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主要工业领域)标准化发展规划(草案)请重点关注:规划中提出的591项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合理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O八年五月9前 言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平稳、趋于好转的势态,但形势仍然严峻,事故总量依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法制不健全,安全生产标准不完善。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规
2、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制,认真做好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要抓紧制定和修订行业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体系。”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华建敏同志在2007年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上也
3、指出:“一些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亟待组织修订。”安全生产标准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已纳入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了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主要工业领域)标准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涵盖了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化工、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机械安全、通用及其他等12个领域,其中: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煤矿水、火、瓦斯、热害、顶板等灾害防治;矿井通风、矿井提升
4、运输安全、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保护、煤矿爆破与防爆、气体检测、煤矿井下阻燃防静电和煤矿救护器材等方面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方法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金属矿物、放射性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勘探、开采和选矿等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冶金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原材料制备、辅助材料制备和金属压延加工等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有色金属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产品、冶炼产品、加工产品和辅助材料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及废渣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规范,以及高温熔体、高压、高电流、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强酸碱、易燃气体和液体、高空吊装、大型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规范。
5、化工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安全技术标准是针对化工产品链的各个环节,即设计和建设、生产、运输、储存和包装、作业及检修以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等制定的标准;安全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救援及职业危害防护等标准。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具有陆海通用性、安全专用性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上游领域内的HSE管理体系、各专业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安全规范,有关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管理、防火防爆、职业危害、应急管理以及储罐的安全生产标准等。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加工石油天然气产品、半成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
6、标准:主要包括: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热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经营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相关基础和管理标准,原辅材料使用标准,以及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标准。机械安全标准:主要包括:机械装备安全相关的设计通则、风险评价;机械装备的安全特征、参数部分和安全装置;金切加工、工程、石油、林业、农牧、化工、冶金、木加工、纺织和橡塑等领域机械的安全标准。安全生产通用标准:各领域和行业均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名词与术语、基本规定、风险评价、
7、安全培训、安全信息、厂内交通与运输、安全检查与监察、应急管理、事故评价、中介机构评价、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安全与检测、安全防护装置、材料与燃料安全与检测、个体防护装备,以及防尘防毒和涂装作业等安全生产标准。其他:以上11个领域未涵盖到的工业领域,如粉尘防爆、纺织等。目 录前 言11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成绩和主要问题11.1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11.2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3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范围52.1 指导思想52.2 基本原则62.3 目标63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73.1建立标准体系的目的和原则73.2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的组成84 2008-20
8、10年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214.1 重点任务214.2 重点项目245 保障措施255.1 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255.2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前期研究,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255.3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专家队伍建设265.4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资金保障体系265.5 加强标准的宣传力度265.6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大采用国际或国外标准27附表: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主要工业领域)重点制修订标准项目汇总表281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成绩和主要问题1.1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9、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安全生产标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政府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几年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制定了一大批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基本涵盖了所有生产领域和作业场所。除国家标准外,原劳动部、煤炭部以及目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和公安部等还制定发布了大量有关安全生产的行业标准。现有的安全生产标准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安全监督监察依法行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基本适应了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国家
