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学习职业教育理教育理论提要提要新世纪的职业教育,必须以从事的某一职业领域为目标,以劳动过程为导向,综合技术与劳动的各个方面。摘自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结题报告一、职业教育的概念1、职业与就业2、职业教育的概念3、职业教育的性质4、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较1、职业与就业职业: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的特征: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就业:指生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了组合,使有生产能力的劳动者成为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或社会服务的劳动者,而进入生产的过程。2、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是指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2、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人才。3、职业教育的性质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4、职教与普教的比较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学校任务为高级学校培养合格生。为社会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风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教学内容基础性科学知识。为社会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3、、一般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方法、社会)课程观念基础观、发展观、一般能力观职业能力观,基础观,过程观课程标准按门类制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社会化的职业资格标准。教师作用课程的实施者课程的实施者与开发者二、职业教育改革的因由1、经济体制改革2、科学进步、社会发展3、社会需求的变化4、求学者个人需求的变化三、现代职业教育的观念更新1、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观2、现代职业教育的市场经济观3、职业教育的的人才观4、现代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观5、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观6、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1、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观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人是教育的主
4、体。职业的载体是人,人是职业活动的承担者,人也是职业的主体。因此要以人与职业和人与教育的关系为纽带,沟通职业与教育,建立专门以职业为目标的教育,即职业教育。社会化是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使人社会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职业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和称职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接受一定年限的基础文化教育,还必须接受严格正规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和忽视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专门化教育,是在某一职业领域作就业准备的手段,是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2、现代职业教育的市场经济观职业教育受经济和市场影响表现为:其一: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发
5、展的水平,制约也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二:一方面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另一方面,技术结构的状态决定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职业教育的人才观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就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观。4、现代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观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主的教育,与其它类型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培养的是具有适应某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能力的劳动者。90年代初引进CBE的教育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巨大影响,那种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产业界参与、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恰恰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指导思想。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的组成专业能力对新技术的接
6、受理解力;职业的适应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时间观念,经济观念,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力方法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全局与系统思维,逻辑与抽象思维,决策与迁移能力,信息的截取,目标识辨与定位,联想与创造能力关键能力(也称:跨领域职业能力、人格能力、人性能力)社会能力社会责任感,群体工作的协调与仲裁、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宽容、自信心、成功欲、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5、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观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相统一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与掌握职业技能相统一学中作与作中学相统一掌握职业知识、技能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培养职业人与社会人相统一简约性和灵活性相统一6、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的定义和课程观广义:
