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72296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毛坝镇新联小学 张明彦 一、教材简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是四年级上学期第七组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本组教材都是关于成长的故事,反映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前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周恩来少年求学的故事。本篇反映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遇到恩师指点是多么幸福的事,人生总会遇到这样的恩师,只是我们要懂得领悟和珍惜,并懂得感恩。这样的话题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并有指导意义。当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我们不需要他们认识得这么深刻,只需要有一点感悟就好了。 四年级学生缺少对叶圣陶和肖复兴认识了解,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学生通过学习能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但是很难从叶老修改作文与“邀”我做客上真正体会叶圣陶的人品,这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在反复朗读中自主感悟。 二、目标预设:  1.知识技能: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习惯。   ②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难点: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四、设计理念: 1、通过反复朗读,抓关键词语揣摩其含义;在读写结合中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 2、将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渗透在对文本的学习中。 五、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突破重点、突破难点、再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请齐读课题(生读)。对照课题与文章内容,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指名说,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 1、看,这就是爬山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录像)。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 (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了解读书情况。) 2、学生汇报交流: (“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 出示课件: ⑴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⑵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 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 课件出示:夏日、黄昏。 4、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注意比较其中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 ⑴ 你认为这里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在书上圈划出重点词句。 (学生自由读书。) 汇报交流:第一处描写中的重点词句有“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第二处的重点词句有“沉郁”“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 ⑵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段录像,比较一下:前后两处中爬山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 ⑶ 从作者对爬山虎的两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两段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 5、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生读);谁来试试? (指名读。) 我们一边欣赏录像一边谁,谁再来试试? (再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齐读。) 6、这确实是一种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在这儿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绿绿的美(师指课题)构成的呢?(生齐答:不是)师追问: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叶老人格的美)对!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的完美融合!那么,叶老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划记出直接写叶老人格之美的重点句子: ⑴ 学生自己读书,划记。 ⑵ 你是怎样感受到叶老人格之美的呢?把自己刚才读书所得和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⑶ 汇报: ① 师: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哪些呢?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和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并与我亲切交谈两件事。 ② 师: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直接写叶老人格美的重点句子呢?请有感情地读出其中的一句,再重点谈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A、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怎样的感觉?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板书:批改──认真、平和) B、我们的交谈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读好这段话吗?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品评后齐读。 C、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师相机板书:交谈──亲切、质朴)“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作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我们的交谈; 7、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了更深的含义呢?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生齐读。) ⑴ 问:小作者对于作家极其作品的理解是怎样的?(指名说)作家是怎样做的,作家的作品是怎么写的,你知道吗?学生谈理解。齐读这一句。 ⑵ 谁来读读最后一句? (指名读,指导读──突出“绿”。) “绿”说明了什么?(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叶老的谆谆教诲使我懂得了许多,特别是对作文和做人方面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标准,那就是像叶老那样一丝不苟地写作、真诚宽厚地待人。叶老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8、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受! (三)、小结延伸 1、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已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美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的作品和人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给肖复兴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在他日后的成长中,他始终牢记叶老先生的鼓励,不断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看他的主要成就: 肖复兴,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课件出示) 2、你们今天也看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请说说你的感受: 练习: 我看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仿佛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 )。 3、请带着你的这种感受读一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批改──认真、平和 交谈──亲切、质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