1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之一,有力地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第一,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一五”工作规划纲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均把标准化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提出了更加紧迫和明确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安全生产标准工作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第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体系。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化学品
11、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粉尘防爆、涂装作业、防尘防毒等七个分技术委员会。完善全国个体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立眼面部防护分技术委员会,以及坠落防护、呼吸防护、手足防护、头部防护和服装防护等5个工作组。完善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实标准化专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体系。第三,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一是系统清理安全生产标准,掌握标准现状。2004年,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安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有关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进行了清理。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煤炭、化工、建材、轻工、石油等12个行业的标准进行了清理。二是制定有
12、关规定,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程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和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对标准的立项、计划的制定、标准的起草、标准的征求意见、标准的审查和报批、标准的发布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三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安排,积极做好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从2001年至2007年底,共完成国家标准59项。列入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有123项。四是加快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截至2007年底,已发布了89项行业标准。第四,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制工作。针对重大事故预防标准缺乏,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部批准开展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基础技术标准
13、项目研究。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我国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基础技术标准体系,使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工作有据可依。为了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科技部拨专款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关键技术研制工作。该课题的研究将极大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工作水平,扭转我国安全生产严峻形势。针对石油天然气工业风险性较高,但缺乏系统性安全技术规程的现状,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与英国劳氏船级社组织开展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并制定了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该规程的出台对规范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减少石油天然气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1.2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我国安
14、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标准老化、内容过时。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过去三年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集中对标龄过长的标准制定了制修订计划,但是,目前我国仍存在部分标龄超过5年甚至10年以上的标准未修订。标准规定的技术与指标落后,不能适应现有安全生产需要,如粮食加工及其储运系统、冶金钢铁高炉喷吹烟煤系统、有色金属加工系统等行业技术与生产工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而相关的粉尘防爆标准一直在沿用。第二,系统性较差,急需的部分安全生产标准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
15、产工作实行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体制,国务院有关部门各自制定自己的安全生产标准,种类庞杂,很多专业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之间存在内容重复交叉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经济组织形式以及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安全生产工作出现新问题,急需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和有色金属矿山安全设计中,缺少矿山监控、救援等方面的安全生产标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但未及时制定新标准进行规范,如石化行业PTA粉体生产过程的静电防护尚未制定标准。第三,安全生产标准基础研究有待加强,国际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方法和技术等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如在粉尘爆炸机理、粉尘防爆技术研究、
16、动火条件的数据确定、对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基础和测试方式等方法研究不足。与国际组织和国外发达国家标准研究机构交流与合作还没有建立起畅通的渠道,不能及时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缺乏对国外标准的基础研究、国内外标准的关联度研究以及对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研究,如机械安全标准主要依据国际标准制修订,对标准的背景和技术内容缺乏专门研究。总体来看,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发达国家标准的比率较低。 第四,安全生产标准宣传力度不够,部分企业重法规轻标准。标准执行的好坏,关键是宣贯。标准与法律法规一样,需要有个宣贯过程,要让广大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行政执法人员了解、掌握。目前,仅有少部分安全生产
17、标准进行了宣贯,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执法人员及企业没有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使安全生产标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贯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意识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标准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及对法规政策,不能主动运用安全生产标准来保障安全生产。第五,标准制修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急待加强。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很多科研事业单位改制,安全生产标准化专业人员流失严重,经验丰富的标准制修订专业人员匮乏。尽管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等规定,但有些标准在工作程序方面执行的不很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从2006年才逐步开展起来,有些单位和人员为初次参与制定起草标准,有些标准提交专家审查的
