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训练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674262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训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训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8年3月)班级 姓名 学号 ()1. 马克思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材料说明A周王与诸侯纯粹是主从关系B西周并没有真正实行分封制C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在主权分割时代周王从不约束诸侯 ()2. 西周分封时,青铜器被作为权力象征的礼物,由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领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青铜器铸造水平停滞不前B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大C“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D铁器逐渐取代青

2、铜器 ()3. 齐国孟尝君使用的冯谖,赵国平原君启用的毛遂,鲁庄公委以重用的曹刿,楚庄王委以重任的孙叔敖等等,都出身低微,或为农民、或为舍人、或为牧人,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推行军功爵制 B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C等级观念消亡 D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4. 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A强化君主专制权力B导致诸侯国不断发展威胁王室C推动国家走向统一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5.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

3、”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D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6.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7.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

4、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8. 下表是秦始皇时期所任丞相的情况,此表反映了秦朝姓名 籍贯 任相时间 位序 吕不韦 濮阳 庄襄王元年至始皇十年 右 昌平君 楚 始皇元年至二十一年 左 隗壮 ? 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右 王绾 ? 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左 冯去疾 韩上党 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右 李斯 楚上蔡 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左 A注重实效和利益的功利主义B以地域划分进行管理与统治C丞相协助天子处理国家政务D大事上存在明显的制度局限 ()9.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

5、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B从人治到法治C礼仪与政治分离D为民主政治奠基 ()10.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 11. 梁启超道:“杀贵族之权,削封建之制然后君主专制之政体乃成。”该论断 A符合唐朝政体特点B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C总结朝代更替规律D体现了古代政治转型 ()12. 钱穆先生认为:“政

6、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13. 右图是秦朝一重要官职的官印,后世官职中与其职能最相近的是 A汉武帝时期的刺史B唐朝的刑部尚书C宋朝的参知政事D元朝的行省长官 ()14. 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B保证了民主决策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D防止了官员腐败 () 15.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

7、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A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16. “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17. 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

8、政治转型()18. 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9. 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 ()20.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07%;寒士出身的只

9、有6人,占 82%。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21. 清袁枚在随园随笔中提到:“秦汉侍中本丞相史(属官),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负责给皇帝端尿盆等)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这反映了A内侍干政,体制混乱B封建秩序,等级森严C重用内侍,君权加强D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22.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据此,对汉、唐政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由宰相一人独揽统治大权B唐代制度比汉代更利于实现民主C唐代制度比汉代更利于巩固皇权D唐代三省六部制降低了行政效率 ()23. 以下

10、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汉代的刺史制 D元朝的行省制 ()24. 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A君主专制体制定型B中央对全局管控加强C国家重视边疆开发D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 ()25.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6. 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

11、,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A利于政治风清气正B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C开始形成独立体系D推动人才选拔公正 ()27.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

12、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9. 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这主要由于明代A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政治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30. 明代政治家丘浚说:“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清代乾隆帝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上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优之”。这说明A人口压力增大,社会局

13、势开始动荡 B清朝人口大增,社会经济逐渐衰退C国人普遍重视人口问题 D人口问题影响政治统治 ()31. 下表为明清两代进士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表。相对于明代,清代 区分 前三代无任何功名者 前三代有生员功名者 前三代有高于生员功名者 明代进士总数 475% 23% 5020/0 清代进士总数 191% 181% 628% A血缘关系是士人晋升上流阶层主要阶梯 B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C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 D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 ()32. “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是明初任官的基本原则,这表明A政府在任命官员时重视文化差异互补 B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至明朝基本成熟C明朝地方势力与官员勾结现象

14、普遍 D宗法关系对当时社会仍有一定影响 ()33. 据记载,曹操命陈群创“九品中正制”:各州郡分别公推大中正一人,由大中正下再产生小中正。然后对本地人物的年籍、品行、才干等进行详加考察,分别品第为九个等级并加评语,吏部据此分别黜陟。据此对这一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A实为选官制度中之察举制B选考方式和内容比较封闭C为选官腐败留下可乘之机D制度存在弊端不合时宜 () 34. 清代赵翼在中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专制皇权的自我约束B皇权受

15、到制度严格规范C汉代谏官制度实用规范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35. 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此可知元初的行省是()A剥夺丞相权力的创新设计B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手段C削弱中央集权的有效措施D管辖辽阔地区的正确选择()36.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

16、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D与人才培养脱节 () 37. 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该机构是A唐代尚书省B元代中书省C明代内阁D清代军机处 ()38. 诗言史,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知识。下列诗词能反映科举制度的是A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B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C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