7、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实施过程的总和。狭义: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与培训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能力观与职业学校的课程设计基础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定位过程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功能四、介四、介绍两种典型的两种典型的课程模式程模式 1、课程模式的概念程模式的概念 2、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 以能力以能力为基基础的教育)的教育)3、KH(“宽基基础、活模、活模块”集群式)集群式)课程程模模式式1、课程模式的概念课程模式是来自于某种课程形态并以其课程观为主要指导思想,
8、为课程方案设计者开发或改造某个专业并编制课程文件,提供具体思路和操作方法的标准式样。换言之,课程模式是课程形态的衍生物,体现课程形态的观念,是课程形态转化为课程方案的中介;又是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四个周而复始的课程开发步骤的具体思路。课程模式不但是一种理念,还是一种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方法。设计者可以照着做的样式。2、CBE模式(Competence-BasedEducation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的定义:是围绕从事岗位工作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来组织课程与教学的系统方法。CBE的课程开发方法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开发一个教学计划)课程开发的步骤:A、市场
9、分析确定专业、办学层次、人才规格B、综合能力分析确定岗位能力(工作分析)综合能力812个AA1A2AnBB1B2BnL专项能力630个(例)幼教岗位通用职业能力分析(例)幼教岗位通用职业能力分析A汉语知知识听听话说话口口语表达表达能力能力书面面语言表达言表达能力能力与幼儿交与幼儿交流沟通的流沟通的能力能力普通普通话二二级乙乙标准准撰写教撰写教学学论文文B英英语知知识运用运用听懂日听懂日常英常英语会会话特定特定环境境英英语口口语交流交流阅读一一般般难度度的英的英语文章文章根据要求根据要求写写80100词左右信左右信函和其它函和其它应用文用文掌握幼掌握幼英英语教教学学语言,言,能看能看图说话掌握幼
10、掌握幼儿园英儿园英语教学教学的方法的方法C计算机算机知知识运运用用计算机算机基本操基本操作作使用使用Windows操作系操作系统使用使用offfice办公系公系统课件制作件制作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手教学手段运用段运用D幼儿体幼儿体育指育指导幼儿健幼儿健康状况康状况监测身体素身体素质达达标形体形体训练技能技能技巧技巧幼儿体操幼儿体操幼儿体幼儿体育活育活动设计健康教健康教育育123456E声乐声乐声声乐乐理理论论与与演演唱唱技技巧巧幼幼儿儿发发声声及及声声带带保保护护幼幼儿儿歌歌曲曲演示演示合唱与指合唱与指挥挥幼幼儿儿园园唱唱歌教学歌教学F音乐基本音乐基本能力能力基础乐理基础乐理基础乐理基础乐理音音乐
11、乐作作品品赏析赏析幼幼儿儿歌歌曲曲创编创编G键键盘盘乐乐器器演奏演奏钢琴弹奏钢琴弹奏电电子子琴琴演演奏奏手手风风琴琴弹弹奏(选)奏(选)即兴伴奏即兴伴奏幼幼儿儿乐乐曲曲配器配器其其他他乐乐器器演奏演奏H舞蹈舞蹈舞舞蹈蹈基基本本功训练功训练民族舞民族舞儿儿童童舞舞蹈蹈创编创编韵韵律律操操编编导导儿儿童童舞舞蹈蹈唱游创编唱游创编I美术美术素素描描图图、色色彩彩基基本本知识知识图图案案、手手工制作工制作幼幼儿儿园园玩玩、教具制作教具制作电电脑脑美美术术设计设计美术欣赏美术欣赏室室内内外外环环境创设境创设123456J舞蹈舞蹈舞舞蹈蹈基基本本功训练功训练民族舞民族舞儿儿童童舞舞蹈蹈创编创编韵韵律律操操
12、编编导导儿儿童童舞舞蹈蹈唱游创编唱游创编K美术美术素素描描图图、色色彩彩基基本本知识知识图图案案、手手工制作工制作幼幼儿儿园园玩玩、教具制作教具制作电电脑脑美美术术设计设计美术欣赏美术欣赏室室内内外外环环境创设境创设L幼幼 儿儿 卫卫生保健生保健观察日常观察日常卫生保健卫生保健处处理理意意外外伤害伤害保保育育员员基基本工作本工作常常见见疾疾病病及及传传染染病病防治防治按按卫卫生生要要求求组组织织幼幼儿锻炼儿锻炼心心理理健健康康教育能力教育能力M幼儿活幼儿活动设计动设计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知知识识运运用用设设计计、组组织织、指指导导幼幼儿儿游游戏戏活动活动制制定定活活动动计计划划选选择择教学方法
13、教学方法方案教学方案教学活动创设活动创设幼儿个性幼儿个性特长的发特长的发展展346125C、专项技能分析确定专项技能的内容,以进行教学分析(又称职责分析)确定每项专项技能的内容,既完成对某项技能所要达到的目标、所需的知识、所使用的工具等的分析。技能目标知识工具A1J1ANJNA1M1ANMNA1Z1ANZNA1G1ANGND、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开发制定实用的教学大纲把工作实质与对学员的教学联系起来A01A02AB01B02BC01C02CD01D02DE01E02E1A2A3A4A1B2B3B4B1C2C3C4C1D2D3D4D1E2E3E4E5A6A7A8A9A10A11A5B6B7B8B9B
14、10B11B5C6C7C8C9C10C11C5D6D7D8D9D10D11D5E6E7E8E9E10E11E设计开开发的模的模块课程程结构构图预备课程程核心(基核心(基础)课程程职业专门课程程因个人所受的培训或经验的不同而开发的个性化的教学大纲(例)02A1A5A2A3A6A7A02B5B1B2B3B6B02C2C5C1C3C6C01D2D5D1D3D6D7D01E3E5E1E2E6E7E初级水平中级水平CBE应用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利弊1、课程开发科学而经济,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2、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能力,目标具体、针对性强。3、矩
15、阵式课程结构,能使不同起点、不同要求的受教育者个性化地选择社会所需之实用课程,适用性强。4、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学上灵活多样(个性化)、管理科学。利利CBE CBE 体系的实质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产业界参于、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恰恰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所需要的指导思想。1、教育成本高:包括使用DACUM方法开发课程,小规模班容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成本很高。2、把能力看作是任务本位的或行为主义的,培训过于专门化,缺乏职业兼容性,不利与受教育者以后的职业转换。3、忽视了真实的职业世界中人们操作行为的复杂性,及智力性操作中判断力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教
16、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利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弊弊 CBE CBEDACUM DACUM 模式:只适用于培养技能型技术工人的定制式训练、成人技能训练及再生性技能训练,加之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我国职业高中并非有很大的共适性,我们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现成的模式,最终要走自己的路。3、KH(“宽基础、活模块”集群式)课程模式课程原形学科中心儿童中心二分法三分法分科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六分法分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综合化)核心课程(轮形课程)活动课程相应职教课程模式单科分段式课程(三段式)核心阶梯式课程(双元制)能力模块课程(CBE)技能模块课程(ME