18、时间仓促,致使个别标准质量不高。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范围2.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全面提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服务。 2.2 基本原则2.2.1预防为主原则。要贯彻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好转服务。2.2.2 突出重点原则。安全生产标准涵盖领域广泛,不能均衡规划,分轻
19、重缓急,有重点、有步骤开展标准化工作。要优先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急需标准、重点领域缺失的关键标准、标龄过长标准以及与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密切相关的标准。2.2.3 国际接轨原则。要借鉴国际和先进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确定安全生产采标项目,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2.4 技术进步原则。积极采用科研成果,不断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和前瞻性,使标准成为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促使安全生产技术进步。2.3 目标2.3.1总体目标到2010年,重点领域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基本完成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化工、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9个重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20、工作,在机械安全等安全生产标准基础较好的行业积极采用国际或国外发达国家标准。2.3.2阶段目标 2008年,制修订安全生产工作急需、关键领域缺失以及标龄超过10年的安全生产标准。2009年重点修订标龄为5-10年的安全生产标准。2010年,在重点领域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3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3.1建立标准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目的,一是为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二是建立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国情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三是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以及标准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分析
21、,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为政府部门制定标准年度制修订计划提供依据。四是适应加入WTO后新形势的需要,加快与国际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接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层次性、协调性、先进性的原则。系统性是指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层次性是指安全标准体系在构成上按照外延和隶属关系分成不同层次。协调性是指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时要全面考虑各领域的平衡,同时突出当前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急需。先进性是指积极采用和推广科研新成果,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和产品。3.2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的组成本规划中,安全生产标
22、准体系框架包括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机械安全、通用等11个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五部分,如图2所示。各个分体系又包括若干子体系,依据适用范围、领域、类别以及隶属关系,各子体系形成框架位置图,如图3至图13所示。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2煤矿安全标准子体系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子体系4冶金安全标准子体系5有色金属安全标准子体系6石油天然气安全标准子体系7石油化工安全标准子体系9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子体系8化工安全标准子体系10烟花爆竹安全标准子体系1安全生产
23、通用标准子体系11机械安全标准子体系12其他图1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内容管理标准产品标准基础标准图2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内容技术标准方法标准1安全生产通用标准子体系 1.1基础标准1.2管理标准1.5方法标准1.4产品标准1.3技术标准1.1.2基本规定1.1.1术语和定义1.2.8中介机构管理1.2.3安全信息1.2.4厂内交通与运输1.2.7事故管理1.2.2安全培训1.2.5安全检查与监察1.2.1风险评价1.2.6应急管理1.3.2防尘防毒1.3.3涂装作业1.3.1生产工艺安全1.4.2材料与燃料安全1.4.3个体防护装置1.4.1安全防护装置1.5.1设备设施检测1
24、.5.3材料与燃料检测1.5.2个体防护装置检测图3安全生产通用标准子体系框架2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2.1通用基础安全生产标准2.3.2.1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标准2.3.2.2煤矿安全规程2.2.4.2矿井防火墙质量标准2.2.2.3矿井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2.2.2.1矿山抢险排水技术标准2.3.3.1矿山救护器材管理标准2.2.4.1矿井火区启封和注销技术标准2.2.6.1煤矿降温装置技术标准2.2.6煤矿热害防治2.3安全管理标准2.2.5.1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2.2.3.1锚喷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2.2.2.2井下高压含水层探水钻探技术2.3.3矿山救护管理标准2.2安全技术标准图4
25、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2.3.1煤矿瓦斯抽放管理2.3.2.煤矿安全综合管理准2.1.1 煤矿安全术语2.2.1煤矿瓦斯防治技术2.2.2煤矿水害防治技术2.2.3煤矿粉尘防治2.2.4煤矿火灾防治2.2.5煤矿通风技术图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3.1管理标准3.1.1.术语定义3.1.2.分类与名录3.1.3.标准化规定3.1.4.事故应急与调查3.1.5.教育培训3.1.4.2事故调查3.1.4.1.应急救援3.1.3.1. 安全标准化3.1.3.2. 评价标准3.2技术标准3.2.1生产作业标准3.2.2 检测检验标准3.2.1.1.
26、开采3.2.1.2选矿3.2.1.1.1地质勘探3.2.1.1.2气态矿产3.2.1.1.3液态矿产3.2.1.1.4固态矿产3.2.1.2.1选矿安全标准3.2.1.2.2尾矿库安全标准3.2.2.1.检测检验设备3.2.2.3检测检验内容3.2.2.2.检测检验方法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冶金术语4 冶金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炼铁轧钢炼钢电炉高炉焦炉应急救援图6 冶金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图7 有色金属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5有色金属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5.4.5其他5.4.1铸轧产品 5.4.2挤压产品5.4.3轧制产品5.4.4铸造产品5.3.1轻金属(铝镁钛等)5.3.2重金属(铜铅锌镍锡
27、锑)5.3.3稀有金属以及其他(钨钼等)5.2.1氧化铝5.2.2重金属精矿5.2.3稀有金属金矿5.1通用标准5.4加工产品安全生产标准5.3冶炼产品安全生产标准5.2矿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图8 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6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6.1通用基础标准6.2安全技术标准6.1.1油气安全生产术语和专用安全标志6.2.1油气防火防爆6.2.2勘探开发6.2.3油气储运与油建安全6.2.4海上油气6.3.1HSE管理体系标准6.3.2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标准6.3.3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标准6.2.2.1地质物探6.2.2.2钻完井安6.2.2.4油气集输6.2.2.3采油采气6.
