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尊严
第一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宪法的地位?※
⑴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⑵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⑶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
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⑵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及作用?※
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⑵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什么?
⑴平等权;⑵政治权利和自由;
⑶宗教信仰自由;⑷人身自由;
⑸社会经济权利;⑹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8、中学生通过学习宪法,应形成怎样的认识?※
⑴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⑵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坚持宪法至上;
⑶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9、我国宪法作出的哪些规定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原则?(了解)
⑴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立法方面)
⑵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经济方面)
⑶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政治方面)
⑷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公民基本权利方面)
10、人权的实质和目标?※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1、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12、人权的主体?
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众。
13、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了解)
即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4、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地位?
⑴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⑵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1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⑴将“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⑵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⑶要求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⑷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⑸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16、.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什么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为此我国实施了什么基本方略?
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为实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知识链接:理解
A.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公民:法律概念;人民:政治概念;
公民指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人;
人民:不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包括敌人;
B.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权利:法律概念,指赋予人民的权力和利益,可放弃的权利。
权力:政治概念,不可放弃,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力,如政治上的强治力,国家权力;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权力。
※标语: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
弘扬宪法精神 共建和谐社会
弘扬法治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
第二框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7、我国的国家权利机关是?※
人民代表大会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8、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是什么?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什么地位?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是什么关系?
⑴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⑵核心地位(最高地位)
⑶全国人大与国务院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全国人大是权力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全国人大监督。
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19、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20、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了解)
⑴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利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⑵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⑶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制;
21、为什么权利的运行需要规范?
⑴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⑵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2、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
⑴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⑵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⑶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⑷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23.为什么要保障宪法实施? 了解
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如果宪法得不到充分、有效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那么,国家权力的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2.如何保障宪法实施?
(1)坚持依宪治国;(2)加强宪法监督
24、宪法的构成?了解
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
25、宪法的重要性?※
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2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⑴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内容;(宪法的基本内容)
⑵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⑶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7、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自由就无法保证。
28、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⑴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⑵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宪法都必须予以追究。
2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30、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什么?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行政。)
3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的?了解 ⑴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⑵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⑶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32、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⑴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性问题或某一方面的规定;(内容上)
⑵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法律效力上)
⑶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制定和修改)
33、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的意义?了解
⑴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⑵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
31、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2、为什么权利的运行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接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33、如何保证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34、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
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⑴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了解)
⑵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了解)
35、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尤为重要。设立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36、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怎么做?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37、生活中如何遵守和维护宪法?
⑴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⑵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⑶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⑷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⑸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