至6月25日完成总复习和考前练兵。7月6日正式放假三、检测范围及试
2、卷结构(一)四、五、六年级参加上、下学期期末检测。2018年秋期(上学期):2019年1月9日1月11日。2019年春期(下学期):2019年6月27日6月28日。(二)测试时间、分值与试卷结构1.检测时间:80分钟。2.全卷总分:100分。3.试卷结构:分为基础知识版块,知识运用和能力检测版块。基础知识版块:(1)填空题。本题包括大约20个空,每空1分,大约20分。(2)判断题。本题大约5个小题,每小题1分,大约5分。(3)选择题。本题大约5个小题,每小题1分,大约5分。知识运用和能力检测版块:(1)计算题(共40分)。本题包括:直接写出答案大约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大约10分。计算题(竖
3、式计算、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改错题等),大约1015个小题,大约30分。 (2)操作题。本题包括画图、看图回答问题等,大约3个小题,大约10分。(3)问题解决。本题大约5个小题,每小题4分,大约20分。 4.检测与命题46年级上、下学期由市教科所组织命制试题,县(区)根据情况选用。市抽测年级由市教科所统一组织阅卷并进行成绩分析;非市抽测年级由县(区)统一组织阅卷并形成成绩分析报告上报市教科所。四、实施策略建议(一)教材教法指导1.数与代数板块(1)计算内容在小学所学知识中占有很重的比例,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计算内容的学习往往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算理,我们往往采
4、用数形结合的方式,降低孩子们理解的难度,所谓“形”,包括小棒,课件演示,实物拼摆,纸片的折或者涂等,只有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这样算,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算法,所以算理和算法密不可分,切忌不教算理而机械重复地进行计算练习。如教学五(上)小数乘整数时,先引导复习整数的计算法则、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内容,再让学生主动运用这些知识于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在算理探究时,教师及时加以点拨和指导,可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因数扩大对积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因数扩大了10倍,积应该做什么处理,才能使积的大小不变,这样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得对算理的理解。如教学六(上
5、)分数除法例题2“把操场的 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能分多少?”时,让学生尝试解决。如果学生的思维受阻,可以提示“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结合画图启发学生用“平均分”得出: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并写出计算的过程:2=。(2) 简便计算的教学,要注意让孩子们观察数据特征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确定简算方法,注重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我为什么这样计算,依据是什么?如教学四(上)加减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中例题5“张阿姨已收电费867元,又收到电费98元,她共收电费多少元?”时,引导学生写出算式867+98,再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特点:98接近100,所以在计算时,可以先把9
6、8看成100,与867相加,再减去多加的2,这样用口算就能完成计算。再让学生讨论:这里为什么要减去2?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如教学四(下)简便计算12516时,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特点,根据乘号和125,可以把16分解为82,这时12516=12582=10002=2000;也可以把16分解成8+8,这时12516=125(8+8)=1258+1258=1000+1000=2000,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图形与几何板块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主动学习新知识。以学生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仔细观察、判断推理为主,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
7、象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交流、借鉴、反思、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理解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一是要用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变化;二是要加强几何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教学四(上)相交现象时,老师引导学生将两根小棒拼摆在一起,并将拼摆的结果抽象成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并形成4个角。然后利用例题中图二的图形,发现两条直线相交的4个角都是直角,对于4个角是直角的特点,要由学生自己发现,在此基础上,概括垂
8、线的意义,展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图形,并介绍垂足。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垂直现象,将抽象的垂线具体化,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垂线的认识。如教学五(上)图形的平移时,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再有针对性地将平移现象中的某些物体抽象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提示、操作等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如教学六(上)二单元圆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和一些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知道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会计算部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教学圆,通过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之间的关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平面图形的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9、念。同时,结合相关内容,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通过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就蕴含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想象,继续把圆这样等分下去,如果分的份数越多,那么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就越接近圆的半径,这就是一种极限的数学思想。这些重要的数学方法与思想,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和促进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3. 统计与概率板块 统计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确定统计任务、收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概率教学中,应设
10、计好学生体验探索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随机现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推理的能力。四年级包括认识直线统计图,认识不确定现象和认识平均数。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能恰当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四(上)有关直线统计图的内容,能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出现有方向标志的横线或纵线,可以一格代表一个单位,一格代表多个单位,以及数据的分段整理。四(下)把平均数做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实际意义,能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一组数据。五年级包括折线统计图,可能性。通过具体情境,进一
11、步感受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初步了解不确定现象中,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设计分类标准变化,分类结果改变问题,需要学生列出这些随机现象中,所有的可能性结果。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六年级包括可能性,扇形统计图。要求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随机现象的基础上,增加了“偶尔”、“经常”等词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定性描述,感受随机现象结果有大有小(不再做定量描述)。扇形统计图主要是体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以及各部分数量之间的