28、2.3.3油气建设施工6.2.3.2油气储存库6.2.3.1油气管道工程6.2.4.2滩海石油天然气6.2.4.1海洋石油天然气6.3.2.2应急救援预案6.3.2.1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6.3.3.2职业卫生监督与防护6.3.3.1劳动防护用品器材6.3安全管理标准7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7.3安全技术标准7.1安全基础标准7.2安全管理标准7.1.2安全标志7.1.1安全术语7.1.3其他7.3.12其它7.3.11土建安全7.3.10总平面布置7.3.9电信安全7.3.8仪表自动化7.3.7电气安全7.3.6公用工程7.3.5储运安全7.3.4工艺安全7.3.1通用技术7.3.3设备安
29、全7.3.2施工安全7.2.1通用管理7.2.6检测检验检查7.2.5应急响应和事故管理7.2.3安全教育7.2.4作业安全7.2.2风险评估图9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8 化工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图10 化工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8.2 安全管理标准8.2.3职业危害防护8.2.2应急救援8.1 安全技术标准8.1.6使用安全8.1.5作业及检修安全8.1.4储存和包装安全8.1.3运输安全8.1.1设计和建设8.1.2生产安全8.2.1安全生产标准化图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9.3.2.1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标准9.3.2.2应急救援预案标准9.2.4.1危险化学品储存安
30、全标准9.2.2.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9.2.2.1化工企业安全距离标准9.1.1 危险化学品分类、标识标准9.3.3.1企业防护器材管理标准9.3.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9.2.6.1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标准9.2.1设计和建设标准9.2.6使用安全标准9.2.5作业及检修标准9.3安全管理标准9.2.5.1装置大修、检修和作业标准9.2.3.1道路运输监控技术标准9.2.4.2化学品包装安全标准9.2.2.2化学品生产防火、防爆标准9.3.2.应急救援标准9.2.3运输安全标准9.2.4储存和包装安全标准9.3.3职业危害防护标准9.2.2生产安全标准9.2安全技术标准9.1通
31、用基础安全生产标准9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10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10.1 基础标准10.2 技术标准10.3 其他标准10.1.1基础标准10.1.2管理标准10.2.1原辅材料使用标准10.2.2生产作业场所标准10.2.3生产技术工艺标准10.2.4生产设备设施标准图12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11.1 A 类标准11.1.1设计通则部分11.1.2风险评价部分11.1.3指导性部分11.2 B 类标准11.2.1 B1安全特征、参数部分11.2.2 B2安全装置部分11.2.1.1安全距离11.3 C 类标准金切加工机械娱乐用机械便携工具类橡塑机械纺织机械铸、锻
32、机械冶金机械起重机械林业机械农牧机械包装机械石油机械木加工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化工机械建筑机械家用、轻工机械食品机械舞台机械医疗器械水空交通工具升降机车辆其他相关专业标委会11.2.1.2接近速度11.2.1.3温度限值11.2.1.4卫生要求11.2.1.5人类工效学11.2.1.10集成制造11.2.1.9防爆11.2.1.6排放11.2.1.7辐射11.2.1.8防火11.2.2.1控制系统11.2.2.1急停11.2.2.3意外启动11.2.2.4双手控制11.2.2.5联锁装置11.2.2.6压敏11.2.2.7防护装置11.2.2.8梯子11.2.2.9进入设施11 机械安全生产标
33、准子体系11.3.1金切加工机械11.3.2工程机械11.3.3石油机械11.3.4林业机械11.3.5车辆11.3.6建筑机械11.3.7包装机械11.3.8矿山机械11.3.9起重机械11.3.10升降机11.3.11化工机械11.3.12木加工机械11.3.13农牧机械11.3.14冶金机械11.3.15铸、锻机械11.3.16纺织机械11.3.17橡塑机械11.3.18便携工具类11.3.19水空交通工具11.3.20医疗器械11.3.21娱乐用机械11.3.22家用、轻工机械11.3.23食品机械11.3.24舞台机械图13 机械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框架124图1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
34、4 2008-2010年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4.1 重点任务4.1.1 煤矿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煤矿井下设备安全使用规范等相关基础标准,突出制定煤矿灾害防治技术与装备方面标准。重点开展煤矿瓦斯基础参数测定、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和防治、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瓦斯突出矿井的管理;煤矿粉尘防治技术与装备、粉尘检测方法;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与装备、突发性矿井水害的快速诊断和定位以及治理技术;煤矿火灾防治技术与装备、火灾的早期预测与预报、防灭火技术与工艺、隐蔽火源的探测和定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技术与装备、矿山救护技术与装备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4.1.2 金属非金属矿山优先修订标龄过长、标准内容
35、已不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重点制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许可工作急需、目前又缺失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重点针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检测检验、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系统和尾矿库等制定安全标准;优先将“十五”、“十一五”安全科技攻关项目成果转化为安全生产标准。4.1.3冶金优先制定系统危险程度高、风险大,且缺失的安全生产标准,如烧结球团生产安全规程和耐火材料生产安全规程等;制定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关键设备、设施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和检测检验标准。4.1.4有色重点制定铝电解、氧化铝、原镁及镁合金、锌冶炼(包括火法和湿法)、镁合金压铸、铝及铝合金铸轧、铝合金建
36、筑型材(系列标准)、铝及铝合金冷轧等安全规范。4.1.5化工重点制定氯碱生产、合成氨生产、化学农药制造、聚氯乙烯生产、硝酸生产、溶解乙炔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等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制定溶解乙炔生产及氨气等安全规程、防隔防爆甲醇储罐技术要求、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化工防护器材管理标准。4.1.6石油天然气重点制定滩海和海洋安全生产、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场站、集输管道和脱硫净化厂的公共安全防护距离等标准;修订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复审和修订20002003年期间发布的35项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标准。4.1.7石油化工重点制修订与火灾、爆炸、中毒等有关的装置设计、生产工艺的
37、本质安全和安全防护标准,以及涉及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管理等的管理标准。加强国际石油化工行业先进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积极消化、吸收和采用国际标准。4.1.8危险化学品重点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领域中危险化学品包装标准、运输监控标准的研制,以及重大危险源监管监控系列标准的研制。4.1.9 烟花爆竹制定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术语、标识等方面基础标准,以及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方法标准、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突出生产设备设施通用技术标准、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安全评价等方面标准的研究。重点开展原辅材料危险性认定、使用标准,安全性测试标准以及与药物接触的混药、造粒、压筑药机械等标
