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期数: 05 12 YWG3 069
学科:语文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冯银江
审稿老师:潘晓娟
[同步教学信息]
训 练 篇
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第一轮高考复习暨会考复习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重点篇章语段训练
一、阅读《谏太宗十思疏》中一段文字,回答1—6题。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1.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虚心以纳下 (臣下)
臣虽下愚 (智力低下)
B.伐根以求木茂 (砍伐)
齐师伐我 (攻伐)
C.载舟覆舟 (负荷、承受、承载)
载歌载舞 (且、又)
D.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慰、慰劳)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平安)
2.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信者效其忠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D.宁信度,无自信也
E.是皆不足以执信也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蔽林间窥之
C.一言以蔽之
D.韩卫,赵之南蔽也
E.王之蔽甚矣
F.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④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5.用最省俭、准确的词语概括这段文字的“十思”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6.这段文字与本文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
答:
二、阅读《滕王阁序》中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滨”与“浦”同义,都指“水边”。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彩:指天空。区:指日光。
C.山原旷其盈视 旷:远。
D.披绣闼,俯雕甍 闼:小门。甍:屋脊。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D.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3.选出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阊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C.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选出与“访风景于崇阿”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D.君幸于赵王
5.对下列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写出了充满秋意的晚景:清澈的湖水与紫色的暮霭形成了色彩的对比,近水与远山构成了景物的层次,—一个“寒”字突出了山川给人的清爽感觉。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名句,动静相映,在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中,红霞在天上飘动,鹜在红霞中翱翔,无生命的红霞与有生命的飞鹜对举,构成了一幅明丽鲜活的画面。
C.“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四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高阁人云的壮丽景象,采用了从近到远,从上到下,远眺高阁的动态角度。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等句,是作者从视觉转到听觉,由直观转入想像的进——步描绘。渔歌和飞雁在天空凄苦的叫声,使作者油然而生凄清之感,为过渡到下文细腻的心理描述打下了基础。
三、阅读《师说》一段文字,完成1—5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其从师而问焉 (请教)
B.其皆出于此乎 (岂、难道)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挑选)
D.吾未见其明也 (明智) ·
2.比较下列各句中“师”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 B.则耻师焉
C.不耻相师 D.或师焉,或不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说明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古时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
B.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原因)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文中的停顿)
D.君子不齿 (不屑与之同列)
4.指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的一项是( )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②其可怪也欤
A.①某与某年龄相仿,水平也相近 ②这可有点奇怪吧
B.①某与某年龄差不多,主张也很接近 ②难道能不感到奇怪吗
C.①某与某年龄差不多,主张也很接近 ②这可有点奇怪吧
D.①某与某年龄相仿,水平也相近 ②难道能不感到奇怪吗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连词“而”连接两项的关系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③择师而教之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群聚而笑之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⑥/②⑤/③/④ D.①③⑥/②⑤/④
四、阅读《阿房宫赋》中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对下列各句中“也”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②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③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④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⑤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⑥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楚之精英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之也
3.从词性活用的角度选出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⑦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⑧族秦者秦也
A.①④⑧/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⑦/④⑧/⑤/⑥
C.①/②③⑦/④⑧/⑤/⑥ D.①③⑦/②④⑧/⑤/⑥
4.选出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不患人之不己知
5.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B.“辇”指人力拉的车,专供帝王出行时乘坐。
C.“剽掠其人”中的“人”就是指“民”。因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人风”即“民风”。
D.“妃嫔媵嫱”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媵是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
6.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B.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从六国掠来。其中“王子”
“皇孙”指的应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C.“明星荧荧”至“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出宫女生活的豪奢,从而反映出秦王朝统治者的荒淫奢靡。
D.写宫中珍宝之多,一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
出他们抢夺劫掠的行径。
[参考答案]
一、1.D(“安人”的“安”是“使……安宁”;“思国之安”的“安’’是‘‘安定’’之意。)
2.B(A项当“实在”讲;C项当“信用”讲;D项当“相信’’讲;E项当“凭证”讲;
B项与例句均当“诚信”讲。)
3.E、F(A项当“遮挡”讲;B项当“隐藏”讲;C项当“概括’’讲;D项当“屏障”讲;E、F均当“蒙蔽”讲。)
4.①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合意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道满足,用这来警戒自己。 ②喜爱游玩,就想到最多一年打猎三次作为节制。 ③给人赏赐,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而奖赏不当。 ④何必要自己劳神苦思,去代替百官履行职责呢?
5.①抑制欲望,知道满足; ②兴建有度,适可而止; ③不忘谦虚,加强修养; ④防止骄傲,放宽肚量; ⑤喜爱游玩,要有节制; ⑥做事谨慎,防止懈怠; ⑦少受蒙蔽,采纳下言; ⑧端正品性,斥退谗邪; ⑨赏赐得当,不因喜怒;⑩处罚合理,不凭情绪。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十思”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具体作法和要求,是说明中心论点的。
二、1.B 2.C 3.C 4.B 5.C
三、1.B 2.A 3.C 4.D 5.C
四、1.D 2.A 3.C 4.D 5.C 6.B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