12、关系。如教学五(下)折线统计图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现象、本质及其变化趋势,不要由教师全部讲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应将学生的认识落实在对应点的高低、对应线段的上升与下降以及倾斜程度上,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体会和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4.整理与复习板块该板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每个单元之后的整理与复习,二是每册的期末总复习。每个单元之后的整理与复习,是该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并灵活运用。对某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时,一般分两个部分进行:一是对该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
13、连线成网,内化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如教学六(上)圆的整理和复习的第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翻阅记录本等,自行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个性化的整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圆,来引导学生按三部分进行梳理:一是如何画圆以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二是圆的特征,圆是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三是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重点让学生回忆,是怎样推导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再次对不完全归纳法、转化和极限的数学思想进行体验与感受。二是对该单元知识进行针对性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复习中的练习课,采用基础练习重点练习拓展练习三部分进行,基础练习是根据本单元教学的内容,要
14、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重点练习是根据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变式,改错等多种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深化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拓展练习是对本单元重难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期末总复习是引导学生对本期所学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梳理、巩固和综合运用的过程。总复习一开始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整理范例,一是对话回忆,引导学生对全册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使学生带着问题与同伴一起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经历的方法、积累的思想进行回忆与巩固;二是按单元顺序来构建知识结构图,随着对知识的回忆、梳理,去回顾数学思想和方法
15、。复习课切忌从头到尾“重上一遍”,作无谓的“平层推进”,不但浪费时间,也没有做到查漏补缺。如教学六(下)总复习时,通过数与代数的复习,提高学生对数、数与数的关系理解的深度,促进数感、符号意识和抽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运算的正确性、灵活性。通过图形与几何的复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测量技能,丰富对现实生活中图形本质特征、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通过统计与概率的复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增强统计意识与能力。通过问题解决与综合实践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二)集体备课活动指导集体备课可采取
16、两种形式进行:一是大型的集体备课,即以几个校点一起,定备课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的方式进行。先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或教师感到教学有困难的内容,确定好备课内容,中心发言人拟定好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建议,以讲授的形式进行,这样的集体备课才是有准备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年级组内几个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该集体备课方式灵活、时间灵活、内容灵活,参与教师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策略和途径,该备课形式能及时解决教学的遗漏问题,促进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建议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互为补充。第一种方式最好是解决本册教材中重点单元的教学。第二种方式主要针对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三)整体提高与特优生
17、个性化培养策略1.重视计算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从口算入手,加强笔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养成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思考、寻找解题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为优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对教材中的思考题要放手让优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教师适时引导,提升优生思维能力。高度重视优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精编个性化的针对性训练题,强化训练,着力优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4.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优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钻研探索精神。指导优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优生自主学习、自我
18、调控意识的培养。指导优生超前学习,主动发现查找问题,主动纠错和总结反思。5.引导优生主动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科普阅读,扩大视野,提升数学素养。(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融合1.充分运用好宜宾市智慧教育平台相关资源。2.充分运用西师版课标教材网教学资源。3.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相关的资源,结合本班实际,进行有机的整合。(五)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使用建议1.认真研读教学基本要求,确保基本教学质量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较为宏观,如果没有对课标的进一步解读,教师们在教学时难以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宜宾市小学数学学
19、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及编写体例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按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顺序,以每一单元为一级主题,以单元中的每一小节为二级主题,针对每一主题的“课程内容标准”逐条进行细化分解,并从“基本要求、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三方面提出较为明确的、具体的学习要求,并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2.各县(区)研训中心、各学校教研组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要使教学基本要求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学的重要参考,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把握同一基本要求,使得基本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五、学科重要活动提示1.2018年秋期,继续开展小学数学优秀试题(上册)评选活动(已发文)。2.2018年秋期,开展计算教学专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已发文)。3.2018年秋期,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四川省教科院组织的计算教学专题研讨现场会。4.2019年春期,组织宜宾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宜宾市小学数学学科指导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