38、准的研制。4.1.10 机械安全突出对新版欧盟机械指令、机械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及典型实践、机械辐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方法、机械设备防火防爆、集成制造系统重要技术、机械安全相关的空气传播危险物质排放的评价方法、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以及舞台机械、户外广告牌等公共场所机械设施安全生产标准的研究。重点开展机械安全风险评价、机械安全相关的空气传播危险物质排放评价、机械辐射的通用测量和机械辐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等相关标准的研制。4.1.11 通用制修订安全生产工作急需及依法行政、监管监察和有关安全中介机构管理标准。重点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标准的研制。重点开展眼部防护、手部防护、坠落防护、防护服装和听力防护、呼
39、吸防护装备标准的研制。重点制定与火灾、爆炸、人员伤亡和职业危害有关的涂装工艺、涂装设备的安全生产标准。突出开展涉及涂料产品、工艺配方、产品使用,涂装工艺过程的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危险有害因素界定分类,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标准的研制,以及通风参数及危险有害气体检测、监控,吸附净化装置等安全技术标准的研制。重点制定制鞋和鞋用胶粘剂、玩具制造、箱包生产、有色金属、电镀、污水与垃圾处理等职业危害相关标准。修订轻工、制革、化工、石化、蓄电池生产、冶金、电子、水泥、玻璃、陶瓷、机械铸造等行业标龄过长的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冶金烧结、施工凿岩和石材加工粉尘标准。4.1.12 其他对于粉尘防爆领域,重点修
40、订粮食、食品与饲料加工,港口及储仓等粮食装卸与储运粉尘防爆标准;重点制修订纺织纤维生产粉尘防爆标准;重点制定铝及铝镁材料加工,冶金与有色金属生产,木材加工,塑料与化工粉尘防爆等标准。4.2 重点项目2008-2010年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重点项目共591项,其中,国标181项,行标410项。列入2008年计划的有304项,其中国标86项,行标218项。列入2009年计划的有165项,其中国标53项,行标112项。列入2010年计划的有122项,其中国标42项,行标80项。具体项目见附表。5 保障措施5.1 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规划的落实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41、,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规划本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与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密切联系,与协会加强沟通。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利用并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按计划有效实施。5.2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前期研究,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离不开技术支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研究院校是专门研制安全生产标准的机构。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标准实施的主体,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关键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参与。建立国家安全生产科
42、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将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等技术创新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标准化科技创新机制。5.3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专家队伍建设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研究的专业人员。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人才。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批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形成一支熟悉专业、精通标准化知识、热爱标准化工作的专家队伍。 5.4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资金保障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要争取国家财政增加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的
43、经费投入,争取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标准资金的支持,鼓励大中型先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的投入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多为强制性、综合管理类的安全生产规程、规范,是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配套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为保证安全生产标准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应形成国家为投资主体,部门、地方、企业和社会相结合共同投入的机制。5.5 加强标准的宣传力度有关部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和企业充分利用会议、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标准化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自觉贯彻实施标准的良好氛围。加强企业、中介机构和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制定标准宣贯
44、计划,尤其对新颁布的适用范围广泛的安全生产标准及时组织宣传和培训。5.6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大采用国际或国外标准建立与国际组织和国外发达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信息交流与合作渠道。指派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跟踪了解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有关发达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发展前沿动向,搜集、分析和研究最新发布的标准、指南等技术文件,增强标准制修订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国际标准关联度研究,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大力采用或等同采用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标准,以推动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健康快速发展。附表: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主要工业领域)重点制修订标准项目汇总表序号所属领域
45、重点任务项目名称级别制修订性质代替标准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编号立项时间立项依据备注1煤矿安全瓦斯防治矿井瓦斯灾害隐患诊断方法行标制定20082煤矿安全瓦斯防治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测定方法行标制定20083煤矿安全瓦斯防治煤矿瓦斯预抽技术规范行标制定20084煤矿安全瓦斯防治低浓度瓦斯输送管道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行标制定20085煤矿安全瓦斯防治瓦斯输送管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行标制定20086煤矿安全瓦斯防治瓦斯输送管道湿式阻火泄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行标制定20087煤矿安全瓦斯防治瓦斯输送管道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行标制定20088煤矿安全瓦斯防治瓦斯输送管道自动阻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行标制定20089煤矿安全粉尘防治