17、S)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集群式模块课程(宽基础、活模块KH模式)科技整合型、群个集阶梯整合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KH模式的概念A、KH的含义:既集群式模块课程,按其结构又称为“宽基础、活模块”模式。B、KH模式的相关概念:职业群工作对象、使用工具和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技能种类相关的多个专业工种的集合。集群集合一群相关职业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去发现职业之间的相关,是运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去开发课程的前提。宽基础一群相关职业或几个相关职业群通用的文化、专业理论技能课程,由德育与文化类板块、工具类板块、社会能力类板块、职业群专业类板块构成,侧重关键能力的形成。活模块针对某一职业、某一岗位必备的知识技
18、能的课程,侧重于从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强化。五、关于学分制1、计划经济与学年制(1)计划经济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国民经济决策、企业决策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以行政权利控制经济活动的经济体制模式。特点:流通中统购统销,劳动力统包统配,财政上统收统支。弊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互相封锁,层次重叠、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不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生产发展。(2)学年制A、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学校教育的统招统配统一生源计划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考统一分配B、计划经济模式下学校教育学年制的要素统一招考统一入学统一学制统一时间上课统一地点上课统一规格
19、标准(统一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统一考核统一毕业(3)学年制的特点(概念)按学制(规定学习时间)和固定的课程来控制、测量学生的学习量、教学量,衡量学生能否毕业,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相应制度,称为学年制。(4)学年制的弊端A、学年制一般采用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利于培养复合型、多样化人才。B、统一的课程、统一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忽视学生的基础、兴趣和爱好的差异,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C、教育观念滞后,教学上强调知识灌输,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2、市场
20、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1)社会资源(资本、土地、劳动、技术、信息)的市场化配置,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求职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及在工作岗位上的创新能力。(2)人才市场对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多样性、多层次、适合于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3)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组织形式变化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懂技术、有技能、善于与人协调、有团队精神、有责任感。(4)科技进步使有些职业消亡、新兴职业出现、职业演变加快、职业更替周期缩短,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宽专多能的交合型人才。3、职业教育的学分制改革1)从逐步改革学年制要素入手统一
21、招考无门槛(免试)学校自主随时招生统一入学可以随时入学统一学制弹性学制统一上课时间可选择上课时间统一上课地点可选择上课地点统一规格标准可选择课程、课程层次统一考核可随时考核统一毕业可提前和延后毕业对以上各教学要素的改革引入学分制。2)什么是学分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把学生的学习的量(包含质)折成更小的单位学分(1学分相当于0.02学年),以学分的积累是否符合规定的量来衡量学生是否完成学业】3)什么是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体系)。4、学分制的基本要素(学
22、分制的核心构成)(1)学分的设定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一般以16-18个课时为1学分。实践教学、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以1周为1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70学分。(2)课程的类型必修课为保证人材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文化基础课、主干专业课程。限选课在专业大类基础上确定专门化方向,或深化、拓宽的课程(或成组课程)。任选课学生根据兴趣、需要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的课程。(3)绩点制或平均学分成绩为评价学习质量、体现差异、增加学生竞争意识的管理计算方法。(4)重修与免修取消留级,期末考核不及格未得到学分,允许学生自己确定时间、地点、方式重修重
23、考,无次数限制。通过某种形式已学过的课程可申请免修,经考核通过后可直接获得学分。(5)双专业学分制鼓励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多选课程,多获得学分。有条件的学生可申请选修第二专业课程,取得足够学分后可获得双专业毕业证书。(6)提前毕业、延长学业与分阶段完成学业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可工学交替。(7)选课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课。(选科目、选层次)A、首先保证必修课、然后是限选课、再后是任选课。B、要考虑课程衔接关系,先修后续关系。C、先选主修,后选辅修。D、量力而行,不宜超负荷多选,也不要贪图舒适而少选。(8)导师制学生选择或学校任命,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进行生涯设计和职业指导。(9)转专业、转校可以转
