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里健康教育 辅导个案 “我 能 行!”一、基本情况班里有个女孩叫陈xx,性格腼腆,做事谨小慎微,走路轻手轻脚,从没听她大声讲过一次话,也难得见她开心地笑过一次,更没见过她为什么事生气或跟谁吵架。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很专心地听讲,但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点名叫到她,她只是涨红着脸站在那儿一言不发。就算回答老师的提问了,那声音也小得跟蚊子叫差不多。她作业会花时间很努力地去写,可是一个字都要写老半天,写了又擦掉,擦了又写,再擦。学习吧,应该说是花了很多时间的,但是效果很不理想,考试时总是一筹莫展,或者是乱写一通,文不对题。据家长反映,她在家里却是个比较正常的孩子,有说有笑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二、问题分
2、析经过长期观察和分析,我认为她的问题主要在于,她对自己极度缺乏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久而久之,一方面对许多事情产生了畏惧心理,见了就害怕,就紧张,结果就更没办法做好了;而事情总做不好,又加剧了信心的丧失,变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了现在这种性格,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至于为什么会对自己那么缺乏信心?我认为,她本身的智力发展比较慢,思维比较迟钝,动作协调性也不好,这些都影响了她的学习和活动的效果,导致了许多事情的不成功(比如记忆力比较差,对汉字结构、笔画把握能力差,造成语文成绩总是无法提高)。许多的挫折,许多的失落,终于使她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因为没有信心,所以她写字时总觉得自己写得很不好
3、,总是要刻意得去写了擦,再写;做题时则总是怀疑自己做得不对,于是经常在某一题上焦急地思考很久,结果后面的没时间做了;也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她不敢和同学玩,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怕被同学嘲笑。她只是坐在角落里当观众,成了孤单的“局外人”,渐渐地进入了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自我封闭反过来又影响了她正常的智力发展,影响到她的人际交往,甚至逐渐改变了她的性格,使孩子变得懦弱而退缩。三、辅导过程看着她那幼小的身躯,看着她努力地写字做题,我心中阵阵发痛。我决定“对症下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改变这个孩子,让她相信自己,打开自我封闭的枷锁,融入快乐的集体。如何帮助她呢?我查阅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发现儿童时期如
4、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变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内心获得一张快乐和满足,进而养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勤奋的习惯。相反,如果一直得不到认可,过多的否定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变脆弱,行事谨小慎微,行为畏缩、瞻前顾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乃至自我消沉。要消除这种心理造成的不良后果,就应该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我能行”的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行的。因此,我只要采取了以下做法来帮助她:课间,我有意让她帮着擦黑板,发发作业本,让她有机会多接触同学和老师,消除恐惧心理。我在班会上当众表扬她其实是个做事认真负责的孩子,安排她每天负责检查
5、教室的保洁工作。我惊喜地发现课间别的同学都在玩耍的时候,她总是悄悄地巡视教室的每个角落,认真的把桌椅摆整齐,把纸屑捡干净。当我再次在班会上表扬她付出的努力的时候,我发现了她羞涩低头那一刹那眼里的泪光。我经常找机会尝试着与她交谈,经常问一些她在家里的生活;有时候还在她面前做一些滑稽的动作逗她和她身边的同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尽管在课堂上仍不太敢开口,但从她眼里我看到了沟通的欲望。我还在暗地里安排几个活跃的孩子拉着她一起游戏,开始依然不肯加入,但慢慢地敢于从角落里走到了大家的旁边。上课的时候,我尽量挑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尽管开口很难,声音很小,语句也不通顺,我也真诚地表扬她的勇气。渐渐的
6、,她偶尔也敢低低地举起了小手。当她的作业做得好些了,字写得好看些了,我就当众表扬她的进步。黑板擦干净了,地板扫干净了,教室里的桌椅摆整齐了,我也会竖起拇指夸赞她:“你做得不错!” 此外,我积极联系她的家长,登门拜访,跟她的家长汇报她在校的表现,告知她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同时,我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家长耐心地对她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帮助,并希望多给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她的信心,使她相信“我能行”。家长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并积极与我电话联系,互相沟通交流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四、辅导效果:在多方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陈xx终于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逐渐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状态,开始融入集体。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各科成绩有所提高。尽管要彻底改变还做不到,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和其它同学一样,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