24、,但涉及学分互认问题。(10)收费学年制按学年收费,学分制按学分收费。5、学分制的制度体系(配套制度)对执行学分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限制,对执行学分制的程序、行为、技术等问题的规定:1)学分制实施办法核心制度2)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制度3)选课制度4)导师工作制度5)绩点或平均学分成绩制度6)分层教学制度7)学分互认制度8)学分折算制度9)教务管理制度10)学生管理制度6、学分制的特点和功能(与学年制比较而言)1)学分制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学分制改革是在学制上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代替刚性,在教学安排上以指导性计划代替指令性计划,以学生选课代替学校排课。但从深层次上看,它是一种办学理念的
25、更新,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深化,它所展现的是“强化课程、淡化专业”,“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注重能力、鼓励创新”,“适应市场、服务社会”的崭新教育思想。(1)自主选择。选课制是学分制建立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学分制的灵魂和本质所在。不同于学年制之处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出学习自由化的特征。(2)强调个性发展。学分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学年制中重共性、轻个性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发挥自己的个性。(3)学制弹性。体现了学分制的机动灵活性。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比学年制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4)实行目标管理。学年制以过程管理为主要手段
26、,学分制是注重目标管理,相对宽松。主要以考试来衡量教学效果,一般实行教考分离。但不可放弃过程管理,不能放任自流。(5)优化教育资源。学分制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专业界限,增加了选修科目,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地选择课程和专业,进行交叉学习。学有余力者,可一专多能、一专多技,提高了校内专业学习场地、实验设施及校际间的软硬件利用率,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网上远程教学和学科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发挥最大潜力和创造最大效益。2)学分制的功能(1)导向功能。中等职业学校学人制改革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学分制能较好地保证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A、引导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B、引导
27、学校进行课程改革。C、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分制的实施中,学校必须根据职业学校的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自主意识,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2)调节功能。能使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调节自己的专业方向。(3)激励功能。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处于激发状态。3)学分制的主要模式A、完全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集导师制、淘汰制等于一身,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赋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学生不但有选择学科、专业、课程、教师的权利,还有选择学习方式、时间和地点的权利。学生可以不连续在校学习,学习成绩终身保留,只要积累学分达到规定的目标就可以毕
28、业。B、不完全学分制。最常见的是学年学分制,也称计划学分制。是融学年制和学分制主要特征于一体的制度,形成了以学年制为基础,以选修制为前提的学年学分制。它即规定了学习年限,又实行学分,吸收了学年制便于管理和学分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长,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年龄较小、文化层次较低的实际。总结:学年学分制实质上是学分制的初级阶段,最终要过渡到完全学分制,这种过渡有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要学分互认、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社会、道德、观念、政策、学生、家长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学分制的成长环境,无疑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需要探索的几个主要问题1、学分制与课程改革2、学分制下的
29、学生德育教育3、学分制教学管理4、学分制下的师资队伍建设5、学分制管理软件六、关于教学方法问题(一)关于教学观1)现代教学法不再囿于教的行为,而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2)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和意义,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对其因材施教,成为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目标。(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概念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的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由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与学生活动的分配方式。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有:A.讲解式B.演示式C.模仿式D.提问展开式E.启发式F.谈话式G.自学式H.练习式(复习式)(三)确定教学方法
30、的几个相关因素1)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应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2)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防止片面夸大某些教学方法的作用,避免施教程序刻板化)3)课题内容(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性质的一致性)4)学生的实际和学习的可能性(生理的、心理的及学习基础的可能性)5)教学条件和规定的时间(物质、空间、时间条件)6)教师本身的可能性(经验、理论修养、专业技能、个性品质等)(四)在职业教育中与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几种现代教学方法1、四步教学法以对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第一步讲解教师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以便根据他们的情况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然后通过演示某器械的功能等
31、方式,生动、有趣地引入教学的主题如器械的安装或制作。在这一步骤,教师尤其应该注意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第二步示范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实施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物或教学用具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第三步模仿这一阶段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第四步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反复讲解,也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逐步对所学知识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2、引导提示法
32、(LeittextMothode)引导提示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法。第一步收集信息学生通过广泛地收集信息,抓住由教师或书本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的本质,从而为下一步作充分的准备,以便能够独立地进行每一个工作步骤。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简短概括,或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准备对核心问题的回答。在这一教学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人准备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各自答案的依据,明确核心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第二步计划在这一环节里,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制订工作的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通常以书面的形式拟定工作计划。第三步决策这一环节
33、通常采用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就所拟定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最终作出比较合理的决策。第四步实施这是实质性的阶段,学生完成工件制作或其他委托任务。这个阶段也包括工作与检验的相互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和修订方案。第五步检验在实施阶段终结时,将产品同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质量与规格相符合的程度。学生可以参考检验表格独立检验或由教师检验。第六步评价包括对前五个步骤的评价,对产品本身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通常以教师和学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法总结:引导提示法实际上是一种由教师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
34、教学法,多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拟定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组织学生进讨论;而学生则主要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采用一些生产性的自主学习的技术。3、行为导向教学法这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但更确切地说则是一种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和责任行为的指导思想。行为导向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意义、行为系统、自我控制、协调合作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1)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A由谁来执行这项行为,即“学习的主体”(是谁);B达到目标的“
35、实际行为”(是什么);C行为完成的“相关条件”(有哪些);D评定行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2)遵循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1)项目教学这是行为导向教学中一种代表性的理想形式。它的基本模式包括:A.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B.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C.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D.实施;E.项目结束等。项目教学法的它的基本模式(1)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2)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3)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4)实施;(5)项目结束等。例:处理顾客投诉让学生推销大白兔奶糖(2)模拟法通常在一种人造的环境里,如在模拟办公室、模拟工厂里学习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它可以
36、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重复教学,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例:商平营销或文秘专业某一专题的模拟(3)案例分析法学习者利用个人的亲身经验和知识的获得,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进行学习,达到为实践行为作准备的目的。通常教师所提供的案例并不难以解决,但强调其具有一种普遍的代表性。例:如何回避汇率风险问题(4)角色扮演法即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比较分析来学习,借此培养其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例:扮演营业员接待顾客4、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需要克服的几个问题(1)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阻碍了新教学法的实施。(2)师生双方缺乏适应新教学法的能力和素质。(3)学历教育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中等职业教育进入误区。(4)设备条件缺乏或缺乏或不具备。(5)应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进行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